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范围内的信息技术创新步伐不断加快,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正发生着深刻变化。湖南作为我国中部重要省份及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特点与优势明显、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全面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创新“两型社会”发展模式,实现网络强省建设目标,“十三五”期间,加快数字湖南建设及信息化发展势在必行。
一、“十三五”数字湖南建设及信息化发展的现实条件
(一)信息社会创新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应用,信息化在经济社会中的引领驱动作用不断增强,信息资源作为战略性资源的价值越来越大,“信息+平台+智能工厂”将成为重要生产方式,对信息资源的采集管理及开发利用能力已成为一个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重要标志。信息技术的快速主动融合,将改变现代社会的运行环境,不断提升信息设施基础以及公共管理服务水平,使信息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二)国内外信息化发展战略全面布局
目前,国外很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强了对宽带网络、物联网与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基础设施与新兴产业方面的战略部署。如美国宽带计划、联邦政府云战略、大数据研发计划与信息物理系统(CPS)研发计划,欧盟云计算发展战略、开放数据战略与德国工业4.0,韩国物联网基础设施构建基本规划等。为了加快网络强国建设,我国相继提出并实施了“感知中国”、“宽带中国”以及下一代互联网发展战略。近几年,我国又加快“云中国”战略、大数据研发计划、5G研发计划的实施,同时又展开了智慧城市、信息消费、信息惠民等试点示范建设,不断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三)数字湖南建设及信息化发展成效显著
近几年,数字湖南建设及信息化发展对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尤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子政务与公共管理服务智能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智慧城市与智慧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高,“信息孤岛”现象普遍,智能化创新应用不够深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规模不大,城乡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等。
(四)继续加快数字湖南建设及信息化发展势在必行
当前,社会形态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继续加快数字湖南及信息化发展势在必行,为信息社会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撑,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有效落实“三量齐升”发展战略,为“四化两型”建设提供强力支撑。与此同时,继续加快数字湖南及信息化发展将全面响应建立信息资源大省、逐步实现信息强省的战略需求,全面加强信息化与各领域融合发展,进一步改变传统公共管理服务方式,不断满足政府、企业、公众等对信息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十三五”数字湖南建设及信息化发展总体思路与目标建议
(一)总体发展思路
主要从战略层面、实施路线、行动着力点三个维度,形成点、线、面“三位一体”数字发展思路。
1、准确把握发展趋势,明确信息强省战略发展导向。促进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提升信息资源生产要素的战略支撑作用,全面打造网络强省及信息强省;通过对信息资源各环节的科学、标准化设计,提升信息资源战略性价值,做大互联网、大数据产业等。
2、遵循主动融合、创新发展的推进路线。加快信息化主动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的融合,提升信息技术在产业转型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应用广度与深度;加强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及城乡一体化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形成基于互联化、平台化、大数据化的信息社会发展模式。
3、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优政、信息惠民、信息兴业为着力点。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及信息资源整合,提升网络资源覆盖范围及接入能力,增强云设施支撑能力;推动政府数据开放及智慧化建设,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升政府智能运行与决策支持能力;实施信息惠民、城乡一体行动策略,创新民生服务渠道及服务方式,实现城乡公众信息同步、幸福同步;全面落实信息兴业、经济转型升级计划,促进产业互联网化发展,打造湖南经济升级版。
(二)发展目标
到“十三五”末,覆盖城乡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信息资源有效整合,电子政务体系完备且应用深化普及,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城乡信息鸿沟明显缩小,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产业成为先导性支柱产业,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信息化发展水平总指数达到0.90,数字湖南对全省经济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支撑和推动作用持续增强。具体目标如下:
1、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水平跃升。实现随时、随地、随需的宽带接入,全省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8%,移动通信带宽达到30Mbps以上;全省城市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95%,农村家庭宽带普及率达到65%;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Mbps以上,农村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20Mbps以上;“三网融合”在全省得到推广,多媒体广播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业务普及应用。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及相关云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安全运营。
2、电子政务体系完备且应用深化普及。覆盖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形成并延伸至向乡镇基层政府,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100%,乡镇政务部门主要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超过90%。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开发和利用,社会信用、综合治理、市场监管、社会保障等重大业务协同应用取得较好成效。政府公共服务及数据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实现数据资源的价值开发及增值服务。
3、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建成化公共安全与生产安全系统、大交通应用系统,以及涵盖国土、水利、环保、林业等部门的环境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信息惠民服务体系实现民生服务便捷化、智能化和一体化。“大医保”系统得到良好应用,全省医疗保险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医疗保健卡和电子健康档案覆盖95%城乡居民,电子病历覆盖95%的医院。农村中小学全部实现远程互动和多媒体教学。
