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数据为剑民意为炉深化公安改革
记者: 王文硕 黄玉敏 王若冰
数据为剑,助力警务实战效能大提升
2015年,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2015年,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集结号已经吹响。伴随着经济社会各领域全面深化改革风生水起,公安改革之风也在警营上下激荡涌动。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地市级公安机关如何抢占先机?
地处山东省北部的滨州市,总人口381万,公安民警2830人,警力万人比7.4,远低于全国全省平均值。然而,滨州市公安局主动对接,系统谋划,创新应用,以山东大数据警务云计算建设为契机,以深化“服务型、动态型、数字型、能力型”四型警务为抓手,因地制宜“解码”公安工作,成为深化公安改革的典型样本。
警务实战平台一年整合专业数据36亿条
“数字型”警务夯实信息化基础反哺基层实战
在公安改革进程中,滨州公安机关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公安改革的根本标准,聚焦群众关切、顺应群众期盼,持续跟进群众需求,勇于突破自身利益的藩篱,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让利于民。
2012年,山东省公安厅党委提出“上云是上策”的战略思维,在全国省级公安机关中率先开展大数据警务云计算建设。
如何在融入全省数据主体框架同时,又结合本地实际积极作为?滨州市公安局局长桑培伦介绍,全省大数据警务云建设一开始,滨州就确立了“抢占先机、瞄准一流、突出整合、服务实战”的建设思路,第一时间走出去考察学习先进经验,与阿里巴巴、浪潮等公司开展技术交流,将大数据领域相关专家请进来指导,并反复组织与各业务部门及一线基层民警进行调研沟通,建成集一体化指挥、社会化防控、合成化打击、专业化应用和智能化考核五大系统为一体的警务实战平台。
为强化基础信息的及时准确搜集、获取,滨州市公安局花大力气抓好社会资源获取和全警信息采集工作。他们通过建立标准地址库的方式,对人、地、物、事、组织的各类信息进行采集、核对、更新,使大量的零散信息整合后转换为可共享使用的“网络信息”。
2014年,滨州市累计整合公安业务类数据36亿条,引进社会数据3.2亿条,标注公安检查站51个,视频监控2.5万个;核实标准地址信息130余万条,采集“三实”管理信息750余万条,通过“资源、数据、应用”三共享,为全警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一点登录、全网关联,一人采集、全警应用”。
平台在基础信息获取、深度应用、服务实战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2014年,滨州刑事案件破案率同比提升16.2%,破获的刑事案件中,运用警务实战平台功能直接破案率达43%,实现命案全破;网上在逃人员追回率达78.13%;部分县市重点区域刑事案件下降率50%以上。
在2014年10月22日召开的山东公安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滨州警务实战平台先进、实用,居国内同类领先水平,被评为山东公安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何根据实战需求对人、车的外部特征进行精确检索、超准识别?滨州市公安局开发了“以图搜车”、“以图搜人”功能。“以图搜车”系统将所拍摄的车辆图片中的品牌、型号、款式、类别、颜色、局部特征等信息变成数据后,就能自动筛选出稳定表达该特定车辆的特征,例如车窗标贴、车辆内部物品摆放、剐蹭伤等,用这些“车辆指纹特征”可快速搜索指定时间和区域内的涉案车辆。
邹平县公安局情报信息研判大队民警徐景对警务实战平台的应用深有体会:“原来我们调取一条数据还要打电话、跑现场,很多时候丧失了最好的侦查时机,现在我们在办公室或利用警务通,一点登录、全网关联,快捷、方便让我们得心应手。”
据统计,2014年,滨州市肇事逃逸案件侦破率提高了12.5%。
“以图搜人”,滨州市公安局对全市常住人口照片进行建模,生成人像数据库,人像比对模块能把所拍摄照片与人像数据库进行相似度关联比对,自动查找出与照片最相似的人员信息。
“上‘云’是上策,用‘云’要用心。”这是桑培伦反复提到的理念。他告诉记者,“124N”就是滨州公安机关数字型警务的“密码”,而在实战中大显身手的“警务实战平台”只是这密码中的一个子集。
