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高效综合政务体系 打造佛山政务服务新模式
来源:紫光阁网 更新时间:2015-08-07

  随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全市80%事权向区、镇(街)转移下放,佛山市政府编制政府权责清单进一步明晰权责,也同时推进“一站式”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2011年11月,“名称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系统统一”的行政服务体系全面建成。目前,佛山市共有各级行政服务中心753个(城乡覆盖率100%)。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成为集窗口管理、政务公开、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效能监察和公共资源管理为一体的政务服务综合载体。通过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设“集中式”政务服务平台,促进政府各部门审批办事从“大楼里”、“抽屉里”、“口袋里”走出来,向阳光、规范、高效、廉洁转变,佛山“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办事难题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一、编制政府权责清单,实现依法行政权力和责任的统一

  权责清单的编制,强化责任主体和行业管理,形成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的管理要素,实现权力和责任的统一,真正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政府部门之间、各级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按“法无授权则禁止”建立行政职权“正面清单”制度,按“法无禁止则可为”建立企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推动各部门从分环节监管向全流程监管转变,从单个部门监管向行业整体监管转变,从重审批、轻监管向重监管、重服务转变,探索建立投资领域“三单”管理模式。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我市共编制五个清单,报考行政职权清单、投资管理负面清单、审批清单、监管清单和层级政府权责重点清单。目前,已完成清单编制,全市共清理出市、区两级11类行政职权11773项。负面清单共编制禁止和限制投资措施591条,其中,禁止类391条,限制类200条。审批清单梳理出415项投资准入许可事项。监管清单市、区两级平均编制监管类型422种、监管措施2033条、监管标准2598个。

  二、建立行政审批标准,实现依法行政规范与公平的统一

  以“细化裁量标准,实现量权限权”为目标,对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制定业务标准和操作规范,形成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和社会服务事项目录标准、要件标准、流程标准、裁量标准、服务标准和制度规范,实施审批服务事项动态管理,落实审批制度改革事项目录,减少审批办事弹性空间,试行行政服务“异地申请,同城通办”。2013年,佛山市南海区、顺德区被省确定为广东省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试点区。为更深入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我市大力开展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出台《佛山市行政服务标准》,编制服务标准39个,统一了全市行政服务标识、建设标准和服务标准。通过标准化手段,从行政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运行机制、业务流程、服务行为、人员素质等多方面进行系统化改进和提升,以标准体系和具体形式把相关内容明确下来,并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改善行政服务机构的绩效状况,促进其可持续发展。2012年 2月,我市行政服务体系标准被确定为全省服务业先进标准体系试点项目,并于2014年5月以AAAA级最高级别通过国家“标良”验收。

  三、构建四级服务体系,实现依法行政高效和便民的统一

  为深化和巩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推进政府办事“一站式”、“一条龙”服务,2002年以来,开展企业注册登记制度、工程建设项目报建和竣工联合验收等改革,通过再造审批流程,大大缩减工作时间。我市致力于打造市、区、镇街、村居四级一体化行政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建成753个行政服务中心网点,形成“15分钟行政服务圈”,群众平均满意率达99.76%。在推动实体有形服务载体建设的基础上,我市不断推动行政服务体系化建设,不断将政务服务向呼叫平台、电子网络、自助终端等平台延伸。2006年,组建佛山市12345政府咨询投诉热线,并将全市政务服务咨询投诉电话统一整合集中到12345热线,统一非紧急呼叫专线。目前,建成服务座席150多个,整合服务热线19条,初步形成7*24小时全天候热线服务模式和政务服务呼叫指挥中心。2009年,开通启用佛山市行政审批网上服务大厅,为申请人提供网上申办服务。2012年起,为方便市民办事,全市逐步启用“市民之窗”自助服务终端,将咨询、投诉、办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扫描、打印、缴费、身份认证等功能统一集成到一台机器上,将行政审批办事服务和便民服务事项纳入提供服务,如医院门诊预约、完税证明打印、个人社保证明打印等事项。截至2014年12月30日,开通24小时“市民之窗”自助服务区17个,铺设659台自助服务终端,覆盖五区大部分基层村居服务站,在市民家门口提供7x24小时的便利服务。“市民之窗”服务终端共进驻服务事项26项,累计办理业务超过38万笔。2014年,规划设计了政民互动大平台建设,升级改造12345热线信息系统功能,建成了佛山改革发展市民建言献策平台,建立了狠刹“四风”网络监督平台。

