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法院加强信息化建设践行司法为民
来源:广西法治日报 更新时间:2015-03-22
  阳光司法跃然“指”上
 
  桂平法院加强信息化建设践行司法为民
 
  □平安广西网/广西法治日报通讯员 廖锐琼
 
  设立电子触摸查询机查询案件进展、开通阳光司法网提供便捷服务、利用官方微博“现场直播”庭审……近年来,桂平市人民法院不断拓展司法公开的广度与深度,借助一系列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手段,让阳光司法跃然“指”上,让司法公正深入民心。
 
  3月16日上午,在桂平法院诉讼服务大厅内,50多岁的黄老伯面露难色地站在一台电子触摸查询机旁。立案庭周法官见状随即走过去,亲切地询问是否需要帮助。“我有个案子,已经开完庭了,不知道判了没有。主办法官跟我讲过,在服务大厅有个机子可以查询,但我不知道怎么用。”黄老伯着急地说。周法官用黄老伯立案时收到的查询密码,输入到查询系统里,几秒钟时间,有关案件的动态信息便跃然于屏幕之上。“您的案件的判决书目前正在审批中,您放心吧!”“这么快就查出来啦,真是方便呐!”黄老伯看着屏幕上显示出来的信息,一脸惊喜。
 
  为了更好地满足案件当事人在信息化时代下的多元司法需求,桂平法院于半年前在诉讼服务大厅专门设立了一台电子触摸查询机。在这台查询机上,案件当事人只需输入其在立案时随机获得的查询密码,就可以进入该院的诉讼信息查询系统,即时查到自己案件的审判、执行进展情况,既可以少走“冤枉路”,又能及时掌握案件的最新动态,做到明明白白打官司。
 
  “民事起诉状怎么写,收集证据的时候应注意什么问题,案子什么时候开庭……这些信息我只要在网站上点几下鼠标,就全都知道了,真是方便又省事。”近日,因经济纠纷起诉到桂平法院的当事人张某如此说道。
 
  张某口中所说的“网站”,正是去年7月2日上线运行的桂平市人民法院阳光司法网。该院阳光司法网主要包含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裁判文书公开平台和执行信息公开平台,通过这三大司法公开平台,将审判执行各主要办案节点情况进行实时公布,让案件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法院的最新工作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法院通过公众服务平台,提供诉讼指南、预立案、案件信息查询、诉讼工具、文书样式等服务,为群众参与诉讼提供便利,从而提高司法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此外,法院还在网上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以此对被执行人产生舆论和社会压力,促使其主动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法律义务。
 
  2014年,桂平法院通过阳光司法网共发布裁判文书2674份、开庭公告276份、诉讼指南134条、指导性参考性案例65个、鉴定评估拍卖审计机构20个,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130名。该网站已经成为桂平法院倾听群众心声、密切与群众联系、提升司法为民服务的“阳光司法”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