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铁西区卫生信息化平台10月底一期工程完成
投资总预算1400余万元的铁西区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于2014年开始筹建,该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以电子居民健康档案为核心的铁西区卫生系统信息化平台一期工程今年10月底将建成并投入使用。 作为区级卫生平台,是如何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实现对居民健康的日常管理呢?昨日,本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信息化平台如何运行?本报为您揭秘
中心机房是整个信息化平台的运行中枢
该中心机房依托于肇工街的铁西区政府数据中心,部署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和区域卫生信息资源库,中心机房既是整个平台系统的大脑,也是重要的“信息加工包装工厂”,与铁西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通过高效的卫生专网链接,肩负着全区大部分卫生信息数据的存储、数据整合、信息抽取、主索引建立和资源调配工作,最终达到建立卫生行业战略数据库,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资源,同时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目标。
中心机房都连接着哪些地方?借助卫生专网,中心机房连接了区中心医院、华康医院等2家二级医院,妇婴、结核等4家专科院所,妇保所等3家公卫机构,霁虹、启工等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十路等8家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大潘、高花等6家乡镇卫生院以及60家标准化村卫生室。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是信息化平台的心脏
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基层医疗管理系统,包含了适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重点的医院管理功能,主要是通过医务人员利用业务应用系统开展档案基础信息录入、慢病监管、入户随访及全科医师团队签约等业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实现对居民健康动态追踪和管理。
电子病历是信息化平台的灵魂
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管理系统是区域信息化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承载着居民中特殊人群(患者)的健康管理,医务人员通过该系统开展疾病诊断、门诊治疗、住院管理和体格检查等业务,实现对居民患病时期健康的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平台优化整合卫生信息资源
铁西区卫生系统信息化平台一期建成后,有什么样的功能呢?
其一,有利于提高对卫生资源的调配力度,增强卫生决策能力。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卫生局可以通过网络掌握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各项数据指标的运行情况,全面了解全区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救助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详细资讯,为制定区域内各项卫生政策提供准确依据,从而加强宏观管理,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
其二,有利于提高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管力度,增强卫生管理能力。卫生主管行政部门及各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可以及时获得卫生管理所需的各项数据,对各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管理将更加及时准确,推动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医疗质量控制、疫情监测、医院服务、应急联动等电子政务高效运行,进一步提升对疾病与疫情的控制能力及卫生监督能力。并且通过及时发布与公示卫生信息将更有利于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约束,增强政策的透明度。
其三,有利于提高政府多部门协作力度,增强政府服务能力。政府各部门可通过获取医疗信息,推动卫生与民政、街道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提高工作效率,拓展服务功能。药监部门可以信息化平台提供的药品使用有关数据,进行不良药物事件的监测,开展用药分析等等,进一步提升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的监管水平。卫生系统信息化平台的搭建还可以为政府提供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撑系统,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可以按照应急预案及其启动程序要求迅速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
其四,有利于提高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力度,增强卫生惠民能力。通过医疗信息共享,患者在区内政府办各个医院的诊疗信息资源可以重复利用,减少了重复的医疗支出,将有效降低医疗费用支出。此外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运用卫生信息网为居民提供主动的、人性化的健康服务,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享受便捷的、全方位的疾病诊治、医疗咨询、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健康服务。进一步改变城乡居民的就医观念,增强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大大地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期积极筹划、稳步推进
卫生信息化平台一期工程今年10月底将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也在积极筹划建设中。二期工程,将开通双向转诊和远程医疗业务,更加便利地满足区内特殊患者的健康需求。另外,完善区域卫生公共网络建设,以区域信息化平台网络为依托,建立铁西区卫生健康信息查询系统,实现居民通过互联网足不出户、就能管理自身健康的功能。即使是家住铁西乡镇的农村居民,通过网络进入自己的页面,直接坐在家里查询健康资料;也可以使用信息化平台的健康卡,到铁西区各医疗机构中进行就诊,享受便捷的、全方位的诊治、咨询、教育、保健等健康服务。
辽沈晚报首席记者李国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