淮安市“十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发展回眸
来源:淮安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时代大卖场、易初莲花超市、淮安国际商城、“销品贸”购物中心相继落户淮安,淮安商贸流通业发展如火如荼;


  浦东花园、淮海花园、益兴名流、东方丽景小区等一批新型住宅小区拔地而起,加快了旧城改造的进程;


  钵池山公园、中洲公园、洪泽湖生态旅游景点等的建成,犹如一颗颗明珠镶嵌在淮安大地。淮安已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十五”期间,我市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方面,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业、房地产业和区域中心市场,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高水平,全市服务业得到较快的发展。服务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86.5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53.3亿元,2005年预计可实现增加值17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超过30%。预计“十五”期间,淮安服务业年均增长15.6%,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服务业已经成为推动淮安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现代服务业发达程度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拓展生产生活服务领域,为制造业技术升级和降低成本提供支撑,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对淮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在市场机制的推动、引导下,社会服务分工进一步细化,为工业生产和商贸流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现代服务业得到进一步的培育和发展。


  “十五”期间,淮安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为30.3:40:29.7,预计2005年为20.8:48.3:30.9。从服务业内部来看,商贸、房地产、物流、旅游餐饮等四大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壮大,2004年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3.4%。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三大新兴产业呈现加快发展态势,三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3%。

———商贸流通业发展良好。至2005年初,全市共有商贸企业2980个,资产总额73.60亿元,年销售收入123亿元,利润总额5.6亿元,从业人员3.42万人。 批发贸易业、零售贸易业、商品交易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商贸流通业地区结构、经营方式结构、业态构成进步一步优化。批发贸易业年实现销售收入79.7亿元,利润总额3.8亿元,从业人数1.39万人;零售贸易业年实现销售收入43.3亿元,利润总额1.8亿元,从业人数2.03万人。全市共有各类商品交易市场391个,交易额达184亿元。1997年至200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平均增幅超过10%,2004年达到156.36亿元,同比增长14%。以新亚商城、清江商场、时代超级购物中心、黄河贸易大厦等为代表的一批大中型零售商场,综合性功能进一步完善。连锁经营、便民超市、专业店、专卖店等业态不断涌现。以淮安国际商城、汇通市场等为代表的产品交易市场建设取得新突破。


——房地产业发展健康有序。在国家鼓励住房消费政策的刺激和城市化战略的推动下,我市房地产业持续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产业投资始终呈高位增长的态势,以丹桂苑、益兴名流花园等为代表的精品住宅小区亮点纷呈,政策性商品房和安置房建设进展顺利,人均住房面积不断提高。房产交易市场逐步完善,商品房屋购销、租赁呈现良好势头。带动了城市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面貌的不断美化、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共同发展,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十五”前4年,我市房地产业每年平均投资额达19.32亿元,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77.29亿元,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逐年增加,对全市GDP增长的贡献率达2~3个百分点,为财政收入增加了来源,房地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达6000多个。目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30平方米。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物流业稳步发展。目前我市公路总里程达9570.5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6.26公里,一级公路216.3公里,二级公路844.96公里,三四级公路6221.63公里,京杭大运河“三”改“二”工程告竣并通航,新长铁路全线畅通;全市内河航道总里程1485.71公里,现有各类船舶3103艘,总吨位50.7万吨;全市工商登记的物流企业有540家,其中民营企业200家。全市已开辟了至广州、北京、沈阳、黑龙江、杭州、上海、南京、苏州、郑州、青岛、济南等地的运输专线。主要的经营企业有:华宇物流、佳吉物流、宏远配载、亿通物流、江浙快运、安捷货代等。另外,淮安邮政局所属物流企业与全国225个物流中心联网,可将物品送到全国2300个县以上城市。近年来,我市公路货运、水路货运和铁路货运等运输业业务量不断提升,运输能力持续增强,去年实际完成物流总量4574万吨。区位地理条件、经济总量条件、交通运输及网络设施条件、物流组织据点条件、信息支撑条件和物流相关企业的经营现状表明,淮安市已初步具备进一步建设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更高的物流服务设施和发展现代物流的基本条件。

———旅游餐饮业快速增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取得全面成功,周恩来纪念馆、铁山寺等景区景点建设取得新成绩。盱眙龙虾节、金湖荷花节、洪泽湖水上运动会、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等节会活动全面拉动了全市旅游餐饮业的发展。市区新建、改建、扩建了大运河文化广场、淮扬美食街、中洲公园、清江浦楼、御龙园等一批旅游项目;古运河文化长廊主城区段初具雏形。全市初步形成了淮安人文景区、洪泽湖风景名胜区、盱眙山水旅游景区、金湖生态农业观光景区等四大景区。全市已拥有旅游饭店40家,其中四星级2家,三星级10家,二星级26家,;旅行社41家;可供游览的旅游区(点)43个,其中国家3A级旅游区(点)1个,2A级旅游区(点)4个。“名人故里”、“文化名城”、“漕运之都”、“美食之乡”、“生态家园”等城市旅游品牌日益显现。随着淮安美食文化节、中国龙虾节、金湖荷花艺术节的举办,淮安已经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系列节庆品牌。今年以来,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逾5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5亿元人民币,旅游增加值达14.18亿元,占GDP和三产增加值的比重分别可达到2.44%和6.92%。淮安旅游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一步显现。


