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梢杀手:争霸第五空间的武装直升机
来源:国外坦克 更新时间:2012-04-15

    声明:本文为《国外坦克》杂志供《舰船知识网络版》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人类依托陆地——第一空间,迈向海洋、空中、宇宙——第二、三、四空间。300米以下的空间为超低空,又被称为第五空间。

  直升机登上战争舞台后,成为活跃在第五空间的一把利剑。在一树之高的超低空,就像一位披坚执锐的侠客,独往独来,披荆历险,与坦克共舞,称霸蓝天。

  武装直升机作为现代战争的高技术兵器,已成为“一种令人生畏,必不可少的武器”。它使陆军能在三维空间作战,无论是空地一体作战,还是机动作战,都可为地面部队提供强大的火力和兵力支援,不仅实现了陆、海、空的有机结合,成为一体作战的纽带,而且改变了原有的作战模式,使传统的作战样式、作战方法和作战理论受到挑战。

  三代同堂

  武装直升机是装有武器并为执行战斗任务而设计的,它实际上就是直升机家族中的“战斗机”。武装直升机是航空兵器的后起之秀,它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先后发展了三代,成了直升机门类的大家族。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陆军航空兵装备和即将装备的比较先进的武装直升机主要有:美国的AH-1G“眼镜蛇”、AH-64“阿帕奇”;俄罗斯的“米”24“雌鹿”、“米”28“浩劫”、“卡”50“噱头”、“米”28H“夜空猎手”、“卡”52“短吻鳄”;英国的“山猫”;法国的“黑豹”、SA342“小羚羊”、“海豚”;意大利的A-129“猫鼬”;南非的CSH-“茶隼”及德法联合研制的PAH-2“虎”等。

  第一代武装直升机。20世纪60年代,为满足越南战争的急需,美国陆军对一批小型运输直升机进行了改装,在机身两侧加装

火箭发射器和航炮,派往越南参战。同时美军还决定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

  1965年3月,美国贝尔公司制订研制专用武装直升机计划,同年12月,在爱德华空军基地对这种直升机进行了鉴定,第二年投入生产,1967年秋投入越南战场。最初生产的型号是AH-1G,绰号“休伊眼镜蛇”。随着第一批专用武装直升机在美国的诞生,其它国家也先后研制出武装直升机。1972年苏联前线航空兵就装备了专用的武装直升机。从此,武装直升机便作为新生力量,加入了战斗行列,担负起特殊的作战使命。

  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相继发展成熟,开始列装服役。第一代专用武装直升机主要为运输直升机护航、进行对地武装攻击和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较有代表性的为美国的AH-1“眼镜蛇”和俄罗斯的“米”24“雌鹿”。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外形阻力小、采用抗坠毁结构、有防护装甲、可挂多种武器,机动性好、速度快、火力强。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首先是备弹不足,特别是穿甲弹少,限制了它的反坦克作战能力;其次是发动机功率小、没有足够的储备功率;第三是安全性差,生存性和抗坠毁性不好。

  第二代武装直升机。鉴于第一代直升机的这些问题,美国首先提出了“先进攻击直升机”计划,意大利、法国、德国也都制定了发展新一代武装直升机的研制计划。第二代武装直升机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电子对抗系统、红外对抗系统和红外干扰装置,用以对付红外系统和红外制导导弹。第二代武装直升机机动灵活,隐蔽性好,火力强大,生存性好,有较强的电子对抗系统和地形扫瞄系统,安装有红外干扰装置,用以对付红外探测和红外导弹。武装直升机的机动性,是它免于被发现和免遭地面及空中攻击的最好防御手段。夜间红外武器瞄准系统和发射后载机即可脱离的导弹,都是不可少的。

  好防御手段。夜间红外武器瞄准系统和发射后载机即可脱离的导弹,都是不可少的。

  世界各军事强国正对第二代武装直升机进行改装,使航空电子设备将进入综合化、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随着航空电子设备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武装直升机将如虎添翼。

