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互联网+政务服务——安徽省亳州市运用互联网思维探索政务服务新途径
数据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政府的治理模式和服务方式,创新政府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势在必行。安徽省亳州市立足于地方实际,立足于政府职能转变,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地方入手,着力攻克“办事难”困境,建设政府网上办事平台,以最便利的公共服务推进政府治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
2014年9月,亳州市紧紧围绕“四个全面”重大战略布局,以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提升服务为核心,以政府权力清单为基础,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建设了集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效能监察于一体的“互联网+政务服务”新平台——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开启了从“群众跑腿”、“干部跑腿”到互联网“数据跑腿”的社会服务管理新模式,全面推动实体性行政办事大厅功能向网上办事大厅迁移。
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根据行政审批权限不同,分为市直、谯城、涡阳、蒙城、利辛、市经开区6个厅,实行统一用户管理、统一办事项目、统一业务流程。根据办事业务性质不同,分为行政审批类和为民服务类事项;根据操作平台不同,分为电脑和手机APP客户端;根据申办途径不同,分为自己上网直接申办和到基层代办点申请代为办理。全市1200多个行政村(社区)均利用服务大厅开设代办点,以解决部分群众不会上网问题,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互联互通协同办事体系,为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的网上办事服务,实现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给群众方便。
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自2014年12月1日上线运行以来,日均办件量2000余件,累计办结公众申报事项60多万件,公众满意率达99%以上。
政府服务创新的主要做法
一是全面梳理政府权力。弄清政府究竟有多少权力,摸清政府的权力家底,是建设网上办事大厅的基础。2014年1月,亳州市严格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要求,坚持“政府权力进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的原则,实行“最小颗粒化管理”,将权力事项细化到最小颗粒单元,全市共梳理出行政许可、申请类行政确认、行政备案、行政给付、行政验收、行政年审、审核转报等7类2994项权力事项,为民服务类事项313项(共计3307项具体办事项)。坚持“应尽必进”的原则,将3307项办事项全部梳理进驻网上办事平台,群众通过在线申办或在线预审查等方式进行办理。同时,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和企业,亳州市还同步编制了责任清单、行政事业收费清单和政府公共服务清单。
二是统一固化运行流程。网上办事大厅对进驻的每个办事项,制定清晰的运行流程图,全面公开每个办事项的法定依据、实施对象、法定条件、申报材料、办理流程、收费标准、收费依据、承诺时限、联系方式和申报材料的格式文本等信息,群众在申办业务时,可以明确知道办事需要提交的材料、办结需要经过的流程,简单明白、一目了然。根据市直、县(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的法定职责和权力属性,科学配置功能权限,为每个办事项设置了申请、受理、审核(审查)、审批、发证(发文)五个办事岗位,确保权力运行每个环节都有程序规定,从而实现办事项的电子化模块化、权力运行的公开化透明化、业务办理流程的规范化。
三是有效整合数据资源。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是网上办事大厅运行的基础。当前,“信息烟囱”、“信息孤岛”现象比较普遍,部门间各类数据信息无法互联互通,影响了政府效能提升。亳州市致力打破信息“壁垒”,加强数据资源整合,整合了公安、工商、民政、人社等32个部门、2.5亿多条数据信息,建设了人口数据库、法人数据库和电子证照库,推进全市统一的云计算中心建设。通过实名认证的群众、企业在网上申办事项时可直接调取本人资料信息,实现一键式申报。部门审核时可实现实时调取、实时比对,解决了上传材料多、资料真伪难辨等问题,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
四是科学建设技术支撑体系。亳州市政府与科大讯飞公司签署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投资成立亳州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为网上办事大厅建设运行提供技术保障。主要建设 “1333”框架体系,包括:1个标准规范体系。即结合亳州实际,制订全市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涉及的必须遵循的、唯一的标准规范;3个基础数据库。即建设人口数据库群、企业数据库群和电子证照库群。同时,整合各职能部门的数据资源信息,建设市数据资源中心,实现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满足各部门间数据交换需求;3个支撑服务平台。即数据交换平台、信息资源服务管理平台、统一用户管理平台;3个应用系统。即网上办事大厅申报系统、审批系统和电子监察系统。