4、城乡信息鸿沟明显缩小,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智慧城市及相关试点建设、应用成效显现。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提高到70%,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覆盖全省所有农户,“12316”湘农服务热线、农信通、供销通、信息田园等信息服务覆盖所有的乡镇,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达到1000亿元,实现电子标签管理的重要农产品达80%。覆盖全省的林业资源监管、营造林综合管理和灾害监控与应急等系统得到有效利用。
5、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实现互联网化。建成一批智慧产业基地与智慧产业园,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领域实现重大突破,并广泛运用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领域。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产品流通、企业管理等业务环节得到广泛应用。制造业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95%,95%中小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全省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8000亿元,移动电子商务平台交易额突破3000亿元。
三、“十三五”数字湖南建设及信息化发展策略建议
按照数字湖南建设及信息化发展战略定位及发展思路,坚持数字湖南建设及信息化发展的前瞻性、连续性,“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实施以下六大行动策略:
(一)大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及大数据资源库,为湖南信息社会转型升级提供战略支撑
加快建设“宽带湖南”,提升城乡无线宽带及光纤网络接入能力;加快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地面基站及增强系统的构建,积极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建设应用;充分调动各方面资源,科学布局全省云计算中心建设,加快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建设应用步伐;继续推进“三网融合”,加大政府对三网融合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创新三网融合服务业务;完善全省基础信息资源库及应用平台,为省、市州、县横向与纵向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提供支撑;加快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标准规范与安全体系,从法律法规与制度层面推进信息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加强信息安全的有效管控。
(二)科学系统构建电子政务体系,推动湖南信息社会安全、高效运行
加强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内网平台建设,构建全省统一的省市(州)两级架构协同运行的政务云服务平台,实现省市两级政务云之间互联互通、资源相互共享和借用;积极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及开发利用,建立全省统一的政府数据开放平台,拓展大数据价值开发产业链;加快建立湖南省及各市(州)政府决策支撑平台;全面加强政府智能化办公及一站式服务,全面提升行政审批、便民服务、政务公开、效能监察、互动交流水平等;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制度、网络与信息安全管控平台和信息安全应急处置机制等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强政府运行体制机制创新,成立省、市、州大数据局,实施政府CIO制度。
(三)大力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能力,为湖南信息社会建设提供创新模式
继续加强社会公共安全智能化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应急指挥系统以及覆盖省厅、市局、分局三级图像侦查应用平台;大力加强交通物流综合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全省公路、水路统一的安全预警与应急系统及智慧物流公共服务系统;全面加强环境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构建全省统一的环境资源云,加强国土、水文、大气、植被等领域的大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系统构建市场环境资源管理体系,建成湖南省公共联合征信系统,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水平。
(四)全面落实均等化信息惠民服务事项,提升湖南信息社会发展质量
建立湖南公共服务门户(APP)、民生服务一号通系统,为全省公众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建立完善的社保就业服务系统,实现省、市、县、乡镇(街道)、社区互联互通;建立智能医疗卫生服务系统,进一步加强区域间卫生信息互联互通及业务协同;建立智能教育文化服务系统,逐步打造“湘教云”,实现全省教育资源与文化资源共建共享;建立智能人口计生服务系统,创新全省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提高便民服务及决策水平。
(五)大力推进试点示范建设,有效缩小社会信息鸿沟,为湖南信息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充分利用国家智慧城市、信息消费、信息惠民以及宽带中国等试点示范资源,加强智能规划、智能管网、智慧城管、智慧社区、智慧健康养护等试点示范建设;加强长株潭基础数据库资源共享试点示范建设,构建区域间政府信息交换交换平台,逐步打破各市州间“信息孤岛”;在全省展开智慧县镇、智慧乡村试点建设,研究制定建设标准体系,缩小城乡信息鸿沟,提升农村地区信息服务能力。
(六)全面促进主体产业互联化建设,为湖南信息社会建设提供永续动力
建设一批智慧产业园区,加强标准化公共服务及评价考核,提升园区支撑能力;建设国家级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发展质量,提升研发智能化、装备智能化、产品智慧化、流程智能化、服务智能化水平;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中心,全面布局湘西、湘南区域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构建完整的云计算、物联网产业链和服务体系,大力发展软件与大数据服务业和北斗卫星导航应用产业;集聚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新兴文化产业、电子商务产业、工业设计与新闻出版创意产业等;建立完善的智慧旅游体系,提升旅游产业市场规模。
四、环境建设及保障措施建议
(一)组织架构与机制创新
推行首席信息官(CIO)制度,设立政府CIO职位;成立湖南省大数据资源管理局,组织实施大数据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建立市区(县)数字湖南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省、市、区(县)之间的密切配合。
(二)法律法规与标准规范
进一步完善信息化规划文件,研究制定促进“数字湖南”快速发展的相关政策,出台贯彻落实相关产业“十三五”规划的实施意见;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及时提出制定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技术标准的建议;引进与培养一批信息化领域的标准研究机构。
(三)投融资及建设运营机制
建立十三五期间“数字湖南”建设财政预算投入机制;加大对“数字湖南”标准制定、若干重点示范工程建设、引进培养人才以及各地市试点领域专项资金扶持;积极鼓励通信运营企业及信息化龙头企业参与“数字湖南”建设;联合各部门研究制定针对参与“数字湖南”建设企业的税收及其他优惠政策;创新公私合营运营模式,拓宽融资渠道。
(四)人才体系建设及知识培训
建立辅助“数字湖南”建设的专家与人才库,完善决策咨询机制;加强对重点项目工程、重点环节和重大问题的指导力度;成立湖南省智慧城市促进会;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各地市实施每年“百人”培养计划。
(五)对外合作交流
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到智慧城市先进地区参观学习,并组织相关的论坛、展会、讲座、项目经验交流会;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合作交流,分享数字湖南建设方面的经验与成果;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大院名校、网络运营商等单位的合作,共建产学研联合体。
课题承担单位:湖南省经信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