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世界和世界的信息化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更新时间:2015-07-13

     信息是什么?它有什么功能与特征?它与物质、与意识是什么关系?如何认识虚拟实践和网络社会?我们力图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对于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给予回答。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信息在人类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信息的功能与特点(上)

  ——“情报拯救了以色列”

  1973年10月6日,以色列和埃叙联盟之间爆发了第四次中东战争。在战争前期,由于情报工作的失误,以色列耗资5亿美元、经营多年的“巴列夫防线”在短短几个小时中即被突破。埃及军队更是成功地跨越苏伊士运河,摧毁了以军在西奈半岛东边构筑的几乎所有沙堡。

  然而,正如人们后来所看到的,随着战事的推移,以军很快占据了优势。他们利用美军侦察卫星和航空侦察提供的重要情报,不仅成功偷渡苏伊士运河,而且完成了对埃及第3军团的合围,转守为攻,从而一举赢得了战争的主动权。

  有人在事后总结认为,战争初期,情报耽误了以色列;战争中期及至战争结束,则是情报拯救了以色列。真可谓败也情报,成也情报。那么,情报是什么呢?从本质上看,情报就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或许也可以说是信息拯救了以色列。

  今天,随着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核心和标志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和信息处理已经深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尤其是数字化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人们已经可以轻而易举地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存储和读取几乎是无限量的信息。人们日常所用的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U盘以及其他数码设备等,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与此同时,人们还能够以极低的成本把这些信息及时地传播到世界各地。

  信息化的世界和世界的信息化,正在成为当代世界最突出的面貌和特征。
 然而,“信息”一词作为科学概念的产生才短短半个多世纪,人们对于“信息是什么”的问题尚未得出一个统一而明确的答案。这一方面显示了对于“信息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回答的复杂性和难度;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或许在这一问题上应该从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入手。为此,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信息在人们的生活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信息具有怎样的作用呢?

  初到一地游览的人,往往会有这样一种感受:四周一片陌生,往哪个方向走都觉得不踏实,生怕搞错了方向,走了本不该走的冤枉路。然而,这时如果有人递过来一张地图,你顿时就会感觉踏实不少,心里也有数多了。为什么会这样?实际上,这就是因为地图向你提供了关于该地的信息,从而让你不会盲目地瞎转悠。可见,能够减少乃至消除人们在认识事物上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是信息的一个显著而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早在1948年,美国数学家、信息论的创立者申农(Shannon,1916—2001年)就在题为《通讯的数学理论》一文中指出:“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这也是人类第一次从现代科学的层面上去阐明信息的功能与用途。其后,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美国人施拉姆(Schramm,1907—1987年)则进一步指出:信息是两次不确定性之差,是能够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东西。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人们开始认识到:信息大概就是能够为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增加确定性的东西。

  就认识到信息具有增加人们认识及实践活动的确定性这一特征而言,我们并不比古人高明多少。不论是为了传递军情而燃起烽火狼烟,还是为了递送朝廷的命令和公文而修筑专门驿道,以及在对敌作战运筹帷幄时强调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有这一切都表明,古人早就明了信息的这一特定功用,并且善于利用这一功用。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为什么有了信息,人们就能够在认识事物时增加确定性呢?而要回答这一问题,就需要先回答什么是信息以及信息的特征问题。

 一、信息的功能与特点(中)

  ——“情报拯救了以色列”

  信息的本质及其特征是什么呢?

