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把开通和使用政务微博、微信办公平台确定为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干部联系群众的新载体和新途径,作为听取民意、兴办实事、转变作风、提高效能的新平台和新抓手,逐步形成了以传统媒体为基础、以新媒体为主体的便民服务新格局。
2011年至2014年底,我市共查询通报各类网民诉求1629条,办理1550条,办结率达95%,办理回复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市委书记、市长留言,办结率均达到93%,并被人民网评为2013年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先进单位。
如今,你走进陇南,打开某个职工的手机,在微信圈内都会有本单位的工作圈,单位领导、一般职工都在圈内,讨论、部署工作,通知某些事情,非常方便。不仅如此,市、县、乡各职能单位都开通政务微博、微信,及时发布政策法规、办事流程、联系方式等信息,群众需要哪方面的消息,上网查查,轻轻松松就可以了解到。主要领导公布微博、微信二维码,群众有反映的问题,就可以直接@他。
去年9月29日,一位患者家属在网上给市委书记孙雪涛留言,反映市第一人民医院9月28日晚电梯停运、没有热水的情况。孙雪涛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通知市督查考核办调查了解此事,并及时回复患者家属。
去年以来,我市把开通和使用政务微博、微信办公平台确定为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干部联系群众的新载体和新途径,作为听取民意、兴办实事、转变作风、提高效能的新平台和新抓手,逐步形成了以传统媒体为基础、以新媒体为主体的便民服务新格局,在信息咨询、办事审批、监督管理等方面不断改革和创新。
“网络是一个让群众和政府交流的新介质,群众的难题和疑问通过留言等方式,我们就能直接回复或者督促相关部门办理。”市委宣传部有关领导说,现在我市已构建起了覆盖市、县、乡三级的微博政务服务体系。
在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4年3月发布的“地级市政府官微实力榜TOP10”排行榜中,“陇南发布”政务微博排名全国第八。
据了解,目前全市共开设政务微博2690个,开通政务微信公众平台180个,开办新闻网站10家、政务网站385家、商业网站27家。建成各类电子商务网店近6000家,已上线运行的淘宝网“特色中国·陇南馆”,成为西北地区首家市级地方馆。陇南发布腾讯微博被评为2012年甘肃省“十大政务机构微博”。
我市还坚持网上问政、网下发力,进一步完善网上舆情发现、研判、处置、回应机制,使涉及群众利益的事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有序推进网络问政、网络反腐、网络发言、网络舆情等工作。
群众反映的疑惑,及时按照政策法规予以解释;群众办事找不到门路,及时指明办理渠道和程序……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在陇南的网络平台上发生。
现在,不管是干部群众的意见建议,还是“吃住行”等民生实事,群众的诉求通过新媒体直达全市各级各部门,已做到当日有网络舆情、当日回复,让问题及时解决,让群众满意。
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我市共查询通报各类网民诉求1629条,办理1550条,办结率达95%,办理回复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市委书记、市长留言,办结率均达93%,2013年我市被人民网评为全国网民留言办理先进单位。(靳淑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