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城区运用大数据助基层党组织帮扶到户
来源:珠江时报 更新时间:2015-08-26

 
张槎在全市创新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困难户制度,成功实践“一门式”大数据在基层的应用 
  
 张槎党员志愿者慰问困难户。 
 
 张槎行政服务中心为群众办事的同时,将办事群众的资料作为帮扶依据。 
 
 编者按

    在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大潮中,禅城区张槎街道“扩园、建城、优环境”,产业结构与城市形态不断优化,极大地提升了禅西新城的价值。

    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张槎产城升级与基层治理齐头并进,始终注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区域化党建为引领,以“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为契机,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基层服务,在城市管理、社会救助、社区服务等方面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成为“产城人”融合中颇具代表性的样本。

    本报从今天起推出《基层治理创新的张槎探索》系列报道,深入解读张槎街道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建设和谐快乐“家·禅城”的实践经验。

    禅城区“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自去年年底在一镇三街全面铺开以来,在简政放权、便民服务、电子政务等方面积极改革创新,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在“一门式”改革中,大数据的应用无疑是其中亮点之一。

    张槎充分利用“一门式”行政服务的大数据技术,整合群众办事沉淀的数据和资料,发现并梳理困难群众的需求,在全市基层党组织率先实行结对帮扶152户困难户,这是张槎在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当中利用大数据的成功案例。

    缘起

    一门式服务收集困难群众数据

    罗先生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张槎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一次业务,触动了张槎街道的一次改革创新。

    42岁的罗先生患有恶性肿瘤,今年4月在张槎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医疗保险业务,因病致聋的他,原本以为办事会很吃力、花费很多时间,到了现场,不仅“一门式”加快办事效率,工作人员的贴心服务让他倍加温暖。

    但无奈的是,罗先生的条件并不符合要办理业务的要求。“他是一个因病致贫的典型例子,不属于低保户,办那些医疗惠民业务十分困难。”张槎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主任陈少敏表示,了解了罗先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后,她帮其申请慈善会临时救助金,并联系上了张槎社工局,帮他申请纳入临界低保。

    如今,罗先生可以领取临界低保和临时救助双份帮扶补贴。“帮助困难群众,单靠一个部门有时候是很难实现的,‘一门式’通过整合部门的资源和信息,开辟了为群众办实事的捷径。”陈少敏表示,在今年上半年区政府召开的一次工作例会上,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殷辉曾提出要求,希望张槎行政服务中心在大数据应用方面进行探索。

    在为罗先生争取补贴的过程,陈少敏和各部门负责人决心以此为突破口:行政服务中心在接受群众办事的时候,掌握和沉淀了办事群众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何不好好利用这些数据,来作为困难家庭帮扶的依据呢?

    “张槎地处珠三角经济发展腹地,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眼光放到辖区内,还是有一批困难家庭。”张槎街道党工委书记胡安泉提出,张槎今年的扶贫工作要往辖区困难户倾斜。这个理念和陈少敏的想法结合在一起,激发出了创新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困难户的做法。

    创新

    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困难户

    大数据在基层的应用,好比一个“中医”,前期的数据收集是“药材”,药材能够科学地配合,需要进行数据的统筹,才能针对患者的需求,配成科学的配方。这是张槎街道党工委委员赖华对大数据应用的一个比喻。

    有了创新的想法,驱使着行动的本能。张槎通过“一门式”行政服务数据沉淀,利用归类检索快速梳理出辖区内困难群众的详细信息。于是,由张槎街道社工局牵头,街道行政服务中心配合提供大数据资料,街道财政局根据大数据统计划定资金帮扶标准,街道组织办联系基层党组织进行结对帮扶。一项创新的举措由此拉开序幕。

    据统计,目前张槎辖区内有61户低保户家庭共144人,临界低保户家庭18户共73人,低收入困难家庭63户共211人,三类贫困家庭共152户超400人。

    当准备工作充分做好后,在今年7月份张槎召开了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困难户活动动员大会,经过筛选的6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与辖区152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创下了全市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困难户的先河。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没有终点的长期工作,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次创新帮扶当中,在市、区救助基础上,张槎给低保家庭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00元,临界低保家庭每人每月发放150元/人;低收入困难家庭每人每月发放100元/人。患有重大疾病或长期患病而致贫的家庭,每名患者每年也发放生活补贴3000元;实行每年按2000元、3000元的幅度给贫困户的学生在高中、中专、大专、大学时进行助学。

    效果

    帮扶更直接群众更受惠

    佛山市委书记刘悦伦曾说过,佛山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区、镇街,改革灵感火花源于基层,党建薄弱环节主要在基层。帮扶是党建的重要一环,在以往,党组织特别是两新党组织往往只是帮扶到村居,企业党组织的资源、资金在中间难免出现漏洞。这一次的结对帮扶困难户,帮扶到村居走向帮扶到人,实现了“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

    富士康佛山科技工业园党委的结对帮扶对象有三户,均是纯阳社区的居民。确定结对帮扶以来,该园区党委书记刘军已多次上门慰问。“企业党组织比较特殊,参与党建工作的氛围比不上机关党组织,在帮扶困难群众上,往往是通过政府或村居这个‘中介’,直接对接到人的机会比较少。”刘军表示,结对帮扶不仅使得企业与群众直接挂钩,还形成了固定、长期的帮扶关系,实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佛山市顺安达运输有限公司党总支部书记王益生对此也有同感。“我们公司有3个党支部,76个党员,但往往不知道该做些什么才能履行党员职责。”王益生表示,结对帮扶不仅解答了企业党组织“做什么”的疑惑,还形成了“做实事”的长效机制。