  信息到底是什么?美国数学家、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Wiener,1894—1964年)试图从信息与物质、信息与能量的关系角度来阐明和解决信息的本质问题,认为“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但他未能从正面对“什么是信息”给出明确的答案。在维纳之后,虽然不同学科的学者们分别从特定角度对信息的本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和解释,但也远远没有达成共识。有人认为信息是与物质、能量并列的世界三大要素之一;有人认为信息是一种以“场”的形态存在的物质;有人认为信息是非物质的、纯粹的精神活动;还有人认为信息是事实和数据的组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显然,信息概念本身的确具有难以简单把握的多义性和复杂性。

  对于信息的本质问题,即什么是信息,人们可以从一般信息论、具体的通讯理论、语言学、生物遗传学等不同的学科视野进行阐释,而要在哲学层面解答,就要超越具体学科的层次,从最普遍、最一般的意义上去揭示信息的本质。

  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把握信息的本质及其特性。

  ——信息的存在和出现必须以客观事物的存在为前提,没有可以离开客观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纯粹的信息。信息作为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的相关特性在人们头脑中引起的某种特定反映,离不开客观事物本身。没有客观事物,就不可能有表征它的信息形式。

  ——信息是表征人类与客观事物之间某种特定关系的范畴,不能离开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去把握信息。虽然即使没有人的存在,客观事物也会相互作用并伴随“信息”的传递,但“有意义的信息”即社会信息总是与人相关的。来自客观事物的“信息流”只有对于人具有意义和价值,才能成为人所需要的信息。正如马克思所说:“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

  现代科学关于通讯过程的研究,告诉人们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信息只能出现在通讯系统之中。在现实世界中,哪里存在一个完整的通讯系统,并且在其中发生了完整的通讯过程,哪里就有信息;是不是信息、是什么样的信息、有多大的信息量,不仅取决于信源(信息的发出者)发出了什么,而且取决于信宿(信息的接收者)收到了什么。这就表明:只有在和信宿(实际上,真正能够作为信宿的接收者就是人)的联系中,才能现实地把握到信息的性质和信息量的多少。

  ——信息可以分为自然信息和人工信息两大类。所谓自然信息,不是指客观存在着与人无关的信息,而是指客观事物的结构、属性和关系的信息,它是在没有人干预的情况下,由客观事物释放出来的;所谓人工信息,即社会信息,则是指人们依据一定的物质和技术手段,有意识地表征一定事物、现象和过程的结构、属性、关系和意义的信息。最高级的信息形式当是以人脑为物质“加工厂”、以语言文字为物质外壳、以客观事物的结构、属性、关系为物质内容的意识形式。人们所说的语言、所写的文字、所绘的图画、所列的公式、所表述的思想观念,包括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指令和程序等,都属于人工(社会)信息的范畴。

  ——不论是自然信息还是人工(社会)信息,其与物质本身的显著区别在于其不守恒性。接收信息的一方收到信息的同时,发出信息的一方并未失去信息。信息的这种不守恒性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原则上说任何信息都可以有无限多的接收者并由其分享;另一方面,信息一旦消失,就永远湮灭了。

  我们还必须看到,相对于自然信息,比如说来自遥远太空的恒星所发出的光来说,人工信息无疑是我们人类最常接触的信息,这一类信息由于源于人的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因此,它还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信息的功能与特点(下)

  ——“情报拯救了以色列”

  人工(社会)又具有怎样信息的特点呢?

  ——人工(社会)信息具有主观性。鲁迅先生曾说,一部《红楼梦》,“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相同的人工(社会)信息,在不同的接收者那里,也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和理解。这既取决于接收者的认识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其社会文化背景和情感倾向。这就好比苹果掉在人的头上,有人觉得运气不佳白挨了一顿砸,有人觉得很幸运白捡了一个大苹果,也有人因此受到启发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现象。然而,正是由于不同的人对同样的信息有不同的理解和反映,才使得人工(社会)信息的内容和变化更为多样、更为丰富。

  ——人工(社会)信息具有社会性。首先,人工(社会)信息的产生具有社会性。试想,一个像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笛福笔下的“鲁宾逊”那样,在茫茫大海包围着的孤岛上离群索居、与世隔绝的人,他能够产生并发出什么可以为人们所接受的信息吗?其次,信息的传递具有社会性。比如求婚,作为一种表达和传递特定信息的行为,求婚者无疑可借助不同的方式和物件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无论这些方式或物件如何花样翻新品类繁多,归根结底,都不过是人的一种社会性活动及其产物而已。再次,信息的接收具有社会性。从表面上看,接收信息好像只是人们个人自己的事情,接收到什么信息、接收到多少信息,和旁人以及社会有什么关系呢?但实际上,恰恰是人们所具有的社会属性、所在的社会地位、所处的文化环境,才最终决定了人们在信息接收上的差别。