这串密码,其实是滨州市公安局统一的业务标准、数据模型、支撑模型、应用模型和管理模型。“1”是一个中心,即统一管理的警务云计算中心;“2”是两个平台,即以“网上公安局”为主体的民生警务平台,以打防管控为主体的警务实战平台。目前,2个平台均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科技进步一等奖;“4”是四项机制,即信息采集共享机制、情报分析研判机制、应用普及深化机制、全警培训考核机制;“N”是指情报信息、指挥巡逻、视频侦查、社区警务、执法监督等各类应用。
周密严谨的信息化体系建设迅速反哺实战。今年以来,滨州市运用信息化手段参与破案率达到90%,命案破案周期平均缩短70%。
指挥、打击、防控、管理“动起来”
“动态型”警务推进警务实战高效高能
坚决贯彻公安部关于大力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的意见,全面推进一体化运作的情报指挥机制、合成专业的侦查办案机制、立体常态的巡逻防控机制和实用实效的警务保障体系建设——这种“以动制动”的改革理念在滨州的警务实战化建设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记者随机走访了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的几个派出所。记者注意到,在学校、幼儿园、公交站点、十字路口等人流、车流量较大的位置,都装有全方位旋转监控探头。
在滨州市公安局滨城分局的“视频监控综合应用管理系统”中,记者清晰地看到了市内球形监控探头拍摄的实时画面,不仅来往行人和车辆牌照清晰可见,甚至行驶车辆内的人员面部特征都有高清显示。
视频监控的“天网”从城市繁华地带一直延伸到乡村。滨城分局指挥中心队长褚国建告诉记者,仅2014年,他和数字警务建设队的队友们在滨北156个村里,每村都安装了6个摄像头,根据警队的规划,这些摄像头必须拍摄到所有村的出口、主要道路、十字路口等。
视频“天网”、街面防控网、社区防控网、单位防控网、网络社会防控网、区域协作网……防控触角向基层一步步拓展,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也在一层层提升。截至目前,滨州共建设监控探头10万余个,一类目标覆盖率100%,二类目标、三类目标基本实现全覆盖。这种划圈、切块、分格、定点的监控布局,只是滨州公安“社会化动态防控”的一个缩影。
在打造一体化动态指挥体系上,指挥长坐镇指挥中心,通过“天网”工程以及车载、单兵等视频系统实时回传现场图像,可视化调度把握警情与警力部署,实现扁平指挥、快速反应。“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反应、第一时间处置”,就是一体化动态指挥体系最鲜明的特点。
动态指挥体系发出的指令,要有“动起来”的合成化打击体系来执行。
2015年2月27日凌晨1时至3时,滨城区多家小区、停车场共计21辆汽车玻璃被砸,现金、烟、酒等财物被盗,价值4万余元。
案件发生后,分局刑侦、网侦、图侦等多警种立即启动“同步上案”机制,迅速开展案件侦破工作。民警调取每一起案件的源头视频信息,通过密布在各个路口的“天网”和社会视频资源,循线追踪,最终锁定了嫌疑人团伙。
串案实行“日研判、周会商、月调度”,打黑除恶责任共担,追逃实行基层所队、专业警种和信息化攻坚“三位一体”……这样的合成化动态打击,极大提升了滨州公安的警务实战效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合成化动态打击的推行过程中,滨州市公安局大胆试水“侦技一体化”现场勘查机制,并以此促进刑侦工作的转型。
所谓“侦技一体化”,即办案民警既是侦查员也是技术员,全程掌控案件情况,既解决了现场勘查质量不高、勘查和侦查脱节的问题,又突破了警力严重不足的瓶颈。
“以‘侦技一体化’现场勘查机制为起点,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让侦查员、技术员牢固树立诉讼意识,实现刑侦工作模式的提档升级。”滨州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樊守林说。
在“侦技一体化”的模式下,侦查员要依托案件现场的痕迹物证、视频资料等内容,围绕作案时间、地点、人数、手段、涉案财物等开展串并侦查,突破常规侦查方式,综合运用“多点分析”、“以车找人”、“高危人群轨迹查控”、“通信信息筛选分析”等技战法,提升侦查效能。
2014年11月26日,滨州市博兴县花园新城小区陈某家发生入室盗窃,损失现金、银条等共计3万余元。案发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入室盗窃案侦查队民警立即勘查现场,提取小区及周边视频监控,并调取相关信息,很快确定3名犯罪嫌疑人信息。11月29日,嫌疑人在青岛被抓获,而此案获取积累的大量物证带破入室盗窃案10余起。
