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看信息化战略制高点
来源:文汇报 更新时间:2015-03-22

摘要:“互联网+”体现出信息化发展在数字化基础上向网络化、智能化、互联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体现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体现出改写全球经济版图和重塑产业结构的新引擎和新机遇,更体现出抢占全球信息化战略制高点的智慧谋划。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 2月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的新论断。信息化战略制高点是创新驱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助推新一轮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也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把握信息化带给我国的持续而巨大的发展机遇,积极抢占信息化战略的制高点,将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并有助于我国实现从信息大国向信息强国的转型。

关键词:信息化;战略;创新;体现;互联网;实力;网络安全;渗透;制高点;引擎

作者简介:

  核心观点

  “互联网+”体现出信息化发展在数字化基础上向网络化、智能化、互联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体现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体现出改写全球经济版图和重塑产业结构的新引擎和新机遇,更体现出抢占全球信息化战略制高点的智慧谋划。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现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新词语,其中“互联网+”就是一个关注度较高的词语。“互联网+”体现出信息化发展在数字化基础上向网络化、智能化、互联化、融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体现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体现出改写全球经济版图和重塑产业结构的新引擎和新机遇,更体现出抢占全球信息化战略制高点的智慧谋划。

  信息化战略是新一轮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发展大潮正在孕育形成新的世界发展态势,信息化战略正是新一轮抢占先机的动力引擎。基于这一战略认知,全球各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近年来纷纷推出新一轮以信息化战略为聚焦重点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变革的升级版。如美国于2011年先后发布了《网络空间可信身份国家战略》、《网络空间国际战略》、《网络空间行动战略》;2013年5月,美国政府宣布了“大数据的研究和发展计划”,同年11月,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又发布了《支持数据驱动型创新的技术与政策》的报告;2014年10月,波士顿等32个城市成立联盟,形成了推进宽带计划的新机制。德国在实施工业4.0的同时,于2014年下半年推出了《德国研究与创新报告2014》,注重科技决策咨询和发展战略预见,以科技情报支撑推动科研体系的进一步创新。“法国创新2030委员会”于2013年底向总统提交了咨询报告,将大数据的利用作为至2025年发展重点领域的七项目标之一。俄罗斯于2014年批准了《俄罗斯联邦至2030年科技发展预测》报告,确定了未来将优先发展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在内的关键发展领域和研发重点。欧盟委员会于2014年7月发布了“迈向数据驱动型经济”的政策通报文件,以顺应全球大数据应用时代的到来。日本于2014年8月通过了《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2014》,提出了日本2030年亟待解决的政策课题,包括配备领先世界的新一代基础设施等。根据国际电信联盟的最新年度报告,韩国在全球各国信息技术发展指数排名中高居首位,并于2014年再次推出了《第六次产业技术创新计划(2014-2018)》,旨在使韩国跻身先进产业强国之列。新加坡在提前完成了“建设智能型国家的2015计划”后,于2014年下半年推出“智慧国家2025”计划,被认为是前智能城市计划的升级版,也是全球第一个智慧国家蓝图。
信息化具有综合性、渗透性、前沿性、实践性

  从“互联网+”到世界各国的信息化发展新战略,都体现出综合性、渗透性、前沿性和实践性的特点。信息化具有总体性和综合性,是一条涉及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各领域的整体价值链。2015年3月初召开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主题为“边缘创新”,正是信息化综合性和交叉性的体现。因此,信息化战略需要举上下之力,汇聚内外资源,以综合性战略和系统性思维进行顶层设计和路线图推进。信息化也具有向全社会、全方位、全视角、全链条渗透的特点,正形成万物互联、深度融合、跨域渗透、整合汇聚、相互促进的社会信息化新形态。“互联网+”向各领域各行业渗透的多维度丰富景象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信息化的前沿性体现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最新进展,体现了信息化在经济社会创新转型发展中的主导力量和创新源泉,体现了全球范围内的新发展领域、新商业模式、新生活方式和诸多新概念,如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慧城市、可穿戴设备、工业4.0等。信息化还具有探索性、动态性的特点,需要在多样性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合适的方法和规制,出租车行业的移动支付、网络安全领域的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以及近日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杭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正是信息化实践性的体现。

  抢占信息化战略制高点需硬实力和软实力并举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召开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的新论断。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信息化战略制高点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方面。信息化战略硬实力要求我们加快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宽带和网速的落后的状态;在信息技术的关键领域逐步实现自主可控,改变受制于人和信息主权受到侵犯的被动局面;建立智能互联和开放共享的信息平台,改变各自为政的信息割据和数据封闭的信息垄断;有序汇集并深度挖掘海量的大数据,改变数据研究和信息服务相对薄弱的现状。信息化战略的软实力要求我们从各个层面提高对信息化战略重要意义、重要价值和重要功能的认知,从原本单一的信息意识或局限于信息技术拓展至信息意识、网络技能、数据素养、安全防范的全方位和综合性的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形成全天候和动态型的信息数据观察的情报眼和顺风耳,以提升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避免在实施“一带一路”、高铁等战略中发生盲人摸象、刻舟求剑式的情报短腿,为“走出去”战略保驾护航。也需要建设一批中国特色新型高端信息智库,为国家信息化战略提供决策咨询。

  信息化战略制高点是创新驱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助推新一轮经济腾飞的重要引擎,也是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重要一环,把握信息化带给我国的持续而巨大的发展机遇,积极抢占信息化战略的制高点,将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并有助于我国实现从信息大国向信息强国的转型。

  (作者为上海社科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