  四、2015年工作思路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质量之年,也是政务服务体系智慧转型深化之年。市行政服务中心将继续以“打造人民满意政府”的目标为抓手,围绕“搭体系、建标准、创服务、提效能”的工作思路,以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化、政务服务模式转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为工作主线,以“一个窗口”、“一个网厅”、“一个终端”、“一套标准”的“四个一”建设为主要工作内容,推动各级“门”、“网”、“线”、“端”等服务载体及其服务内容深度融合、互动,促进我市政务服务实现“两个转型”:即将传统的实体大厅办事模式向网上办事模式转型,将传统的分区域、分层级、分部门分散服务模式向跨区域、跨层级、跨部门综合服务模式转型,积极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努力构筑政务服务佛山新模式,不断提高政府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

  一是加快建设政务服务四级联动体系。探索建设“四位一体、四级联动”的行政服务体系,对各服务平台进行功能定位分类,建立“门、网、线、端”横向和纵向融合机制。推进市级行政服务大厅功能转型和场地改造,统筹建设市级综合服务窗口。结合各类新型服务模式、行政审批标准和服务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完善行政服务标准建设,制定市政务服务考核指标体系,建立全市政务服务考核工作机制,配合开展推进农村社区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定位清晰、标准统一、服务便利、互动高效、运行畅顺、考核有力的一体化政务服务生态圈。

  二是积极推进综合服务模式改革。探索“受审分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综合服务模式,将受理与审批环节相分离,实现网上办事和实体窗口办事的有效联动,统筹推进全市综合受理和协同调度平台建设应用,打破部门、区域、层级界线,推进“门、网、线、端”横向、纵向业务融合,建立市、区、镇(街)三级综合服务窗口同城通办、联动服务的工作机制, 逐步推进“同城通办”,推动政务服务的“一门式”、“一窗式”升级转型,整体提升全市政务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网上办事服务的推广应用。整合审批服务综合受理和协同调度系统功能上线,推出在线预约、在线预审、在线受理、速递申办功能,建立和完善网上预审机制。推进网上办事大厅三级网上办事深度事项,推进全流程网上电子化审批,系统间双向对接网上办事大厅,提高网厅与实体大厅结合程度,减少办事人到现场次数,缩短办理时限。拓展网上办事服务渠道,完善市民之窗、邮政速递、高清电视,智能手机办事,提升网上办事大厅的使用率。

  四是建立政府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理顺权责清单管理机制和审改职能,加快完善“佛山市政府权责清单管理系统”,借鉴行政审批管理经验,加快完善“佛山市政府权责清单管理系统”,通过明确管理主体、更新维护程序和评估制度等,依托信息化手段建立全市统一的行政职权清单管理制度,重点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事前、事中、事后各环节的管理信息实现无缝对接和信息共享,加强工作协同,构建“宽进严管”的企业投资“三单”管理模式,进一步实现职能、权限、责任法定化。

  五是加快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和服务流程改革,推广应用南海标准化试点工作经验,实现各区审批服务目录与标准的统一,逐步消除服务内容和方式的地域差别,将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信息应用于通用审批平台、廉政风险防控科技平台等系统,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程序化、电子化运行,实现量权限权,减少行政职权自由裁量空间。完善和扩大企业登记并联审批,配合推进“个转企”工作;推进工程报建并联审批,实施建设工程联合验收。

  六是加快建设政民互动大平台。加快推进政民互动大平台的标准规范建设和基础平台建设,加大推进网络服务的创新发展,推广网络服务,逐步形成以“网络服务为主、电话服务为辅”的服务新局面。加大电子政务建设力度,建成佛山12345统一服务平台,成立全市统一的指挥中心,加强过程监管和绩效评估,统一效能监察。推进“问政”、“行政”、“监督”三网融合,整合提升市、区政务资源,统一政务门户和业务处理平台,打造佛山“e政府”。

  七是积极推广交易一体化服务平台。深化一体化服务平台的运维和应用工作,积极拓宽应用范围,完善建设工程、政府采购网上交易系统功能,实现网上交易系统在全市范围的全面运行。积极开展综合服务窗口建设,进一步提升交易服务水平。打造创新型规范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杆,积极开展建设工程交易全流程及管理的标准化试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