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城东区数字化城管擦亮“鹰眼”
来源:青海新闻网 更新时间:2015-12-09

记者从西宁市城东区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效率与水平,实现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的科学化、长效化与精细化,城东区通过视频监控、网络传输、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数字化管理手段,建设了城市管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三位一体”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平台,使城市管理工作迈入规范化、智能化、智慧化管理模式。近日,经国家住建部数字城管、智慧城市专家组验收,该项目成为青海省首个数字化城市管理和创新社会管理服务相结合的试点项目。

城东区数字化综合城市管理平台设在城东区数字化综合管理指挥中心,位于城东区南山路68号中惠紫金城西侧,投资4332万元,办公面积855平方米,含监督指挥大厅(内设中心坐席16席)、电子监察室、数据中心、监督受理部、指挥派遣部、考评管理部、系统运维部。该项目于2013年启动,经过前期外地考察,于2014年11月完成了项目招标工作,于2015年6月份建成并运行。该系统在共享电子政务网、无线专网和视频网络的基础上,建设了全区统一的基础硬件平台,构建了涵盖城市地理空间数据、城市部件、人口房屋和视频监控在内的城市公共数据库。覆盖东区12个新型社区、1个镇、建成区约30平方公里,联通41个职能部门。

据了解,该区数字化城市管理和社会管理平台可使政府工作效率显著提高,行政成本降低,使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明显增强。具体讲有7大特点:一是项目建设一体化。即通过系统整合,将辖区各类资源机构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工作流程清晰、组织严密、指挥高效的城市综合运营体系。二是管理对象精细化。即经过认真采集编写出《城东区城市管理事部件指挥手册》,要求所有相关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指挥手册的流程和标准进行操作,确保整改问题及时高效。三是管理区域网格化。将辖区管理范围进行了合理划分,通过GPS定位系统随时掌握网格管理人员的地理位置和行动轨迹,确保网格管理规范化。四是管理流程闭环化。构建了业务处理流程,确保了案件从受理、整改到结案的一个闭环化管理流程,提高案件的受理率和整改率。五是日常办公移动化。即通过各类移动办公终端,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及时解决;实现日常办公移动化。六是运营管理市场化。即将数字化城市管理中的信息采集和中心坐席进行了劳务外包,规避了裙带关系的发生。七是考核评价常态化。即采用电脑随机考核和人员日常检查的方式进行常态化的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