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案例
来源:echinagov 更新时间:2012-04-15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是国家 863 计划和“十五”重大软件专项成果,由国家发改委稽察办组织清华大学、北京联合金投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金投工程”)、建设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联合研制。系统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与监测评价方法为基础,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法规为依据,按照重大项目稽察的流程和模式,综合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以 重大建设项目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 初步形成了项目注册备案、动态监测、动态预警、现场稽察、统计汇总和宏观分析等基本功能,是重大建设项目经常性稽察工作的技术基础。

  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2005] 第 581 号文件的通知精神,以本系统的推广应用为核心基础, 将逐步搭建构成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数字化监管体系和管理模式。同时, 通过系统的应用,建立并验证工程投资项目的监管指标体系、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范与技术标准,形成科学的投资项目管理能力测评、管理业务流程优化以及项目管理人才的培训认证等管理机制和模式 。

  本系统不仅适用于国家及各省市发改委、国资委、电力、交通、铁道、水利、金融等政府机构对大型建设项目的监测和预警,而且也适用于各类大型企业集团、金融投资公司对所属工程项目的监管。


   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技术支撑平台: 
 
  项目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尤其是 1998 年以来,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2002 年我国在建项目总规模达 4.4 万亿人民币, 2003 年我国投资总规模达到 5.5 万亿人民币,与 GDP 的比率为 43% ,项目投资不仅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核心推动力,也是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的发动机之一。但同时项目投资宏观失控也一直是中国经济波动的总根源和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隐患。当前投资宏观调控面临的主要挑战与问题是:发如何在投资决策日趋分散化、市场化的条件下,如何建立真实、动态的行业投资总量信息总量采集、统计、发布的机制和渠道。时至今日,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已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问题,也是投资项目管理学术领域应该关注和研究的重大前沿问题。 2004 年 7 月份出台实施的《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为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决定》明确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投资信息 、 统计工作。加强投资统计工作,改革和完善投资统计制度,进一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全社会固定资产存量和投资的运行态势,并建立各类信息共享机制,为投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建立投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加强对宏观经济和投资运行的监测分析”。

   投资项目的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在于:

  1、投资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已经是国家发改委和各部委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即系列国家金字工程)的一个核心内容。目前的电子政务建设还集中在政务信息发布、公文网上审批流转等办公自动化阶段,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是电子政务建设下一阶段的核心内容;

  2、加快投资项目管理信息化进程,建立行业投资项目宏观监测评价与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分行业、分地区、分产品自动采集动态、真实、系统的投资项目总量信息,通过投资信息的查询与发布服务,引导投资主体进行正确的项目决策,有效避免投资项目的过度重复决策(建设),全面提高重大投资项目决策阶段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是有效解决投资信息不对称,确保中国经济待续稳定增长的和金融资产安全的重要战略举措。

  3、当前投资主体及项目建设单位的信息化建设虽然是企业自主的行为,但需要统一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标准与技术规范的指导与约束,以防止各行业、各建设单位低水平重复建设,保证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信息系统能够互联、互通、互赢。
 
  系统研发背景: 
 
  目前,我国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上仍然处在分阶段,分职能的局部应用水平,项目各阶段的信息和项目各管理流程信息之间无法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无论是项目参与方内部还是各项目参与方之间以及项目参与方与政府投资项目部门之间,都无法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基本上停留在国外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

  1、为了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项目监管体系的理论和方法, 1999年12月,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与亚洲开发银行联合启动了《中国项目绩效管理及评价能力建设》( No.TA3375 )项目 , 成功引进了亚洲开发银行在长期项目管理实践中开发、试点、改进而成的“以项目绩效为导向的监测评价系统”的理念和方法 , 为建立中国特色的重大建设项目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的信息系统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