  第二代武装直升机主要为反坦克、反装甲直升机,在设计上对武装直升机进行了分工,大致出现了轰炸、强击等用途武装直升机,较有代表性的为美国的AH-64“阿帕奇”和前苏联的“卡”50“黑鲨鱼”和“米”28“浩劫”。

  第三代武装直升机。第三代武装直升机的主要特点在于其较快的飞行速度,良好机动性、先进的电子设备和强大的武器系统,它在设计和材料使用上都有了大的变化,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隐身能力,突出的贴地飞行能力和全天候作战能力以及空战能力。随着直升机在战场上的频繁出现,直升机与直升机在空中的交战不可避免,为夺取低空和超低空制空权,于是出现了专门用于空战的直升机,较有代表性的有美国的RAH-66“科曼奇”、德国和法国联合研制的“虎”和俄罗斯的“卡”52“短吻鳄”等。

  谁比谁牛

  AH-1G“眼镜蛇”是世界上第一种专用武装直升机,是第一代直升机的杰出代表。它同俄罗斯的“米”24“雌鹿”属同一时代,比较起来,各有所长,难分伯仲。

  1983年的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的一架苏制“米”24D攻击直升机与伊朗的一架美制AH-1J攻击直升机巧遇,随之展开激战。经过几个回合,“米”24D就将AH-1J击伤落地坠毁。此次空战是两伊开战后首次直升机空战,也是世界上首次直升机空战。在以后的作战中,伊拉克与伊朗的直升机又有多次空战,伊拉克使用“米”24攻击直升机先后击落伊朗的AH-1和“小羚羊”攻击直升机53架,而自己损失很小。以至于每当与“米”24遭遇时,伊朗的直升机飞行员就立即向空军战斗机发出求救信号。如在一次战斗中,伊拉克的1架“米”24就使用机载的AT-6反坦克导弹,击落了伊朗的1架来援的F-4战斗机,又在世界空战史上首开了直升机击落高速战斗机的先例。

  “眼镜蛇”也是战果累累,历史辉煌,海湾战争中创造了卓越战绩。1991年2月27日拂晓,美军在向科威特进攻的作战中,伊军200多辆坦克在广袤无垠的沙漠中,向美军冲杀过来,第101空中突击师的“眼镜蛇”在“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的配合下,在T-72坦克头上盘旋、追逐,进行着大规模的反坦克作战,武装直升机向T-72发射“地狱火”激光制导导弹,爆炸声撼天震地,硝烟冲天,一辆辆T-72坦克被击中,臂断骸残, 200多辆坦克全部陈尸沙场。

  俄罗斯的武装直升机“卡”50和“米”28,与美国的第二代武装直升机AH-64属同一水平,它是美苏军备竞赛的产物。AH-64“阿帕奇”是美国陆军的主要反装甲攻击直升机,代表着当今武装直升机的技术水平。它是一种技术先进、设备精良、生存能力和综合能力都比较强的武装直升机。“卡”50和“米”28也是十分优秀的直升机,但“卡”50和“米”28只有少量装备部队,缺乏作战经验。从实战上看,AH-64更出色。海湾战争中,美军共出动2000多架直升机,就摧毁了伊军坦克3700多辆,而自己只有一架直升机被伊军击落。如美军一个AH-64武装直升机营,在攻击伊军一个坦克师时,仅用50分钟就摧毁了伊军坦克和装甲车84辆、火炮8门、汽车38辆。整个战争期间,美军的AH-64武装直升机共飞行了18700多小时,任务完成率超过90%。

