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讯(巴中市平昌县纪委监察局 李蓉 巴中市平昌县鹿鸣镇 蔡明宗)
毋庸讳言,当前腐败已经成为民众深恶痛绝的顽疾。在金融、国企、建筑工程、土地管理等领域问题突出,团伙性、关联性等“集体案件”屡查不止,腐败手段更加隐蔽,携款潜逃和“裸官”现象严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反腐作为一种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新型反腐败模式,从无到有,以不断壮大的网络监督浪潮,成为网民表达诉求的一个重要渠道,也成为监督官员的另一种力量。那么什么是网络反腐?目前,理论界、纪检和监察等实际工作部门尚未给出网络反腐较权威的概念。笔者从逻辑学、语言学、经济学等多种角度考虑的基础上,将网络反腐界定为:整个社会以互联网为载体,以电子政务和网络投诉监督为平台,并且与制度反腐相结合共同促使执政党组织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遵循廉政法律规范,从而达到遏制腐败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一、国内外网络反腐现状
1.国外网络反腐现状
在国外,网络日益成为监督政府、反对腐败的重要手段,并且有些国家在使用网络反腐方面已经迈出很大一步。比如,韩国把互联网作为全民反腐肃贪的重要场所和有力工具;瑞典是最早实行政务公开的国家,1766年就制定了让公众了解政府活动的文件,现今瑞典议政厅举办的会议,都向媒体和公民开放;美国在政务公开传统和实践方面具有示范意义。1946年制定的行政程序法中,首次创设“公共信息制度”。
2.国内网络反腐现状
在我国,2003年可以看作是网络反腐标志性的一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始建立网络举报平台,利用网络的举报功能开展反腐败斗争。同年,被称为“中国舆论监督第一人”的李新德创立了“中国舆论监督网”,紧随“中国舆论监督网”之后诞生《中国民生申诉网》、《中国百姓喉舌网》等民间反腐网站,形成由个人转向集体反腐的浩大局面。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强调:“加强反腐倡廉网络宣传教育,开设反腐倡廉网页、专栏,正确引导网上舆论。”这为网络反腐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中央纪委、监察部于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