  2、为了建立一个适合中国投融资体制和重大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重大建设项目管理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1998 年,金投工程与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联合启动了《投资项目管理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研究》课题计划,该课题以国家计委稽察办、投资司的专家领导为基础,吸收当时的国家电力部、国家统计局、国家档案局等相关部委司局的专家领导,借鉴世行、亚行及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的知识和经验,对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与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总体框架和实施策略进行全面的调研分析和逻辑设计。

  3、为了解决系统开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2002 年,国家发改委重大建设项目稽察特派员办公室组织建设综合勘测设计研究院、清华大学、金投工程等单位联合进行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信息平台的研究和技术攻关,并把这项工作列入 863 计划,课题题目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评价信息系统原型系统研制与关键技术研究》。

  4、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监测信息系统的指标数据来自于项目建设单位,因此,为了获得动态的监测信息,首先必须推进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单位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在国家发改委稽察办支持下, 2003 年,金投工程承担了国家 863 十五重大软件专项:基于 Linux 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管理应用平台 P9PIP , P9PIP 能够满足项目建设单位项目管理的需要,同时能按照监测指标体系的要求,自动向政府投资项目监测信息系统实时、动态报送监测数据,真实现实监测指标体系的数字化、网络化和平台化。

  5、为了使监测指标体系与监测信息平台更加一体化、实用化、产业化,金投工程在中国双法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的支持下,与大连理工大学项目管理研究中心进行联合开发,在大连理工大学戴大双教授为中心的专家团队的努力下,双方根据原型版监测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面向实际应用环境,研究开发了面向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预警信息平台的监测指标体系(应用版)

  6、2004年11月,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稽察办组织十三个业务处的处长及特派员结合稽察工作实际需求,分二次对监测指标体系和重大建设项目监测信息系统进行了业务评审,并把监测指标体系的业务评审结果和监测信息系统的推广方案向国家发改委领导进行正式签报。

   7、2005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正式就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监测信息系统试点工作发文,在四个省、三个行业、五个重大建设项目单位实施重大建设项目监测信息系统。 

   国外投资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   
  在项目管理思想理论体系方面,近几年来国际项目管理思想的重大发展是:项目信息总控理论、项目核心价值理论、项目远程协作理论,三者共同构成了项目监管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而其中,基于第三代 项目信息门户 PIP ( Project Information Portal )技术的 项目远程协作理论目前已经成熟应用于项目设计、项目招标采购、项目知识管理等项目管理专业领域。

  PIP 在国外工程项目文献中更多地称为 Project Extranets ,目前国外已经提供成熟的 Project Extranets 服务的产品或公司是:美国 Bidcom.com 、 Buzzsaw.com 、 Projectgrid.com 、 Projecttalk.com 、欧盟 Build-online.com 、 Pkm.com , 其中许多 PIP 已经提供了项目材料与设备网上采购投标等第三方电子交易服务,项目投资方、项目建设业主代表,设计、监理、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等承包商、银行、土地、环保、档案等政府项目监管部门,大家在同一个 Project Extranet 平台上完成项目信息的共享与交换以及相应的 B2B 、 B2C 、 B2G 电子商务,如 Bidcom.com 和 Build-online.com 。

  国际权威机构的研究统计表明:

  第一,建设工程项目中三分之二的问题都与信息交流有关;

  第二,建设工程项目中10%到33%的成本增加都与信息交流存在的问题有关;

  第三,在大型建设工程项目中,信息交流问题导致的工程变更和错误约占工程总投资的3%至5%。
 
  国外投资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发展: 
 
  --政府监管的发展方向  
  在应用 PIP 为技术架构的新一代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行政府投资监管方面,美国 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 下属的 Public Buildings Service ( 简称 PBS ,相当于政府投资的公共建筑总管理部门)于 2004 年 1 月 27 日向美国 CICC (建筑业联合委员会)提供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PIP 应用报告。利用 PIP 技术平台, PBS 对分布在美国各地的总投资约为 100 亿美金的近 2000 个公共投资项目群体( Program )实行动态监管,实时获取各投资项目的以下三类动态信息:

  • 分布于全国的 PBS 项目的汇总信息;

  • 分布于各项目区域的 PBS 项目的汇总信息(把全美国分成 11 个项目区域);

  • 每个 PBS 项目的详细信息,如与项目目标有关的项目进展信息、重要的工程文档信息和工程图象信息等。




  系统设计思想  

  1、以 2004 年 7 月《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 “加强和改进投资信息统计工作。加强投资统计工作,改革和完善投资统计制度,进一步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全社会固定资产存量和投资的运行态势,并建立各类信息共享机制,为投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建立投资风险预警和防范体系,加强对宏观经济和投资运行的监测分析”的具体要求为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2、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为指导思想。

  3、全项目生命周期的信息监测与集成处理,从而形成从项目概念阶段到设计、实施阶段及至投产运行和后评价全项目生命周期的监测与决策支持。

  4、项目审批流程与政务办公流程相结合。

  5、中央端系统、区域端系统、项目端系统三层应用,功能既相互统一又各自独立。

  6、在技术路线上,采用国际项目信息门户 PIP 技术,致力于建立符合中国投融资体制和项目管理模式的 PIP 技术体系。

  系统目标 
 
  1、对国家投资重大建设项目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全过程是指,从决策、立项、审批到建设过程、竣工验收的全项目周期的管理;全方位是指,从项目的基本信息、组织机构到项目招投标、合同、和项目的投资、财务、以及项目建设过程的进度、项目的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职能管理。

  2、建设结构化、数字化、流程化的国家重大投资项目监测指标体系。

  系统架构及应用模式 
 
  --系统技术构架  
  在基础平台中,技术架构内部分为 6 个层次,如图一所示:


                                     图一: 金投工程 P9PIP 技术架构图

  7.1.1 操作系统层

  基于 J2EE 的架构,支持各种流行的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

  7.1.2 数据层

  异构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透明访问,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与整合。

  7.1.3 核心组件层

  核心组件层和核心服务层是基于 J2EE 体系结构,以面向对象的方法为基础,采用 Java 语言开发的支持 XML 协议标准的数据服务平台,是 P9 的核心,它包含基础组件和业务组件。

  7.1.4 核心服务层

  提供以核心组件层为基础,为标准协议层提供支持,并且为各相关单位应用的管理系统以 Web Service 的方式提供调用的接口,可使用本系统成为它们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7.1.5 标准协议层

  PIP 数据接口协议:提供 PIP 数据接口,根据定义的数据通信协议,供其它系统集成使用项目相关数据。

  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接口协议。

  7.1.6 用户接口层:

  为用户(企业信息门户、项目信息门户、个人信息门户)提供统一的网络 Web 入口,并根据权限的划分可以让管理用户能够完成栏目规划、信息发布等功能。 

  系统架构及应用模式  

  --业务流程模式  
  在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实现中,强调了互联网和发改委纵网以及内网相结合、网上自动监测和现场人工稽察相结合、静态监测评价与动态监测评价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因而在系统的功能流程调用过程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些设计思想。

  系统由中央端、区域(行业)端和项目端三级结构组成,分别对应有中央端监测系统、区域(行业)端监测系统和项目端标准数据交换平台。该系统的业务流程模式如图二所示。

  1、项目建设单位通过项目端标准数据交换平台收集各项目参建单位的投资、合同、进度、质量等项目管理方面的信息,根据发改委动态监测指标体系的要求,定时或者实时的将项目管理数据自动上传到区域端或者中央端系统中;

  2、中央 / 区域端系统动态监测相关项目管理信息,根据设置的预警参数,为各级政府管理人员提供预警信息;

  3、政府项目稽察员可根据系统提供的预警信息和其他决策支持信息,对于可能存在问题的建设项目进行现场稽察,并通过现场稽察系统将相关的稽察结果输入并上传到中央 / 区域端系统中;

