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方式进入2006财富生活
来源:21世纪经济 更新时间:2012-04-13
  2005年已在上个周六的午夜时分成为历史。在这之前,人们喋喋不休、絮絮叨叨地忙着盘点,乐此不疲。有褒扬,有数落,有展望,有解构……从正襟危坐到坐而论道,从道听途说再到说三道四,“十大”、“十佳”、“十个最”……等等,一年365天,上到“神六”飞天,下到煤矿事件,都在“数字化管理”中被一一罗列、消解。因此,不排除那些被整理得一塌糊涂的盘点,会让人们误认为这个世界正变得一团糟。事实上,许多事情还是进展得很不错的。George Melloan,这位《华尔街日报》国际版的副编辑,他在《2005,足以令人欣慰的一年》的结尾感觉良好地写道:“总而言之,2005年还是不错的一年。”

    当然,不管你是否同意,或者满意,2005已然过去,2006正在继续。盘点还需要300多天,展望倒是可以趁热打铁。事实上,我们接下来所罗列的6种进入2006财富生活的方式,只是作为一个对于当下观察以及对于将来洞悉的知性判断所作出的脉络梳理。是6个而非更多,一来是为了对应06'这一年,二来生活风向如“弱水三千”,不多不少我们惟取“六瓢”——

    回归商学院

    据麦肯锡报告,到2010年中国对具有国际背景的高级经理的需求将达到7.5万人,这比中国目前拥有的高级经理人数足足多了7万有余。而这一培养计划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奇迹能否持续。“过去,绝大多数中国公司都是本土企业。而现在,它们业已成为全球领域的竞争者,如果缺乏专业化的管理技能,这些企业将难以生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执行副院长张维迎曾如是说,事实上,它并非危言耸听。

    经济全球化,管理无国界,输赢就在起跑点。从全球商业生态圈来看,从无到有,从有到精地创建起新一代管理管理阶层,这是当前最迫切、最紧要的任务。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已经超过了25年,经过这20多年的高速增长,许多中国经理虽已成为地区或国家级公司的负责人,但是仍然缺乏能够让他们的企业与全球巨擘分庭抗礼的管理技巧。而西方公司在设法挖掘拥有13亿中国消费者的庞大市场时,也迫切需要通晓中国问题的本土经理,而这一点却是训练有素的西方经理所望尘莫及的。这就意味着在未来,有着深厚本土经验和扎实西方学识的经理人会是市场所需。

    以前,我们只有到了西方才能求经于西方,而现在,当北大、清华、复旦等高校陆续与西方包括哈佛商学院、沃顿商学院、凯洛格商学院在内的顶级商学院合作以来,我们在自家门口就可以坐享其成,而不用再担心漂洋过海、离家别妻地跑到国外读书了。

    毫无疑问,今天商学院热的复归,是国内培训市场成熟以后的稳健发展,是进程的良好延续,我们将有幸目睹中国本土高端商业管理阶层的崛起,而前提则必须是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和只向“钱”看的包袱。

    鼓励创新设计

    请注意,“创新”不再是那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的几种诠释。现在的“创新”在关乎技术的同时,也关注设计。正如《商业周刊》在报道“2005年度工业设计大奖(IDEAS)”时曾写道:“当人们在20世纪90年代谈起创新的时候,总会突出技术的重要性。然而今天人们谈论起创新时,则更多关注的是设计。在面对五花八门的选择不知如何是好时,消费者往往把设计当成新的区分标志。在无数的类似产品和服务中,设计是能使人‘眼前一亮’的重要因素。面对激烈的全球竞争,管理者正开始借助设计创新来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获取新收益并扩大利润。”而在两个月前在香港落幕的“亚洲最具影响力设计大奖”也相信“设计令生活锦上添花;为生活带来惊喜……优秀的设计提升了亚洲的生活质素”。可以预知,创新(设计)正在迅速成为一种企业必须拥有的竞争力,它已经从单纯意义上地赋予产品形状和颜色演变成一种可供公司管理层使用的强大工具。设计方法能使经理人走近客户,设计调研可以帮助管理者预见未来,而设计战略则可以帮助公司进行创新。

    看看苹果,看看惠普,看看三星,看看BenQ……它们已经洞悉竞争未来的关键,并且用行动来实践他们的信念。把脉未来商业发展大潮,一个标志性的界碑可以被摆在更为显著的位置:“商业社会更重要的是创新;在新世纪,什么都要创新,创新主导一切,没有创新意念的东西,将会被淘汰。”

    关注文化经济

    在《华尔街日报》早先发布的2006年十大行业十大趋势中,广告业和广播(电视)业榜上有名,而它们共属于广泛意义上的文化产业。与此同时,我国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对于文化产业,也明确要“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优化国民经济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出使文化产业创造的增加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至“十五”期末达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

    如果说,这种宏观不够具体,不够诱惑力,那么,去年足足折腾大半年的“超女”已经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

