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打造智慧型政府
来源:河南日报 更新时间:2015-06-26

作者单位:新浪河南政府项目部总监

  今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实际上是互联网发展新时期的新形态,是互联网生态演变的结果。“互联网+”已经不断地渗透到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淘宝、京东、亚马逊等电商平台是互联网+传统零售实体的产物,微博、微信则是互联网+通信行业的结果。目前,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电子政务也已成为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条件。互联网+政务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方面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互联网+政务主要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推动政府搭建智慧城市平台,让百姓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服务。今年新浪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将在全国50多个城市搭建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约1亿市民有望在淘宝、支付宝、新浪微博上进行违章查询、缴纳罚款、预约挂号、查询、缴纳社保、结婚登记等多项政务服务。简单地说,大家只需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出入境证件、社保、户籍、营业执照办理等事项,这样就减轻了政府窗口的工作压力,工作效率也更高效。

  互联网+政务与以往提出的搭建政府网站、政府平台完全不同。有一些政府网站,信息更新滞后,而且各个职能部门间的数据互不来往,单打独斗。“证明你妈是你妈的闹剧”其实就是信息不透明、不共享的结果。“互联网+”的落地,不仅要把所有信息打通,而且让政府随时随地为个人提供政务服务成为可能,这将彻底改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节奏。

  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互联网+政务创新是政府管理创新的先导。互联网+政务,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在流程优化的基础上,用全新的方法和程序去完成原有的业务功能。

  传统的政府机构条块分割,政务流程复杂且地方分散,整个业务数据流不得不按地理位置和人力分配被分割在多个部门,从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部门,增加了交接环节和复杂程度。互联网+政务将打破政府部门的条块式划分模式、地域、层级和部门限制,为政府业务流程的重组和优化提供全新的平台,使得提供更完备、全面、无边界的服务成为可能。

  市民只需通过移动终端便可获得政府的相关信息和相关服务,只需要通过点击屏幕就能获得全程服务,即通常所称的“一站式”服务。互联网+政务能够摆脱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而获得政府的线上服务。政府扮演着服务者的角色,而不再是从前的管理者、控制者,公众则从被管制者转变成为被服务者,成为“用户”。

  互联网+政务的实现还将不断改变政府的组织结构,最终将建构出适合信息时代发展需要的政府组织形态。

  6月18日,中央纪委监察部在其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上开通“反‘四风’一键通”举报窗口,主要受理违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配备使用公务用车、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大办婚丧喜庆等问题的举报。用户只需下载安装手机客户端,就可通过手机照片、视频和文字说明举报身边的“四风”问题。这是互联网+政务有利于增加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建设廉政政府的一个例证。

  互联网可以向公众公开办事程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透明度,树立政府的公信力。而且政府可随时了解公众的意见和要求,也能提高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理解度和支持率。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线下服务能力滞后、线上服务架构不完善,对公众来说,对政府线下服务不满,对线上服务需求呼声强烈,这两对矛盾在互联网时代越来越突出。

  包括BAT在内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巨头通过自有的云计算服务正在为地方政府搭建政务数据的后台,将原本留存在政府各个部门互不连通的数据归集在一张网络上,形成了统一的数据池,实现了对政务数据的统一管理。

  这只是互联网+政务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通过互联网+政务的结合,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整合原本割裂在不同部门的数据,并加以分析,生成政务数据,把数据转化成生产力,用于改善公共服务,指导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