  4、政府项目宏观管理决策人员,根据项目运行的动态监测数据、稽察特派员反馈的稽察信息,可以提出新的投资和产业政策,指导全国建设项目的协调科学的投资和可持续发展。


                                     图二:系统业务流程模式
  --系统应用基本模式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的网络连接需要在广域范围内覆盖中央发改委稽察办、 31个省市区发改委稽察办、超过1万多个的国家重大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并互连了超过十万家的项目建设参与单位。根据本系统的业务流程模式,下图是其一个网络应用的基本要求。


                                              图三: 网络基本应用需求 

 --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及开发环境
  
  Nakproses + P9PIP 系统的开发主要采用 B/S 三层结构进行,具体的配置如下:

  服务器:采用的是基于 Intel 架构的服务器,如 IBM PC Server 和曙光天阔服务器

  服务器操作系统: Linux Windows

  应用服务器: 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5.1

  数据库: ORACL E 9i 、 SqlServer 2000 。


  系统功能概述 
 
  1、项目注册/备案子系统

  在线完成项目注册与项目审批、审核及备案部门之间的项目注册、备案、审核、审批工作,从项目立项之初就建立完整的数字化项目资料。


   2、指标体系管理子系统

  指标体系是企业对多项目进行对比分析的量化标准与评价依据,结合行业、地区以及企业自身的特点,允许企业自行定义与调整对多项目的监测、预警和评价的管理指标。


  3 、动态监测子系统

  对审批备案的在建项目进行在线实时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多项目的进度、投资、质量等项目信息。

  4 、动态预警子系统

  根据系统设置的预警模型以及项目动态监测结果和项目预警指标(预警参数可以自行设定和调整)对多项目进行预警,并由后台的工作流激活预先设置程序,根据权限把预警信息发给相关部门或人员。

  5 、视频监控子系统

  根据设定条件,可对多项目施工现场的实际建设情况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和记录。


  6、现场稽察子系统

  以《国家重大项目稽察要点和工作底稿》为主要设计依据,是各级发改委稽察工作人员进行现场稽察的辅助工具和数字化办公平台。

  7、稽察统计分析子系统

  实现对多个已稽察项目的稽察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数据库化管理。

  安全方案  

  --安全保密系统的设计要求   
  根据系统的需求,当分布在各省、项目建设单位的网络服务器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之后,每个互联网节点的安全设计既要满足一般性的互联网安全应用,又能实现网络服务器之间保密互联。其设计要求如下:

  1、安全性 单位外网和互联网接口的网络首先应该能够保证基本的接口安全,能有效地防止网络黑客的非法入侵,防止网络的侵害。符合国家关于互联网安全应用的管理要求。

  2、保密性 采用国家主管部门鉴定通过的高复杂度加密算法,对网络服务器的连接进行加密保护,防止第三方窃取通信信息,实现通信的保密性。

  3、完整性 传输信息采用单向函数算法和数字签名进行保护和验证,防止在互联网传输途中被篡改,确保通联数据的完整性。

  4、可识别性 设置严密的信道连接设备认证,在通信双方进行通联之前,必须先要识别和验证对方身份,确认之后才能进行正式通联。采取用户集中管理方式和黑名单公布服务,彻底限制非法用户进入防护系统。

  5、可靠性 设置的防火墙、 VPN 加密设备等必须稳定可靠,不能影响网络的可用性。设置网络级防病毒系统,及时发现并消除网络病毒,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针对上述设计要求,提供整体的安全系统解决方案,保证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使网络具有较强的入侵监测和监控预警能力,选用的安全和密码设备符合国家安全保密的有关规定,保证网上安全设备的高效率和稳定性。

