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电子政务转型迟缓
来源:北京晨报 更新时间:2015-04-23

 
   4月21日电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主办的《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2014-2015)》发布会今日在北京举行。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表示,我国电子政务在发展第一阶段成绩显著,但转型迟缓,导致问题不少。

  发布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存在着攻防两方,关键核心技术设备、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的自主可控,是保障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前提。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要特别强调知识产权和人才支撑。中国手机产业的产业链较为完整,世界竞争力较强。但智能终端操作系统还有一定差距,基于安卓定制的操作系统有10多家,都比较弱。相信如果做好顶层设计,中国的市场、技术是可以支撑形成世界第四大操作系统的。
  高新民表示,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活跃创新的新阶段,信息化仍然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影响经济、社会、文化、政府、军事等各领域。信息技术的泛在化支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信息技术的移动化支持信息化应用的广泛普及。网络威胁日益突出,网络空间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高度。
  高新民强调,我国电子政务在发展第一阶段成绩显著,但转型迟缓,导致问题不少。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是从部门型转向协同型,支撑行政改革,从政务信息公开到开放数据,从以机构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公民为中心,从传统IT转向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从政府包办转向PPP模式。
  据悉,首次出版的《工业和信息化蓝皮书(2014-2015)》包含五本报告:《世界制造业发展报告(2014-2015)》《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世界网络安全发展报告(2014-2015)》《世界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2015)》。
  《世界制造业发展报告(2014-2015)》认为,我国应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统筹规划,发挥政策的宏观引导作用,优化资源,合理布局;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优质平台,组织行业内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对各自领域中的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攻关,突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在各关键技术环节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知识产权;完善资本市场建设,努力打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鼓励企业并购重组,通过资源的重新整合打造出具有规模、技术优势的行业内领军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示范作用,扩大本土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通过政府采购、“首台套”政策、税收减免、价格补贴等举措帮助自主产品打开销路,为自主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世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2014年,尽管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总体运行平稳,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进出口小幅下降。在国家一系列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推动下,电子信息产业布局逐步优化,区域间差异日益缩小,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效果。通信设备、电子器件、家用试听行业表现突出,其中通信设备制造业更是成为带动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未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继续呈现小幅震荡上扬态势。
  《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2014年,全球软件产业的投资并购呈现井喷式增长,新兴技术及应用备受关注,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作为全球竞争一极,发展特色明显,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出现成效,但仍然缺乏前瞻性、基础性创新。
  《世界网络安全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网络安全的战略地位已在全球形成普遍共识,世界各国纷纷加快战略推动步伐,加紧增强网络军备力量,要求共同参与互联网国际治理,以应对日趋激烈复杂的网络空间竞争。未来网络安全威胁将更加严峻,安全情报将更加重要,网络攻击将威胁国家安全,网络安全将面临万物互联新挑战。
  《世界信息化发展报告(2014-2015)》指出,2014年,全球信息化发展进一步凸显“互联网化”的特征,其中,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主要支撑的泛在化、智能化发展异常迅猛。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普及,向农村等边远地区延伸。信息技术向生活服务各方面渗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和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之间的融合应用和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发展迅速。各国政府十分重视5G移动通信的研发创新,并在开发利用大数据产业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放数据成为政府打造“以公民为中心”服务的重要途径。(中新网财经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