  西欧各国对武装直升机的发展也十分重视,它们研制的“山猫”、SA342“小羚羊”、A-129“猫鼬”和“虎”等,都是具有当代水平的武装直升机。特别是法德联合研制的“虎”式直升机,集HAC反坦克型与HAP空战、护卫和火力支援的功能于一体,既能执行战斗支援和护卫任务,又能实施反坦克作战和与敌方直升机空战等任务。在设计上,“虎”式攻击直升机更加突击了高速、敏捷和精确的操纵品质,在技术上比“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更胜一筹。由于采用了全天候的自动航电系统,“虎”式攻击直升机机组成员的工作负荷大为减轻,可以通过各种显示系统非常方便地看到所需信息,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正确的判断。在这一点上,“虎”式攻击直升机超过了世界上现有的任何一种战斗直升机。而最新型无源瞄准系统和远程火力系统的应用,又使“虎”式攻击直升机的作战效率大大提高。

纵观新世纪的几场局部战争,直升机的身影贯穿于作战的全过程,又渗透于战争的各领域。可以预见,未来战争,对抗双方将会把低空优势作为争夺主动权的重点之一,直升机的发展将是确立一个国家军事技术优势的重要举措。为此,世界各国都在研究伊拉克战争经验和教训的同时,把加快直升机的信息化建设、发展什么样的直升机提到了重要高度,从而提出符合未来形势发展需要的直升机及作战模式,以便抢占未来战争的制高点。

  首先是加快直升机的信息化建设,让直升机耳聪目明。高技术条件下复杂的战场环境,以及直升机自身各种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系统集成,对军用直升机的航空电子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采用集通用模块、人工智能、数据融合、高速数据总线以及数字通信、火控和遥感遥测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综合化、数字化航空电子系统,将使军用直升机的飞行控制、通信导航、火力控制、电子对抗等方面的性能得以提高,可以依靠自身技术直接实施战场侦察、探测,获取实时的战场信息,并传输到机载武器系统和电子战系统,从而使军用直升机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战能力全面提高。

  美国陆军已准备将501架AH-64A重新改进成AH-64D,改进后的“阿帕奇”将安装先进的数据链路、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和航空电子设备;安装与“科曼奇”相同的火控雷达,可以对无人机实施四级控制;把“科曼奇”研制的光电传感器系统与“阿帕奇”的目标捕获、指示瞄准及夜视传感器集成在一起,提高了“阿帕奇”直升机的杀伤能力和生存能力。目前,“阿帕奇”直升机的第一批改进已经结束,第二批改进正在进行。据悉,第三批的“阿帕奇”直升机将具有“科曼奇”的功能。同时,美国陆军还计划对CH-47D和OH-58进行信息化改进,改进后CH-47D将加装导弹逼近告警系统和先进威胁红外对抗系统,OH-58具有数字航空电子设备系统,能昼夜指示目标和通过自动目标交接系统发送数据,可发送旋翼主轴瞄准具传来的图像,攻击由无人机指示的目标,使其耳聪目明,能攻善守。

  其次是改进直升机动力结构,研制高速直升机。现代化战场上数字化、智能化的弹炮结合的防空系统和高性能的歼击机,对低速飞行的直升机具有很大威胁,也是伊拉克战争直升机被击落的重要原因。因此,提高军用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发展高速飞行的武装直升机,使其巡航速度达到650千米/小时以上,航程超过1000千米(均接近固定翼飞机),将成为陆军航空兵装备研究的重点。

  一是改进旋翼和机身外型形,提高旋翼的空气动力效能和减少空气对直升机的阻力。如美军正在研制的“试验型轻型直升机”,最大时速可达550千米。二是研制“复合式直升机”,将旋转的旋翼和固定的机翼合二为一。这种直升机将传统直升机与固定翼飞机的优点结合起来,既有普通直升机垂直起降的特点,又有固定翼飞机高速飞行的能力。如美军研制的V-22“鱼鹰”倾转旋翼直升机,其飞行速度已经达到500千米/小时以上,

  大大超过常规直升机的飞行速度,如果取得较大突破,直升机预计可达600~700千米/小时,接近固定翼飞机的速度与航程,将成为陆军航空兵的重要装备之一。三是采用先进的旋翼系统,使直升机获得更大的、反应更为敏锐的俯仰、滚转操纵能力。主桨叶采用高气动性能的翼型,在提高升力的同时,延迟气流的分离,提高翼型的气动效率。采用后掠式桨叶桨尖,则可以降低前行桨叶的波阻,延迟后桨叶的气流分离并减少铰链力矩。此外,进一步减轻重量,采用高功率发动机,也是提高直升机飞行速度的重要措施。

