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以信息服务老工业基地振兴
来源:人民邮电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正面临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双重机遇,辽宁省电信业将紧紧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个主题,制订未来的发展战略。科学地编制辽宁省电信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保持电信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对于充分发挥电信业在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促进辽宁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信业发展服务于振兴东北战略

“十一五”期间,辽宁省将围绕“实现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建设“一个中心”、培育“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以及加快建设三个“经济区”,重点开发“三点一线”,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即加快大连东北亚航运中心建设,扩大区港联动试点范围;建成现代装备制造业和高加工原材料两大工业基地,力争在2010年基本完成辽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任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建设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以大连为龙头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和以港口城市为骨干的辽西沿海经济区,使之成为东北乃至国内外具有竞争力的经济增长区;重点开发建设大连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和辽西锦州湾,通过“三点一线”大开发,形成沿海与内地互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十一五”时期,辽宁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增幅将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左右,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基本完成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任务,基本建成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此,辽宁电信业必须做到持续稳定发展,实现与辽宁老工业基地同步振兴,形成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通信服务保障能力,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信服务。“十一五”期间,辽宁电信业投资总额预计为330亿元;到2010年,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48.59线/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47.76户/百人,辽宁电信行业整体实力位于全国前列。

积极参与信息化建设,与辽宁经济同步增长。“十一五”期间,电信业要站在信息化的高度,以服务带发展、带振兴,树立“信息化是大局,信息化是市场”的观念,建设以沈阳、大连为枢纽,贯通辽东半岛的宽带信息网络,抓好公众服务信息交互平台建设,搭建数字城市基础平台框架,推进社会信息化;拓展通信服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和社会信用等网络增值服务,发展网上税务、网上工商等业务应用系统,推进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实现从“通信”到“信息”的业务转型,满足社会多层次业务需求,使我省社会信息化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扩大网络覆盖面,优化完善网络功能。在网络配置方面保证电信网络符合国家在通信建设及网络布局的整体要求的同时,结合辽宁省政府关于建设“一个中心”、培育“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以及建设“沈阳经济区”、“辽东半岛经济区”、“辽西北经济区”的建设目标,有效整合通信信息网络资源,不断扩大网络覆盖面,优化与完善网络功能,形成与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相适应的通信服务保障能力,提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通信服务。

进一步转变职能,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电信监管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强全局性、方向性、战略性问题的研究,进一步贯彻落实“后退一步,站高一步”的要求。对行业的管理做到既担负好管理职能、纠正市场失灵的现象,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不干预企业的微观经营,把主要精力转到引导、规范、监管、服务上来,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创造公平公正、有效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加强电信监管,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电信业法制建设及其配套措施建设,完善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协调的监管思路和政策措施,形成依法监管、有效监管。辽宁省电信行业监管要在创新求实上下工夫,建立完善的电信监管制度体系,提高监管水平,营造电信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进一步推进普遍服务,缩小城乡区域差别。进一步加强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通信网的覆盖面。固话运营企业在行政村已达到“村村通电话”的基础上,将通信网络向自然村延伸,缩小农村接入网点的服务半径;移动电话运营企业逐步实现移动电话网络对全省行政村的全覆盖,在实现“村村通电话”的基础上,向宽带化、数据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实现“村村能上网”。建立完善的电信业普遍服务机制,以机制、管理、技术、经济等多种手段保证普遍服务的顺利开展,促进电信业城乡均衡发展。

促进电信业全面协调发展,解决省内电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规划期间要保证电信业逐步走向以人为本的科学、持续、协调的发展模式。辽宁省城乡和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长期客观存在的,一方面使其经济呈现梯度发展,具备深厚的发展潜力;另一方面,如果不能有效缩小差距,则会引发社会矛盾,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处理好电信业地区间、城乡间的协调发展,将是“十一五”规划期间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树立“信息大行业”观念,营造通信信息产业链。积极支持配合工业企业实施信息化工程,推进工业企业系统集成化、生产线自动化、产品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为企业的信息化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促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落实。

积极支持发展基于公用通信网的企业间的电子商务,推进网上税务、网上工商等重大业务应用系统,用电子商务技术改造企业物流系统和采购销售系统。以发展通信业务市场为主,发展通信建设市场和电信终端设备市场为辅,形成电信业的产业链。

运用资源、环境优势把握发展方向

在“十一五”时期,电信业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服务过程中,拥有资源、环境等优势。

区位优势。辽宁是东三省的经济、交通、金融等枢纽,全省有6个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城市,有极为便利的空运、海运、陆运条件,吞吐能力大,市场辐射能力强。

产业优势。辽宁信息产业年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83户,资产总额476亿元,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门类齐全,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和音视频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沈阳、大连两市被列为国家城市信息化试点。

传统工业优势。辽宁传统工业基础雄厚,冶金、石化、装备制造业等均排在全国前列,以信息化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百户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在全省展开,从而加快了产业发展,为辽宁电信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辽宁电信业人力资源优势。辽宁电信业技术员工中约有48000人考取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基本实现了全省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全覆盖;有16000人具有通信工程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全省电信业已建成庞大的基础电信网络,覆盖了全省14个市和44个县(市),其中光缆线路总长度13.4万公里,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553.3万门,移动电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465.4万户。

在充分利用这些优势的基础上,还要准确把握未来几年的技术走向:网络发展的总体趋势根据不同的网络类型发展,如交换网将向着业务与控制相分离、呼叫控制与承载控制相分离的方向发展;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将包括4G/增强3G/固定无线接入/游牧接入系统等,并符合高数据速率、高性能、低比特成本、无线资源控制以及高移动性、大区域覆盖的要求;分组网通过IPv6、MPLS、IPQoS等技术实现IP承载网的可扩展性、可管理性和服务质量与安全;传送网分别通过自动交换光网络、超长距离传输系统、超密集波分复用系统、多业务传送平台等技术来实现传输网的智能化、长距离、高速率和多业务传送;接入网通过宽带接入XDSL/PON技术、宽窄带综合接入技术来实现高带宽、多业务的公共接入平台等。

网络融合是“十一五”期间的技术发展主线。网络融合是目前多个国际标准化组织研究的重点,网络融合也将成为贯穿“十一五”期间的技术发展主线。融合的趋势促进技术的发展,技术的发展加速着融合的进程。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将紧紧围绕融合这个概念逐步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