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5-04-27
4月27日电 (通讯员 王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崆峒区把深入整治“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作为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举措,通过扎实改进工作作风,不断提升行政效能,让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了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领导重视,强力推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明确目标,靠实责任,确保整治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建立机构。该区成立由区纪委、监察局牵头,财政局、公安局等单位紧密配合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发《崆峒区深入开展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服务效率低下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统筹抓好专项整治工作。靠实责任。各单位、部门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迅速启动。各乡镇、区直各单位及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治工作,并结合各自实际,制定本单位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确保整治工作创出特色,抓出实效。目前,全区各单位共向纪委监察局上报实施方案60余份。
细化措施,从严整治。对照整治内容,采取有效措施,从严从实整改,将专项整治不断引向深入。筑牢思想基础。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市、区关于整治活动的相关文件精神,摒弃官本位、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观念,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转变工作作风,让所学所思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在整改中得到升华。强化舆论引导。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橱窗、板报、标语等有效形式,对整治行动进展成效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宣传报道,引导社会舆论。同时,在区电视台设立“作风建设”曝光台,定期通报负面典型案例,起到了有效的警示教育作用。严格督促检查。区纪委、监察局、区财政局、审计局、公安局以及新闻媒体联合成立3个明察暗访组,采取常态和定向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对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亲民感情不浓”、“服务本领不强”、“干事热情不足”、“遵守纪律不紧”、“工作作风不实”、“工作效率不高”、“排忧解难不快”、“为民办事不公”、“廉洁自律不严”、“工作业绩不好”十大突出问题进行督查检查,发现违纪现象,追究“一把手”责任,并对相关当事人进行严肃处理。活动开展以来,全区共查处通报29个单位42名个人,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组织处理。
优化环境,提升效能。积极探索专项整治工作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规范审批行为。认真梳理现行行政审批项目,通过减少前置环节、压缩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规范审批行为,切实加强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的后续监管,确保政府部门行政审批职权清晰、公开透明。目前,全区已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83项,并向社会公示,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优化政务环境。围绕解决制约影响政务环境的突出问题,制定了《平凉市崆峒区效能风暴行动优化政务环境攻坚战工作方案》,全力开展政务活动全公开,审批事项全进驻、电子政务互联互通、热线电话限时办理“四大”行动,着力打造政务公开、政务服务、电子监察、区长便民服务等“四大”平台。强化服务监督。健全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等各项办事制度。通过发放测评表、开展行风评议、征询意见建议等方式,对部分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作风转变、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履职践诺等方面进行评议,以群众满意度检验服务水平和工作成效,对群众满意率低、服务质量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回访检查、督促整改,进一步优化了服务环境,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