    不妨看看以下数据:2005年8月26日晚三位获奖者最后揭晓的短信得票数分别是352万、327万、135万,这仅仅是一周不到的时间。定制1元、投票0.1元、增值服务费6元、包月15元,加总相乘,可观的利润跃然纸上。至于“超女”巡回演唱会、产品代言、唱片销售、公司签约,直接经济收益更是相当惊人——于是“超女”成为了“钞女”,并被牢牢地锁定在产业链上做大做强。至此,有一个趋势开始浮现:当物质的世界已经充实,当精神的需求正在开启,这正是文化经济之所以为“朝阳”的时期:迪斯尼才落户中国,动漫产业刚刚起步,电影市场逐渐回暖,创意经济正在到来……

    继续普及电子商务

    身为亚马逊(Amazon.com)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弗里·贝佐斯无疑是幸运的,而且令人敬佩。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当他发现互联网正以2300%的速度急剧增长,他便意识到,在线商务将是下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接着他放弃了华尔街一家基金公司副总裁这个令人羡慕的工作,毅然投入到电子商务的新经济浪潮中——结果,他成功了。

    如果说,贝佐斯那个时候的电子商务只是作为起步的“第一代”,即以交易前的信息服务为主要特征的门户、网店模型;那么,随后几年,那些紧随而上的如eBay、易趣、阿里巴巴等是以增加交易中的讨价还价为主要特征的交易场模型,也即电子商务“第二代”;可以预见的是,在2006年,我们将迎来以增加交易后的售后一条龙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枢纽模型的“第三代”。

    那个时候,传统的贸易商,及其支持服务商或机构如银行、质检、海关、配送、保险等,和第三代电子商务网站一道形成一个以信息流、货物流、资金流合一的全新的利益共同体。而对于电子商务网站方来说,如何提升消费者的在线体验,则是区别竞争对手,差异化发展的战略关键。

    在新一轮的电子商务革命中,我们得把更多的技术投入到精确的网站分析和个性化工具上,前提是我们仍然坚信克服在线购物的恐惧是可以的,降低交易成本是可行的,发展国际电子商务是可能的。

    创建网络日志

    三年前,当个“博客”(Blog)很新潮;一年前,你要让道给“播客”(Podcast);今年,不妨试试做“维客”(Vlog,专指在互联网上发布视频形式的网络日志)……这年头,三“客”当道,“传染性”极广,尤其当看到那些早过“知天命”之年的前辈们也纷纷做起“客”来时,你怎能不感慨“草根媒介”的潜力无边?

    可以预见,网络日志会在今年一路红火下去,而且火不仅仅是参与人数的前景无限,更是基于这种形式的“钱”途无量。“Web 2.0如何赚钱?”这将会是让方兴东、胡之光、洪波等人萦绕脑海的问题。就当前来讲,主要是三种收入模式来支撑“日志经济”:一是广告;二是无线增值业务;三是用户增值服务。但问题是,如何要让1000万博客们乖乖地付钱?这确实需要想像力。在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就是从专栏部分开始收费的,这种花钱买意见的赢利模式,虽符合传播工具的商业心理,但究竟是否符合国内的本土实践,还有待考察。况且,博客只是目前互联网功能的一个组合,并不是一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因此,风险投资并不会太看好,更何况,目前国内博客网站普遍规模较小,收入微薄,又同时面临着QQ、MSN等及时通讯服务商的蓄势待发,他们对网络日志的整合能力可是相当可怕的。

    因此,就盈利层面看,网络日志不容乐观,但就生活层面看,我们还是会自得其乐地写下去的。

    投身“时尚人群”

    时尚人群,即“Vogueish People”。但此“时尚”非彼“时尚”——尤其是以T台、娱乐圈为代表的时尚。在财富生活中,“Vogueish People”的意义更在于一种姿态,一种理念,一种品味,一种格调。当事人倒不需要像富家小姐帕里斯·希尔顿(Paris Hilton)那么折腾,也不用像地产大王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那么招摇。我们定义的“Vogueish People”,不仅在外表,更在内涵;他们讲究生活质地,重要的是,他们会把这个价值观带到工作,带进事业——于是,这就是比较高的境界了,工作即是生活,生活也可以工作。如潘石屹或王石都是商圈里的“Vogueish People”,而且他们通过各自的言行举止、产品服务在潜移默化中布道他们的生活哲学。这是相当具有杀伤力的。三流商家卖产品,二流商家卖品牌,一流商家卖理念。他们把生意用时尚潮流的包装推出,让人在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同时,感觉更是在买一种标识,而在崇尚身份的今天,后者带来的归属感是很重要的。

    目前,在中国拥有超过100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富裕人士,已经达到了23.6万。而摩根士丹利则预计,当中国的顶级时尚品牌市场进入成熟期时,消费者最终将达到1亿人。这些在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背景下产生的、有着可观的可支配收入的消费阶层,正是时尚要锁定的目标。可以想见,接下来一年,奢侈依旧蔓延,时尚仍将流行——放眼看看,原来中国的有钱人并不都是像“暴发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