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建议
来源:中国财经报 更新时间:2015-05-31

关于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几个建议
———访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院长杨凤春
本报记者 陈文静 
     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财政信息化建设进展如何?“十三五”期间又将如何开展?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北京大学电子政务研究院院长杨凤春。他开门见山地说:“财政信息化建设对于国家治理与国家政务信息建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位理念与纵强横弱,是财政信息化建设需注意的问题

    杨凤春认为,目前包括财政信息化建设在内的信息化建设,普遍存在着两方面问题,即本位理念与纵强横弱的问题。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财政信息化建设应从以政府为本位、本部门职能为本位转向以社会为本位、公众为本位、服务为导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更具有开放性,与社会进行对接。”他强调,以社会为本位,以公众为主体,以服务为主要引擎,这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全国财政系统之间、财政同其他部门之间如何更好地融合与共享,如何解决应用中的条块问题,都要面临这些问题。

    据悉,目前财政信息化建设已建立全国统一的应用支撑平台,实现各级财政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同时,建设“大业务专网、小涉密网”。以统一规范的数据字典、数据交换、数据管理为核心,构建功能完备的应用支撑平台,中央财政信息系统、地方财政信息系统、预算单位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应用支撑平台有效衔接,实现全国财政数据自动收集、自动汇总及信息共享。以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为例,截至2015年3月,支付电子化管理在全国34个省级、17个地市、4个区和18个县成功上线运行,中央财政也全面做好了部门试点的准备工作。

应用水平与决策支持,是运用财政数据的重要方面

    实现财政“大数据”管理,是财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面。与一般性大数据相比,财政数据有何不同?杨凤春对此进行了分析比对。

    “财政部的相关数据,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数据。平时所说的大数据,更多的是指在网络世界与每日社会生活中时刻发生的数据痕迹,这些数据普遍趋于社会化、更加海量化。”他说,“尽管意义不同,但财政数据数量同样庞大。”

    如何运用这些海量的财政数据,使政府职能更好地发挥,同时激发政府的潜能?杨凤春建言,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提高智能化应用水平,引进专业人才,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对决策支持的投入,同样势在必行。“目前,我国总体决策支持发展程度,普遍比较低,所以很难说有真正的决策支持。在进行信息化建设时,更多的是将数据图表化、桌面化、可视化。而真正的决策支持是在大量的约束条件下,达成最佳决策的支撑与保障。”他认为,决策支持应该达到的效果是能够看到我们没有看到、我们不愿看到、我们无法看到的现象与问题。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而不是“拍脑袋”的决策。

    体现在数据识别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数据间的比较性与校正性,同时确保每一个业务行为在数据链条上留有痕迹。“如果说数据是现实活动的一个痕迹、一个符号,那么假数据是能够得以识别的,因为行为本身是真实的,很难对整个行为痕迹链条上的所有数据,全部用假数据来掩盖。因此,通过数据间的校对是可以识别真伪的。”杨凤春说。

   管理机制与人的本身,是保证财政信息系统安全的“双翼”

    谈及信息系统风险防控工作的动态和常态化管理,杨凤春对记者说,现在一提到信息系统安全,就容易走两个极端,即神秘化和绝对化。从当前国内外情况看,虽然有些安全风险是由于技术问题造成的,但更多的还是管理机制和人的因素,如规章制度不严谨、落实不到位、对相关人员的管理无效,等等。因此,要保证财政信息系统的安全,就必须解决好管理机制与人的因素,这样运用技术手段才更具有针对性。

    据了解,目前财政部正在强化内控管理手段,通过财政信息化建设,推进内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对制度、流程、授权及风险事件的有机联动,对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行政办公等财政内部管理业务进行风险识别、评估、监测和预警,对各类风险的全面管理和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