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对象统一编码指挥体系互联共享工作评价电脑生成 深圳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工程 特区内6月底前建成运行特区外明年底投入运行 记者王慧琼 经市政府批准,我市今年将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特区内(一期工程)6月底前要建成并投入运行,特区外(二期工程)明年底建成投入运行。这是最新一期《政府公报》刊发的《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方案》提出的目标。 城管对象和行为实行数字编码 根据该方案,数字化城市管理就是依托数字技术,以区级运行为主体,实行单元网格管理方法和城市部件管理方法,在每个单元网格内派出监督员,利用信息采集器采集网格内的部件和事件信息,通过信息收集、案卷建立、任务派遣、任务处理、处理反馈、核实结案和综合评价七个环节,使城市部件和事件得以全面覆盖和精确定位,实现“科学、严格、精细、长效”的城管目标。这一体系总体构架包括:一个综合平台、一个监督指挥体系、自动评价机制。 综合平台是指城市管理信息平台。监督指挥体系是为保证其工作流程顺利进行而设置的管理机构。 自动评价机制主要是由计算机网络通过考核各专业部门、街道办事处的立案数、办结率、及时办结率、重复发案率等进行实时统计,自动生成内部考核结果,将这一结果纳入政府部门目标管理,定期通报各部门。同时,在政府网站上实时公布各部门办理情况,接受公众监督和满意度评价,同时进行网上打分。 方案确定,深圳数字化城管工作实施地域范围为整个深圳市,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先特区内,后特区外。实施对象的范围,以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市政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管理部件和事件分类与编码》中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确定的六大类部件(包括公用设施类、道路交通类、市容环境类、园林绿化类、房屋土地类及其它有关设施)和五大类事件(包括市容环境、宣传广告、施工管理、突发事件、街面秩序)为主,并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新增加了31种部件19种事件。 两年内全部建成 根据该方案,深圳将成立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应力为组长的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市发展改革局、城管局等20多个政府职能局、六区等部门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具体负责该项目的组织实施。一期建设为特区内。从今年1月到4月,为建设阶段。主要任务包括系统平台建设,按照建设部有关要求,建设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开展综合信息普查,主要是特区内(含非建成区)网格划分和城市管理设施普查,建立覆盖全市的全面、准确、完整的城市管理部件基础数据库等。 上述系统建成后,5月为调试阶段,对各个子系统的功能测试和系统的整体联调,完善与特区内各区、市各局和业务部门系统的接口功能。6月为验收阶段。 宝安、龙岗两区为二期建设,时间从今年10月到2007年12月。两区共享统一的市综合平台和相关技术,具体建成投入运行时间最迟不得超过2007年底。 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四大“目标” 市城管局负责人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深圳是一个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这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础。我市在全国是最早开发应用信息技术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城市,2001年底就建成了城市管理监控中心并投入使用,但从技术的发展和体制的匹配上来看,亟待更高的层面上进行资源整合和升级。 这位负责人表示,数字化城管率先在北京东城区实施。实施2年多来,效果非常好,国家建设部也将其经验进行推广。目前,我市已被建设部列为全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试点城市之一。全国共有十个城市(区)正同时进行。数字化城市管理,实际上是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等来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实现城市管理由被动管理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由粗放定性型向集约定量型转变,由单一封闭管理向多元开放互动管理转变。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他们将按市委、市政府的有关要求,努力将这一系统建成“数字深圳”的试点示范工程,达到四个目标。一是资源共享,构筑一个统一的综合平台。二是实行指挥、监督、执行适度分离,创新城市管理体制,再造城市管理流程。三是统一建设标准,拓展应用范围。四是提高管理效率,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