  ——人工(社会)信息具有创造性。自然信息的产生和发送,只是一种自然事物机械的、随机的呈现和演化结果。人工信息的产生、传递和接收则不同,它与人的动机与行为密切相关,表现为人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作用的结果。正是通过人们的创造性活动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起了特定的联系,人们才能以这种特定的联系为中介和桥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比如,你到了异国他乡,尽管语言不通、人情不熟,也能够不用咨询旁人而安全自如地穿行马路。为什么?因为你看见马路上有红绿灯,而且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是全球通行的交通规则,你只需按照灯光的指引或是停下或是过街即可。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它表明,并不是颜色本身对人的行动有什么特殊指示意义,而是人们在不同的颜色和过街规则之间创造性地建立的特定联系在保证着人们的过马路行为能够正确而从容。由此类推,人类社会的观点、思想、规则、理论等,无不是人们创造性活动的结果,也无不体现着人工信息的创造性。

  总的来说,正是由于信息具有上述本质和特性,才使得信息能够在自然界和人类的演化和发展中占据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并日复一日地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这里,我们要说明的是,本书以下讨论的信息多数情况下都是指人工信息,也就是社会信息。

二、信息既源于物质但又不等于物质(上)

  ——“焚书坑儒”罪莫大焉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唐代诗人章碣(836—905年)在《焚书坑》一诗中,以特有的历史意识,为我们讲述了“焚书坑儒”的故事,至今读来仍让人心潮起伏,无限感怀。

  “焚书坑儒”一事发生在公元前213年和前212年。当时,秦始皇为了维护刚刚统一的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下令坑杀“颂法孔子”的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同时焚烧儒家典籍,很多珍贵的文献从此永远消失了。为此,太史公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作了这样的记叙:“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在纸张还没有发明和普及之前,竹简是我国古代先民重要的书写材料,当时的人们主要就是依靠它来镌刻文书、记录事项,以求保存人们所创造的精神文化成果和重要历史信息。在文化尚不发达的古代,竹简一旦损坏,就意味着那些记录在册的信息将永远归于消失。可见,大规模的焚毁书简,不仅造成了古代中国文化成果的重大损失,也从一个侧面向我们明示:

  信息的记录和保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材料。

  实际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物质材料对于信息的保存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在竹简之后,人们先后发明了纸张、芯片、磁盘和光盘等,用于记录和存储信息。不管材料有何不同,它们作为记录信息的载体始终都是一种客观实在的物质。物质不仅是信息存储和传播的载体,更是信息产生和存在的本原。

  信息起源于物质及其运动变化,不存在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的信息。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看,上述论断或结论是很好理解的,因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既然如此,信息的产生、存储、处理、传递和接收等,当然也就离不开物质,必然要以物质为根基。然而,如果偏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轨道,不能从物质第一性的原理出发来认识信息的本质的话,那么,哪怕是最顶尖的自然科学家,也会在信息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上犯迷糊、闹笑话。

  比如,维纳就曾经讲道:“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不承认这一点的唯物论,在今天就不能存在下去。”维纳的这句“名言”有没有道理呢?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信息的确既不同于物质也不同于能量,它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质与特征。为此,还有人曾经打趣地说:没有物质,世界成为虚无;没有能量,世界归于静寂;没有信息,世界就没有意义。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样的比较也许不无道理。但是,就对信息本身的认识和理解来说,这样的理解就如同维纳的“名言”一样,充其量只能说其在对信息本质的把握上做到了“知其不是”,但最终无法从科学的唯物论出发去洞悉信息的本质。

