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区:“网格化”铺开全区管理服务图谱
来源:内江日报 更新时间:2015-09-27

 凡注有“记者”和“内江晚报记者”的稿件,均分别为内江日报社和内江晚报社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内江新闻网”,否则,本网将依法维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侵权责任!特此声明!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社会管理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成了摆在东兴决策者面前的一张考卷。

为全面提升社会管理与服务水平。区委、区政府积极推行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并出台一系列关于推进社区(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的措施办法,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年终目标考核。

截止日前,全区共录入户籍人口信息90.7万条、房屋信息11.4万条、群防群治队伍208支988人、流动人口信息4.04万条、出租房屋信息6394条、重点场所信息2227条、特殊人群信息7069条、事件办理6658条。

明确目标早启动

整合资源聚合力

以“四四五”为依托,明确工作目标。工作启动之初,区委、区政府确定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四、四、五”的工作目标:“四级网格建设”,即建立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街道(乡镇)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站和网格;“四化”,即区域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一体化、统筹信息化;“五个一”,即基础数据一网采集录入、社会事件一网分流督办、关联数据一网比对查询、社区服务一网向下延伸、日常工作一网考核评估。

同时,落实五个百分百,打造东兴区服务民生新格局。对网格内居民的家庭基本情况,做到100%了解;对网格内在册党员、社区志愿者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等特殊人群,做到100%的掌握;对网格内重点弱势群体情况,做到100%关注;对网格内刑释解教、社区服刑人员、吸毒人员、流动人口、重点上访户等,做到100%掌控;对政府最新社会保障救助等多项惠民政策,做到100%的解读。
科学划分单元格

管理服务无盲区

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以社区(村)所辖范围为基础,按300-400户划定网格数,全区共划定656个网格。按照“一格一员”要求,采取先培训后招聘、边上岗边培训的方式,从符合公益性岗位上岗条件的人员中公开招聘93名专职,整合622名兼职网格员和管理员。

成立了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乡镇(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站和网格的“6411”体系;有效整合司法、人社、卫生、住建、民政、计生等17个职能部门力量,完善人口信息、房屋信息、重点场所等六大类基础信息,全区新开通26条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基础信息网上录入、办事服务网上管理、工作痕迹网上监督、责任目标网上考评的全信息化管理。

按照“八个一”标准配齐网格员工作装备:即一件马夹,一个工作包、一个证件、一个手持终端机、一把手电筒、一张便民服务卡、一本工作日志、一套信息采集单。自工作开展以来,区财政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然确保了设施设备及时安装、网格人员工资足额发放、工作经费充分保障,截止目前,全区共计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

强化宣传齐动员

服务群众心贴心

“内外结合”,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对内,为使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乡镇(街道)、村(社区)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宣传、教育和动员。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宣传栏、横幅、宣传单、LED显示屏、展板、社区咨询台等宣传阵地的效能,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自工作开展以来,全区共制作宣传展板30块,宣传栏54个,横幅100条,印发网格化工作小册子5000余份、宣传单1万余份、网格员走访入户宣传达5万次。对外,加强工作成果宣传,2014年9月,区综治办、区监管中心配合区委宣传部,通过内江电视台、内江日报等多家市级媒体对全区网格化工作进行的专题新闻,在央视网《四川新闻》板块、《中国劳动保障报》、《西南商报》、《四川卫视新闻》、《内江日报》、内江电视台《新闻视点》栏目等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媒体均进行了报道,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管好“责任田”,服务群众心贴心。网格化服务管理,让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都有了自己的一份“责任田”,促使他们经常深入群众,了解和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使社区工作重心下移,情况掌握更全面,把工作的触角延伸到网格,延伸到一家一户,及时了解居民的需求,及时解决矛盾和问题,有效地避免工作“盲区”和“真空”,实现社区管理全覆盖,服务群众心贴心。

从理念到行动,从尝试到常态,从试点城区街道到全区全覆盖,“网格化”推动着东兴区基层社会管理进入新的发展天地。“党政主导、各方参与、全面覆盖、上下联动”的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已逐步形成。全区信息管理能力明显增强,社区防控水平明显提升,社区服务实效明显提高,社会治安持续稳定,社区居民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率大幅提升,“平安东兴”建设再上新台阶!(廖奇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