——商务服务业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主要行业粗具规模,热点领域发展迅速,会计、法律、工程咨询等服务机构不断增加。全市共有各类中介服务机构682个,从业人员近4000 人,在近3年内分别增长了46%和53%。目前共有全市公共职业中介机构225家,策划、咨询与调查中介公司134户,广告中介201户,旅行社47家,担保机构28家,律师事务所27家,会计师事务所11家,拍卖行7家。全市商务中介服务组织体系正在形成,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注册资金2.8亿元,具备了一定的行业规模。随着市场需求和政府的推动,一些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2003年—2004年,全市新增22家担保机构、4家拍卖机构。2004年房地产、工程造价咨询、招标代理中介服务业的各项指标在全市中介服务行业中均占有较大的份额,其机构数、从业人员、注册资金、营业收入、上交税收分别占全市总额的38.6%、42%、58%、61.8%、82.2%,其中房地产业已成为我市中介服务行业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对地方经济建设贡献最大的行业。


商务服务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贡献份额显著增长。中介服务业的发展超过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去年全市中介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476万元,上交各类税收581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8.7%、32.6%,高于全市14.1%的GDP增幅。商务服务中介组织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

———信息服务业发展强劲。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信息服务业规模日趋壮大,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深入。宽带IP城域网基本建成,公共通信网覆盖城乡,长途光缆总长达3000公里,本地网光缆总长达12万芯公里,已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和部分行政村,全市互联网出口带宽达5.5G,是2000年底的55倍;固定电话网覆盖城乡,全市固定电话容量达140万门,是2000年底的2.5倍,主线普及率26%,居苏北五市之首;软件业从无到有,培育了淮安远景等一批软件及软件服务企业。目前我市软件企业数已近10家。通信服务业稳步发展,网通公司、铁通公司先后来我市落户,市有线电视台与华立公司合资成立广电宽带公司,竞争的格局初步形成,去年完成营业收入12亿元,增加值4.2亿元,分别是2000年底的1.7倍、1.8倍。


——金融保险业健康发展。目前,全市银行类分支机构总数为576个,金融机构从业人员7161人。14家保险业机构中,有保险公司11家,保险中介机构3家。全市共有386家营销服务部,从业人员9742人,其中营销员8504人。服务机构逐渐增加,产品创新能力不断提高。
2004年全市保费收入11.58亿元,同比增长13.6%;承担风险总额800亿元;淮安市财产险保费收入2.39亿元,同比增长22.6%,赔款支出1.3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我市寿险保费收入9.19亿元,同比增长11.4%。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建设速度加快。


——准公共服务业素质不断提高。大文化、科技服务、社区服务业等准公共服务业素质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各类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约4万人,今年的产值约20亿元,多样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和活跃了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社区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志愿服务活动明显增多。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间,产业结构将处于快速变动期,特别是服务业将处于加速发展的转折点。预计2005年淮安人均GDP将超过1350美元。淮安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表明,服务业加速发展的内在条件已经形成。“十一五”期间,淮安服务业将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加快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特别是我国入世过渡期临近结束,服务业领域即将全面开放以及CEPA的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重点日益趋向现代服务业。服务业投资将成为国际投资中最积极也是最有活力的部分。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电信、邮政、铁路、民航等体制改革和供水、供气等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步伐将明显加快。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体制环境将显著改善,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经济进入服务业领域的一些限制将显著减少。


落实科学发展观带来的发展机遇。服务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联动,符合统筹发展的精神。服务业有助于实现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符合以人为本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破除了服务业发展的观念性、政策性障碍,为服务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带来的发展机遇。“十五”以来,淮安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使服务需求上升。消费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客观上要求生活性服务业有一个大的发展,服务含量高的消费需求将成为新的需求热点。产业的不断升级客观上要求生产性服务业与之相适应。农业的现代化要求加快发展为农服务业,工业的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和供应链效率的提高必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管理和技术水平的提升需要商务服务业的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科技服务业的带动。


区位优势逐渐形成带来的发展机遇。淮安“名人故里、文化名城、美食之乡、漕运之都、生态家园”的城市品牌逐步确立,苏北交通枢纽地位初步形成。良好的区位优势为商贸、物流、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