  又比如,奥地利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波普尔(Popper,1902—1994年)曾经提出过一个“世界3”理论,认为整个世界并不像唯物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由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构成的,而是由相互并存的三个世界即世界1(类似于客观世界)、世界2(类似于人的主观世界)和世界3(包括信息和人的精神活动的产品等)构成的。在实证研究的层面上,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理论有助于我们在认识上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获得大体上的分类性把握。但是,如果据此就认为信息是某种能够不以物质为本原和基础、能够独立于物质和人的意识活动之外而单独存在的东西,而硬要把整个统一的物质世界划分成所谓的“三个世界”,就会滑到唯心论的泥潭里了。

        二、信息既源于物质但又不等于物质(下)

  ——“焚书坑儒”罪莫大焉

  事实上,通过对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宇宙的演化历程的考察,我们将能够清楚地看到:

  所谓信息,其实就是客观物质世界在其演化过程中所产生出来的一种表征其自身结构、属性和过程的特殊联系形式,并将随着这一演化过程的高级化,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进化而越来越趋于复杂化和多样化。

  ——自然界的无机物虽然只有物理或化学的反应,但在这种反应中已经开始最简单的信息运动。比如,月光是对太阳光的反射,潮汐是海水对月球、太阳和地球之间引力变化的反应,矿石表面呈现出来的不同色彩是对氧化作用的反应。这种无机物在外界刺激下所发生的反应变化,实际上就是一种最简单的信息运动。

  ——到了有机物的阶段,出现了生物的反应形式。由于这种生物反应形式给有机的生命体带来了自我控制的新的功能,从而开始产生出较为复杂的信息运动。比如,在植物和低等动物身上,这种信息运动最初表现为刺激反应性,也就是说,它们对于直接作用于自身的环境有一种感应能力,能够对来自外界的刺激做出某种趋利避害的反应。比如,乌龟遇到外部攻击能够迅速缩进壳里保护自己,合欢树碰到外来物干扰时可以收拢自己的花叶,等等。植物和低等动物的这种反应,就是根据外界刺激而产生信息的过程,它使得有机体能够产生自我控制,从而适应变化了的外界条件。

  随着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复杂化和环境刺激频率与强度的增加,某些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特殊的感觉细胞,产生了感觉能力。感觉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各种感觉器官的专门化,形成了神经系统,用以建立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神经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与周围神经系统。高级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和周围环境相联系,调节运动器官做出反应的反射过程,是一种更加复杂的信息运动。
 ——由于高等动物具有条件反射的机能,因而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信息活动。比如,经过专门训练的猴子,能够听懂几十个单词,人们只要发出命令,它们就会爬上树枝,去采摘主人需要的树叶和花朵。显然,像猿猴这样的高等动物,经过训练能够戴上眼镜穿针引线、缝补手帕,并向人们挥手致意,表明其已具有接收和处理较为复杂的信息的能力。

  高等动物发展到人类,产生了意识。人和动物一样,具有第一信号系统及条件反射,但人还具有动物所没有的第二信号系统,即由语言引起的另一类条件反射。人类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思维活动,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信息运动。随着意识的产生,出现了语言、文字等新的信息形式,从而使得物质的信息运动开始进入到包含意识观念成分的社会信息运动阶段。

  ——思维这种最高级的反映形式,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产物,也是信息运动到目前为止最高级、最复杂的形式。人类和动物不同,不是简单地适应自然环境,而是有意识地把握各种各样的自然信息和人工信息,进而通过劳动改变自然环境,使之适合自己的需要。在劳动过程中,人正是通过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才可能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来,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达到对客观世界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使信息成为社会信息,而不是单纯的自然信息。

  从信息随着物质的演化而不断产生和复杂化中可以看到,信息不仅是物质的产物,也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法则作用的结果,并且随着自然界的演化尤其是人类的出现和社会的发展而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

  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信息是在物质基础之上演化而来的,它只能存在于物质之中,而不可能完全独立于物质之外。正是在这一点上,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信息的本质的理解,不仅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有着原则性的区别,而且同自然科学关于信息的技术性理解也保持了显著的认识层次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