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传递“政”能量 办好政务微信要过五道“关”
来源:重庆商报 更新时间:2015-03-17

 

  重庆微信公众号品牌影响力排行榜第六期出炉,又有我市区县20余家新闻机构的微信公众号参与冲榜,一并纳入政务微信榜中。

  从本期开始,将分别针对行业进行详细的展示和分析。本期重点展示政务微信号,包括区县政务(新闻)、政务旅游两类。同时,榜单已开始进行“月度榜单“和“季度榜单”的前期工作,届时将定期发布。

  重庆微信公众号第六期影响力中WCI值在500点以上的有两个行业:政务和商业百货。WCI值在450-500区间的也有三个行业:IT通讯、财经投资、医疗。与榜单发布之初相比,上述这六个行业也是微信影响力提升最为明显的行业。而政务旅游、景区旅游等行业影响力没有明显变化,提升缓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因涉及16个行业领域,报版资源有限。榜单更多详细内容,请登录重庆商报官方微信,点开下方“榜单”版块查询各期榜单情况。

  专家点评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新媒体专家蔡斐:

  政务微信:指尖上的“政”能量

  政务微博方兴未艾,政务微信已崭露头角。

  作为一种全新的交流沟通方式,政务微信进一步推动着新媒体问政向纵深发展。从当前重庆各级各类政务微信来看,许多公众号,如“重庆微发布”、“今日合川”、“巫山政务”、“微万州”、“重庆环保”、“重庆市旅游局”、“重庆图书馆”、“重庆共青团”、“重庆交巡警”、“平安渝中”,已经成为政府信息发布的新平台、政民沟通的新桥梁、社会管理的新方式、便民服务的新窗口。这种进步,既彰显了政府对新媒体问政认识的新高度,也让人民群众看到了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务服务与时俱进的态度。

  可以预计,2015年即将迎来政务微信发展的“黄金期”。然而,随着政务微信的不断发展,如何结合实际工作,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政务微信“沟通”、“便民”、“施政”价值,是包括重庆在内的各级政务机构下一步亟需面对的问题。

  就整体层面来讲,可以尝试以下的突破路径:一是明确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应根据政务机构不同的职能分工,明确公众号是“发布型”、“服务型”,还是“互动型”、“综合型”,进而开发“后台”功能,提升服务的针对性;二是打造优质的政务微信内容,应结合“本地化”或“行业化”特色,仔细找准用户的需求,推送符合圈子文化特性且具有实用价值的内容;三是加强政务微信互动,应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充分与网民互动,提高为民服务的办事功能,真正解决网民的疑惑和难题,将为人民群众服务延伸到网络之上;四是注重与政务微博、政务APP的协调配合,融合互补,发挥不同新媒体的功能应用,形成“两微一端”协同推进新媒体问政的格局;五是建立健全内部协作机制和支撑保障体系,特别是强化人员配置、制度建立和经费保障,在全市层面还应加强统筹协调、业务指导与组织纪律,推进政务微信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