在这一工作模式下,侦查模式逐步由“抓人破案”向“证据定案”转变、由个案侦破向类案侦查转变。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给我们的启发是,以往那种‘站岗放哨抓小偷’的公安工作理念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如今的社会发展和人民需求,只有打主动仗、下先手棋,增强工作的前瞻性,提高执法的透明度,敞开大门广纳言,才能保持公安队伍的旺盛生命力。”滨州市公安局局长桑培伦告诉记者。
民意为炉,淬炼规范化专业化精兵强将
大势应时而起,形势催人奋进。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完善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根本目的是提升执法公信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安民警作为执法者,首先要树立法治理念。于外,如何培养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标准化、规范化?于内,又如何带动公安队伍在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迈进?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进程中,滨州公安以“服务”和“能力”作为关键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强化法治思维,念好执法监督“紧箍咒”
服务型警务延伸触角扩大规范化执法外延
在滨州,方便群众、惠及百姓的突破性改革动作屡见不鲜,各项新政迅速落地。“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改革红利”,是滨州公安机关坚定的理念。
在滨州市公安局网上公安局指挥中心,记者翻看了4月8日印发的一份《民生诉求日志》。日志显示,4月7日,滨州市网上公安局民生警务E站通共处理民生诉求事项2043件,其中通过民生评议回访系统自动回访办理公安业务群众1922人次,话务员对60件自动回访不满意事项进行了二次人工回访,对其中4件仍不满意事项推送到相应基层单位整改落实,并将在一个月内进行第四次回访。这样的诉求日志,每天印发一期,其中还详细记录着民生诉求的督办、落实情况,以及群众不满意的详细原因。
自2012年7月起,滨州市公安局积极研究符合本地实际的网络信息化便民服务手段,科学规划了“滨州市网上公安局”建设思路,积极搭建起集“民生服务网站集群”、“民生热线电话咨询”、“民生诉求督办”、“民生评议回访”、“民生警务考核”5个系统为一体的网上公安局综合应用平台。
其中,“民生评议回访”系统,将执法办案、警情、窗口服务、交通处理、网上公安局民生服务板块、社会综合6大类22项与公安业务工作有直接联系的特定群体全部纳入警务回访范围,实行四级回访制度,实现警务回访全覆盖,全面建立全警常态化警务回访工作机制。
群众对公安工作有什么诉求?希望公安工作怎样改进?民警执法中有哪些不足?“网上公安局民生诉求日志”将5大系统运行情况形成最直观的汇报材料,每天向局领导和各部门推送。“网上公安局”运行仅1年,汇总呈送日志、周报就达448份,民生诉求日志已成为局党委决策的重要参考。至今,共办理民生诉求事项2.8万件,回访办理公安业务群众139.6万人次。
群众的心是试金石。在服务型警务的理念指导下,滨城分局开通了“民生警务大篷车”,深入社区、村庄为群众提供多种服务,发挥大篷车“流动巡逻车”、“流动便民车”、“流动宣传车”的作用,受到了辖区群众的普遍欢迎,跑赢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记者就是在这样的“民生警务大篷车”上目睹了滨州公安机关“全时空电动车安防”的全过程。给居民的电动车拍照,生成对应码,再将居民身份证、手机号、对应码等信息输入电脑,自动生成芯片,民警将这个芯片安装到居民的电动车内,将来万一电动车被盗,通过“全时空电动车安防系统”,就能轻轻松松查到被盗电动车的位置,让小偷无处躲藏。
记者注意到,滨州市公安局建立的“执法动态监督考评”机制,让考评理念、考评过程、考评成效动起来。翻开执法动态监督考评的实施意见,记者看到,考核内容涵盖了法律能力、学习培训、110接处警、接处警台账、现场勘验及违法犯罪人员信息采集、基础信息采集、伤害案件办理、执法安全管理、执法监督、窗口管理服务等26个大项,其中每个大项都对应相应的分值,大项下设的每个条目都有一一对应的检查方法、检查内容,以及明确的牵头责任单位。
根据实施意见,市公安局成立执法动态监督考评领导小组,局长桑培伦任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任副组长。监督考评小组的成员则由市局相关部门和分县局选派人员共同组成,人员不少于4名。
市局采取不定时、不间断、全覆盖的动态考评,相关责任单位对全市各项执法项目进行明察暗访,按照执法动态监督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时限要求,提报相关成绩并定期进行通报。突出问题在市局网页予以曝光,以跟踪问题的整改。