五是着力完善电子监察体系。针对有权无责、权大责小、责任不清、追责不力等问题,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了电子监察系统,对每个审批事项进行全过程实时在线监察,实现权力运行公开透明、网上留痕、全程监控,确保办事人与经办人员在办事过程中的“零见面”、“零接触”,有效杜绝“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同时,针对梳理出的每项权力,对应建立“责任事项、追责情形、追责主体、追责依据和应负责任“五位一体”的责任清单,使行政监察方式由事后监察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察,不仅实现了权力运行可视、可控、可查、可纠,而且有效解决了有权无责、权大责小、责任不清、追责不力等问题。
政府服务创新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正是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仅让群众得利,更让群众便利。其核心价值在于体现了践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义。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
(一)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是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创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必须坚持以“四个全面”为统领,加快制度创新,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亳州市网上办事大厅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发了互联网智能,让互联网形成的新制度管人、管事,创建了权责一致、监察高效的制度新体系,为扁平化管理建立了新制度,为优化政治生态构建了新机制。
(二)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是践行群众路线、重塑“主仆”关系的创新实践。针对“盖章跑断腿,办事磨破嘴”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切问题,网上办事大厅在制度设计上坚持人民主体、群众参与,对为民服务全程代理进行升级,建立“一站式、全天候”的便捷办事渠道。构建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网上办事体系,做到服务范围“零盲区”;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便利的政务服务,做到服务办理“零距离”;证件办好后城区24小时内通过邮政EMS免费邮寄到群众家中,做到服务获得“零花费”。由“群众跑腿”、“干部跑腿”变成“数据跑腿”,将传统的群众办事求政府现象转变为政府向群众、企业及社会组织推送便利服务,变“办事求政府”为“政府帮办事”,走出了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困境,打通了服务基层的“最后一公里”,增进了群众福祉,使其拥有最现实的“获得感”。从新公共管理角度看,网络与政府的融合改变着公民与政府的沟通方式,找到了融洽党群干群关系的良方,重塑了“主仆”关系。
(三)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创新实践。《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国务院《关于规范国务院部门行政审批行为改进行政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发〔2015〕6号)提出:“全面实行一个窗口受理,积极推行网上集中预受理和预审查,创造条件推进网上审批。”针对审批事项过多、办事程序繁琐、行政效能低下等问题,亳州市政府结合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坚持“应减必减、该放就放”,“瘦身”审批权力,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办事期限,降低了行政成本和群众办事成本,优化了发展环境,真正实现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市场活力,调动大众创业积极性。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了市场和社会活力的“乘法”,正是释放改革红利的体现。
(四)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是建设法治政府、重构政府权责的创新实践。网上办事大厅把“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理念贯彻工作始终,以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为基础,推进行政权力网上运行公开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用法律和规则再造权力运行,限制了自由裁量权,让政府权力纳入了法治轨道,给“任性”的权力套上法治的“辔头”,实现了服务程序“零缺陷”,倒逼政府权责重构。
(五)建设网上办事大厅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重建社会秩序的创新实践。网上办事大厅将市、县区行政审批及为民服务事项全部纳入,对各单位办理情况、群众投诉情况进行网上实时在线监察,实现了审批透明化、痕迹数据化、监控实时化。办事人与经办人员“零接触”,有效消除和防范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从根本上杜绝了行政不作为、乱作为和“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风。结合建立责任清单制度,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对行政权力腐败行为“零容忍”,有助于政府部门实现勤政廉政、依法办事,从源头上预防腐败。传统模式下的关系审批、人情办事、暗箱操作等违规违纪行为在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中失去“温床”,营造了公平的竞争环境,良好社会秩序得到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