  8、在线办公子系统

  以项目为中心的协作办公平台,包括短消息、手机消息、公文处理、办公流程、待办工作、新闻中心、知识中心等。

  9、基础数据维护子系统

  对系统进行初始化设置,对相应编码数据进行增、删、改等维护。

  10、权限管理中心

  对系统的用户权限、角色和日志进行管理,保证系统的安全、机密、有序运行,确保重大建设项目稽察信息按照相应的程序及授权机制进行处理、查阅、披露和解释。

  --安全保密系统的设计要求  
 
  根据系统的需求,当分布在各省、项目建设单位的网络服务器通过互联网实现互联之后,每个互联网节点的安全设计既要满足一般性的互联网安全应用,又能实现网络服务器之间保密互联。其设计要求如下:

  1、安全性 单位外网和互联网接口的网络首先应该能够保证基本的接口安全,能有效地防止网络黑客的非法入侵,防止网络的侵害。符合国家关于互联网安全应用的管理要求。

  2、保密性 采用国家主管部门鉴定通过的高复杂度加密算法,对网络服务器的连接进行加密保护,防止第三方窃取通信信息,实现通信的保密性。

  3、完整性 传输信息采用单向函数算法和数字签名进行保护和验证,防止在互联网传输途中被篡改,确保通联数据的完整性。

  4、可识别性 设置严密的信道连接设备认证,在通信双方进行通联之前,必须先要识别和验证对方身份,确认之后才能进行正式通联。采取用户集中管理方式和黑名单公布服务,彻底限制非法用户进入防护系统。

  5、可靠性 设置的防火墙、 VPN 加密设备等必须稳定可靠,不能影响网络的可用性。设置网络级防病毒系统,及时发现并消除网络病毒,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针对上述设计要求,提供整体的安全系统解决方案,保证传输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使网络具有较强的入侵监测和监控预警能力,选用的安全和密码设备符合国家安全保密的有关规定,保证网上安全设备的高效率和稳定性。
 
  --系统整体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根据系统的网络基本应用模式,需要把项目信息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重大建设项目的单位通过各级发改委逐步传到国家发改委,中间数据要流经的单位如下:
  >> 项目建设单位――省市发改委
  >> 省市发改委――国家发改委
  >> 项目建设单位――国家发改委 (直报模式)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的服务器和网络完全部署连接模式如下图所示:


                  图四: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动态监测与预警信息系统系统部署与网络连接的完全模式

   --发改委直管项目的安全解决方案  

  对于国家发改委直接监管的重大建设项目,项目数据将通过保密网络( VPN )直接上报到国家发改委外网的数据收集服务器,外网服务器数据通过物理隔离网闸进入到发改委纵网的服务器,供纵网内的用户使用。

  在此过程中,要解决的网络安全主要包括:

  1、从项目建设单位到发改委外网数据收集服务器的安全问题。

  2、从发改委外网数据收集服务器到发改委纵网内的服务器的安全问题。


                                图五:发改委直管项目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信息系统网络传输安全设计方案 
 
  鉴于“重大建设项目”与“国家各级发改委”之间没有专用加密传输网络,拟采取在“互联网”上架设加密虚拟专用网,结合使用“国家发改委纵向专用网”的方案设计,建设工程网络传输安全专用通道,实现跨地区的网络安全信息传输。

  1、重大建设项目外网与相应省发改委外网通过互联网建立网络链路,通过 VPN 加密设备,建立信息安全传输通道;

  2、各省发改委与国家发改委通过现有的“纵向网”进行信息安全传输;

  3、与发改委网络相关的所有跨网络数据传输,均采用网络安全 隔离网闸进行单向数据传输 。


                                          图六:数据流向网络拓补图
  系统建设流程 
 
  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2005] 第 581 号文件的通知精神,系统的建设流程如下:

  1、对组织项目管理成熟度进行测评与诊断

  2、确立 PM 组织战略 & 优化管理流程

  3、建立项目管理指标体系

  4、进行项目管理专业资质认证 IPMP 培训

  5、实施 P9 投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