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余健
互联网改变生活,信息化推动发展。包头这座“草原钢城”正在信息化的快车上渐行渐稳。
作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试点城市、电子政务云试点城市、电子商务创新试点项目城市,信息化建设为包头这座“粗线条”的工业之城插上了“智慧”的翅膀,也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市搭上信息快车
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宽带能力的提升,包头这座工业城市的沟通更加便捷通达。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我市移动电话用户达376.9万,互联网出口总带宽365g,城市宽带网络承载能力675g,农村宽带接入能力58g,建设3g基站3943个、4g基站3397个、无线热点3208个,无线城市免费wifi一期工程建设42处,包括了车站、广场、公园等公共区域,8条公交线路的270辆公交车实现了免费无线上网,我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已处于自治区领先水平。
而云计算的兴起,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011年,中科曙光在包头投资4亿元建设包头云计算中心,成为自治区首个投入商业运营的云计算项目。2014年,包头云计算二期工程大厦主体建成,总面积10000余平方米,计算能力达到600万亿次/秒,存储能力达到50pb,出口带宽10gb。目前,该中心已承载政务云、企业云、公安云、档案云、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等56个单位的84项应用。苏宁大数据西北中心和敕勒川数据中心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中。
电商经济逆风飞扬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把“互联网+”带进了大众视野,也让“互联网+”成为年度最热门词汇。借势“互联网+”的东风,我市大力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稀土是包头的特色产业,“稀土+互联网”探索发展效果初显。今年前7个月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交易各类稀土产品11.64万吨,交易额达到157.55亿元,比去年全年的交易额增长277%。目前已有全国近120家稀土行业上下游企业、中间贸易商在这里开户入市,预计今年交易额将突破300亿元。
包头市与中国网库合作共建的“包头电商谷”,以实体经济为主导,通过1+n模式,打造覆盖全区的集采购结算、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于一体的区域性电商基地,将稀土、钢铁、绿色农副产品等本地产品推向全国。截至目前已投入资金1000万元,平台入驻电商企业24家。今年计划入驻40家,注册会员企业1670家,上线运营单品交易平台20个。
昆区是我市传统的工业大区,电子商务为昆区经济发展再添一翼。今年,昆区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成为我市第一家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昆区电子商务大厦就是该区重点打造的电商核心功能区,自今年3月底挂牌以来,昆区电子商务大厦便吸引了和兴惠客、蒙银金融服务网等30家电子商务企业入驻,企业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今年大厦入驻电商企业销售额预计将达到10亿元。
达茂旗注册成立了北疆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以农村地区合作供销联社为平台,打造集营销渠道、物流配送、金融服务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打通电商“最后一公里”,物流网络配送覆盖率达到100%。
目前,我市共有电商企业近3420户,交易型网站56个,电商龙头企业35家。2014年全市电子商务实现销售额100多亿元,预计今年可实现交易额300亿元以上。
“智慧包头”全线突进
随着全球物联网、新一代移动宽带网络、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信息化发展正酝酿着重大变革和新的突破,向更高阶段的智慧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智慧城市就是城市信息化发展到更高阶段的必然产物。2014年,我市正式启动智慧包头建设工作,边规划、边建设、边应用,分步推进各领域的信息化应用。截至目前,已实施的智慧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智慧政务采取云桌面实现了移动办公、网上审批、政务微信、互动微博,开通全国首家微信工资实时查询系统。全市采用云服务模式,搭建集政务公开、网上审批、网上公共资源交易、统一电子监察、智能化管理服务为一体的网络信息化服务平台,形成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的“闭路”办事流程,10分钟即可完成网上审批程序。截至目前,全市22个部门涉及的43项审批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审批平台统一办理,通过云服务模式,资金节约率达70%。
智慧交通实现公交手机刷卡,全部公交车实现gps管理。公交实时查询,停车场号牌自动识别、线路智能规划等便民应用已投入使用,鹿城通卡发行已突破77万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