    而在帮扶对象看来,这种结对帮扶无疑是令人感动的。阿秀住在大江村聚星里的一间出租屋里,智力三级残疾的她说话声音大、表述不太清晰、记忆力不强,除了打散工外,经常待在家里,认识的朋友也极少,一家三口生活在一个小圈子里。

    当刘军一行上户慰问的时候,阿秀难掩喜悦,工作、生活、儿子读书的事情一说就说了一个多小时。得知阿秀即将入住廉租房后,刘军还回企业动员党员、职工捐赠家具,给她送去了新屋入伙礼物。

    患有5种特种疾病的李先生,和儿子居住在约10平方米的出租屋。“因病没有了工作,也停止了购买社保。”针对李先生的情况,刘军和纯阳社区居委会负责人表示要帮他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增加家庭收入。

    “如果不直接帮扶群众的话,我们可能一直是停留在给慰问金的阶段,而现在帮扶更加直接了,可以直接获知困难户的需求,针对他们的需求而提供帮助,使帮扶更有效。”刘军说。

    拓展

    打造基层党组织“领头雁”

    佛山市创新基层治理工作会议在8月18日召开,“不断完善‘一体两翼’基层治理新格局,力争打响佛山基层治理特色品牌”成为了佛山市创新基层治理工作最强音。

    具体而言,“一体两翼”即以基层党建为核心,打造基层组织“领头雁”。做法包括厘清各类基层组织权责边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重塑基层社会治理领导核心;推行“1+N+X”区域化党建,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坚持党建与群建同向发力,以党群工作一体化合力构建大党建格局;率先试点镇(街)领导干部“直联”制度,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对应到张槎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困难户,“一体两翼”体现得淋漓尽致。和大数据沉淀帮扶群众数据相似,这次结对帮扶的66个基层党组织,从张槎组织办在辖区党组织的数据库中筛选而出,具备一定的帮扶实力,对党建党群工作参与活跃,可以说是张槎基层组织中“领头雁”。

    在帮扶资金上,除了财政救助资金外,张槎今年鼓励企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启动助困慈善基金,大病救助慈善基金,助学关爱基金三大冠名基金。张槎慈善会每年将在冠名基金及其他渠道支付100多万元善款帮扶困难家庭。在物资帮扶方面,将根据困难家庭的需求制作成贫困户物资需求清单,由结对党组织牵头,发动辖区企业和热心人士认捐解决。

    张槎街道党工委委员、两新组织党委书记冯满成表示,根据直联制度和区域化党建工作,结对帮扶实行了就近原则。并针对各党组织的扶贫情况,张槎将进行评比,对做出特色、切实解决难题的党组织将会予以表彰,做得不到位的将进行调整。“通过结对帮扶,实行民生在基层聚焦,问题在基层解决,服务在基层拓展。”

    运用大数据指导帮扶流程

    ◆群众在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梳理办事中沉淀的数据

    ◆筛选帮扶对象

    ◆筛选基层党组织

    ◆基层党组织和困难户进行结对

    ◆党组织针对结对困难户开展实际帮扶活动

    ◆评选优秀党组织

    张槎街道帮扶困难户

    1

    基层党组织帮扶

    筛选66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与辖区152户贫困户结成对子,实行一对一、一对多的帮扶。

    2

    财政救助

    在市、区救助基础上,

    低保家庭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200元,临界低保家庭每人每月发放150元/人;

    低收入困难家庭每人每月发放100元/人。

    患有重大疾病或长期患病而致贫的家庭,每名患者每年也发放生活补贴3000元;

    困难户学生,高中及中专每人每学年发放助学金2000元;大专及大学每人每学年发放助学金3000元。

    3

    三大慈善基金

    鼓励企业、协会等社会力量,启动助困慈善基金,大病救助慈善基金,助学关爱基金三大冠名基金。张槎慈善会每年支付100多万元善款帮扶困难家庭。

    4

    物资帮扶

    根据困难家庭的需求制作成贫困户物资需求清单,由结对党组织牵头,发动辖区企业和热心人士认捐解决。

    ◎记者观察

    基层治理创新

    要让群众有“获得感”

    根据市委提出的“大党建,大服务,大治理”要求,禅城区全面铺开区域化党建工作,并把区域化党建与“一门式”行政服务改革、社会管理云平台一并列为全区重点改革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张槎利用“一门式”政务服务积累的大数据,探索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的新模式。这是张槎街道党工委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服务群众贯穿到基层治理全过程的创新之举。

    禅城区区委书记刘东豪说过,大数据没有绝对大,只有相对大,由于数据的重要,需要更大范围的数据结合,在社会公共管理中,政府需要有意识地建立大数据平台。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次结对帮扶当中,张槎从发现困难群众、筛选党组织、结对困难户、后期评选,全程都体现了大数据的影子。

    目前,佛山市的低保户、临界低保户尽管享有社会救助体系的定向帮助,但是救助标准偏低,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水平不高,覆盖面不够且存在救助盲区,救助与就业等民生制度衔接不够紧密,社会参与不够充分。张槎在这个基础上提升了帮扶的金额、范围,给困难群众带去了温暖。

    扶贫是过程,脱贫是目的。在创新了基层党组织结对帮扶困难户后,张槎应该进一步从困难户的需求出发,从物质、精神、就业、技能等方面实行全面帮扶,从“输血型”扶贫走向“造血型”扶贫。

    创新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改革创新就是要让群众有“获得感”,真正体验到改革实惠,要不断创新服务工作机制,更加突出强化把服务群众贯穿到基层治理的全过程。

    策划/李清平采写/珠江时报记者黄群飞通讯员周朗陆秀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