  第三是发展无人直升机,实现战场“零伤亡”。发展无人机是目前飞行器发展的一个重点,是陆军航空兵未来战争实现“零伤亡”的要求,大力发展无人直升机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

  一是发展无人驾驶直升机。无人驾驶直升机可以在驾驶员承受不了的环境(如沙漠、高温等)飞行,同时还能进行驾驶员承受不了的高度机动飞行,并遂行各种特殊任务。美军对发展无人机极为关注,1988~2002年投资额近50亿美元,2003年为13.66亿美元,2005年将达21.01亿美元,2009年将高达32.21亿美元。美陆军感兴趣的无人机主要有“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影子”系列,以及增程型多用途无人机等。二是发展微型直升机。随着微机电、微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微型空中飞行器在国防、经济与社会领域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应用价值。这种微型飞行器,可携带各种探测设备,具有信息处理、导航和通信能力,还可执行低空侦察、通信、电子干扰等任务。三是无人作战武装直升机。美国陆军已投资1.6亿美元,用来发展无人作战武装直升机。这项无人武装直升机计划为期8年,共分四个阶段。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第一阶段竞争中击败了波音公司和雷锡昂公司,顺利地进入了2004年7月启动的第二阶段。这种无人武装直升机的大小与OH-58D侦察直升机相当,可内装230~460千克载荷,不仅能挂载导弹和火箭,还可携带一些非致命武器;既能在开阔地域内攻击坦克、装甲等显露目标,还能用于打击经过精心伪装的隐藏目标。目前,美国陆航正在探索发展“猎人远距杀手”无人机/有人机战斗编队组合,用无人侦察机与有人武装直升机构成作战编队,其实更应发展无人侦察直升机与有人武装直升机组成的作战编队,无人直升机是一种高生存、高机动的实时监视和目标探测的飞行器,它可垂直起降又可平飞和悬停,这样侦察引导任务就可由无人直升机承担,而由武装直升机在敌火力范围之外执行攻击任务,以提高部队战场生存力和整体战斗力。美军利用1架“猎人”无人机和1架“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进行战斗编队试验,目标识别距离增加了12~27千米,有效攻击距离增加了3~5千米,缩短了战斗信息反馈时间。这种方法融“侦察-打击”能力于一体,提高了整体战斗力。

  第五重视智能和战场生存直升机的研究,提高直升机的生存能力。一是研究智能变型旋翼。美国陆军正在研制可在任意方向上随飞行状态变化的“任务适应旋翼”,这种智能变形旋翼使直升机能随时保持最佳的气动外形,对改善直升机的性能极为有利。二是研究视觉隐身(即“光学迷彩”)。这种“光学迷彩”把现实空间和虚拟的图像进行处理,使其图像从视线中消失。目前,美军直升机已开始智能化视觉隐身,能感受外界的声、温、压、电、磁的变化,并随之做出反应,使武装直升机就像一条“变色龙”,能随意穿插于大庭广众之间,而不被发现,从而提高直升机在城市作战中低空飞行时的生存率。三是加强安全性设计。包括加强直升机的重要部位的坚固耐性,如能抗23毫米炮弹的透明驾驶舱,自密封燃油箱,用惰性氮和抗弹击泡沫材料保护、防火;采用多路传载结构与余度控制技术等。四是提高抗毁能力和增强作战环境适应能力。使直升机能在恶劣环境下作战,飞行员的生存率提高到95%以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直升机随时开得动、飞得快、打得赢。

  总之,直升机正伴随信息技术进步的脚步而不断对自己进行改进。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在信息技术的武装下,直升机必将以新的姿态,展翅奋飞于信息化战场,称霸于“一树之高”。 张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