实战化教学打造一专多能复合型警察
能力型警务夯实队伍正规化根基
公安事业的发展进步,关键在人,关键在于打造一支忠诚可靠、纪律严明、素质过硬的公安队伍。
如何克服警力不足的难题、实现警力无增长改善?如何盘活现有资源,推动公安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滨州市公安局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面对万人警力比仅有7.4的现状,滨州公安转变思路,内部挖潜,在打造一警多能复合型人才、提升队伍合成化作战能力上求突破,全力培养“多能警察”。
“建站轮流‘教’,民警跟班‘学’;教官上门‘教’,民警在岗‘学’。”记者看到,滨州公安机关推行的这种“双教双学”大轮训在邹平县公安局搞得有声有色。
“建站轮流‘教’,民警跟班‘学’”,就是在各主要业务警种设立轮训站,选拔业务精、能力强的民警兼任教官,组织全体民警按照岗位要求分期到轮训站跟班学习。轮训站每期培训1至2人,培训时间由各警种根据实际灵活确定。比如,法制、情报信息研判工作轮训时间为2周,刑事技术工作轮训时间为3周,而交通事故处理工作轮训时间为1周。
“教官上门‘教’,民警在岗‘学’”,则是指轮训站在深入调研培训需求的基础上,组织教官到基层所队送教上门,规定每名教官每年送教上门不少于50个工作日,在每个单位教学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
在邹平县公安局情报信息研判大队,记者还看到了针对“实战化教学”轮训教官、学员的不同考核办法和考评表格。
“我们坚持带徒式跟班、菜单式教学、互动式授课、实践式学习,先后发放调查问卷千余份,召开座谈会30余场,切实掌握基层民警的培训需求。”邹平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推行“四位一体”实战化教学,建设8个实战化教学基地、36个实战化教学示范点,坚持“百名机关民警下基层”……滨州市公安局不断健全教育培训、选人用人、考核奖惩等机制,有效激发了队伍活力。
记者注意到,为打造复合型人才,滨州市公安局专门出台训练大纲,明确了9种能力和124个训练科目,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强化民警的政治鉴别、执法执勤、群众工作、警务实战等能力。同时,注重合成作战,提升整体攻坚水平,坚持在警员、警种、区域、部门、社会等层面探索建立合成作战机制,提升合成作战能力。推行侦技一体化,办案民警既是侦查员也是技术员,推动公安部、省公安厅“一长四必”措施的落实,推动侦查工作的转型升级。今年以来,基本实现刑侦管辖案件现场全勘,小案破案率提升23.86个百分点。
按照“一警一爱好、一队一特色”原则,滨州市公安局还组建文体联合会,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周末茶叙”的组织,也成为极具滨州特色的“风景线”。
茶叙不定调子、没有主题,局领导和基层民警围坐在一起,怎么谈都可以。民警不带发言稿,现场不做记录,聊没了误会和隔阂,谈出了共识和感情。这有效解决了民警有话藏着“不敢说”、憋着“不愿说”、没机会“不能说”的苦闷和困惑。
“身在一线,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情绪容易‘剑走偏锋’,自从有了‘周末茶叙’,大家有了说话的地方,心情顺畅了,凝聚力和战斗力都增强了。没想到,一杯茶也有战斗力。”一名派出所民警在参加了多次茶叙后,动情地写下了这样的话。
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2014年,滨州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分别达97.38%、98.02%,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7.22%、97.24%,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4年稳步提升。53个单位和263名民警荣立一、二、三等功,15个单位和54名民警被表彰为全省全市先进。
“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我们要铆足干劲、甩开膀子,持续发力、寻找突破。下一步,对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我们将在互联网上公开征求意见,通过广纳良言触发‘头脑风暴’,使各项改革的意见方案更加接地气、聚民气,更具可行性、操作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桑培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