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推进新型模式转型
来源:中国电子政务网 更新时间:2015-10-21

   当前我国信息化发展已经进入基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活跃创新的新阶段,信息化仍然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影响经济、社会、文化、政府、军事等各领域。我国电子政务在发展第一阶段成绩显著,但转型迟缓,导致问题不少。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是从部门型转向协同型,支撑行政改革,从政务信息公开到开放数据,从以机构为中心逐步转向以公民为中心,从传统IT转向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从政府包办转向PPP模式。


  信息技术的泛在化支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信息技术的移动化支持信息化应用的广泛普及。网络威胁日益突出,网络空间安全提升至国家安全高度。

  电子政务作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管理模式,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促进国家治理结构转型、推进国家治理方式升级、推动国家治理环境优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

  国家治理现代化对电子政务的信息整合、信息公开、信息多元供给等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仍存在系统设计缺位、整合统筹不足、保障体系不完善等问题,难以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建议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加快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建立多元化政府服务供给渠道、加快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广、健全法律保障体系、加强安全评估与管理,提升电子政务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促进作用。

  电子政务的建设要充分基于云计算、大数据,还必须考虑在较快的时间内,基层政府部门能否用得上,不用再费力气和金钱去做其他的基础建设。如果能利用云计算进行集约化采购,工作量也会减少,变得更高效。

  全球信息化发展凸显“互联网化”的特征,其中,以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主要支撑的泛在化、智能化发展异常迅猛。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应用进一步普及,向农村等边远地区延伸。信息技术向生活服务各方面渗透,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社交网络和大数据等互联网新技术之间的融合应用和模式创新层出不穷、发展迅速。各国政府十分重视5G移动通信的研发创新,并在开发利用大数据产业方面做出了重要部署。互联网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放数据成为政府打造“以公民为中心”服务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