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高新区以大数据为抓手推动创新发展侧记
来源: 贵阳日报 更新时间:2015-12-25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是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是五大发展理念的核心和灵魂。创新,是贵阳高新区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题中之义。近年来,贵阳高新区始终高举创新这面大旗,以深入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为契机,聚精会神聚集创新平台和要素,扎实推动产业创新,并把创新成效落实在一个个具体项目上,在贵阳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中当“急先锋”、做“顶梁柱”。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聚集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00家,占全市的46%、全省的26.2%;通过CMMI认证的企业23家,占全省的100%;聚集全省50%以上的股权投资基金和科技金融机构。2014年,贵阳高新区企业专利申请量比2010年增加8.2倍,专利授权量比2010年增加4.7倍;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中的综合排位从2010年的62位提升到目前的56位,在全省10家直管开发区综合测评中排名第一,在全省103个产业园区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指数中排名第一。

    以大数据为抓手 全力推动产业创新

    通过发展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实现弯道取直,贵阳高新区责无旁贷。

    大数据是一个新生事物。大数据既是创新的产物,发展大数据也必然要求创新。自省、市作出发展大数据产业的决策部署以来,高新区以大数据为主要抓手,着力打造大数据发展的战略策源地、政策先行区、创新引领区和产业聚集区,积极打造大数据“1+N”(“1”为数据中心,“N”为云计算、电子商务、呼叫中心、软件设计与服务外包、大数据金融、大数据安全、端产品制造)产业体系,以大数据为龙头,着力打造大数据产业聚集示范区,全力推动产业创新,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在“1”方面,高新区高标准建设国家绿色数据中心,4家数据中心企业获批成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试点单位,占全省获批数的40%。2013年,翔明科技开工建设全省首家T4标准定制化数据中心,开启大数据发展的高速通道。高新区引入高新翼云、中电高新等T4标准云计算中心,服务器规模达到3万台。其中,翔明科技数据中心被中国数据中心工作组(CDCC)评为2014年度优秀外包数据中心,高新翼云获批IDC及ISP牌照,中电高新正全力打造中国职教云平台,乾鸣等数据中心正加快建设。

    在“N”方面,食品安全云、电子商务云等20朵云在高新区运营;出台全省首个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优惠政策,促进福中达贵阳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贵州贵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oogle)、贵州电子商务云、家有购物、贵州白酒交易所、贵州黔茶商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100余家电子商务企业快速发展。2015年,高新区电子商务交易额预计达25亿元。目前,高新区已启动建设占地面积达530亩的呼叫山庄,支持世纪恒通、家有购物、翔明科技、黄果树国家公园电子商务、广电网络等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大数据征信、大数据资产证券化等大数据金融产业,聚集西南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等大宗商品交易中心50余家;组织国内大数据安全产业领域多家优秀企业在高新区成立贵阳大数据安全产业联盟,确保大数据安全。同时,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等新型显示器,互联网电视等家庭文化娱乐及视听产品,医疗健康电子、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智能终端为重点的端产品制造在高新区加快发展。

    目前,谷歌、戴尔、神州数码、海信、富士康、太极智旅等一批全球大数据知名企业已落户高新区,全区已聚集大数据及关联企业1241家,2015年预计实现产值300亿元。

    同时,高新区积极推进大数据产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共生。特别是朗玛公司进军大健康产业,开发一批新型大健康产品,建成贵阳互联网医院,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一批高端制造业与大数据融合,实现高速发展,到“十二五”末,高新区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达150亿元、240亿元。

    在产业选择上,高新区按照打造“三个姊妹篇”的要求,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培育发展产业,重点打造“两个姊妹篇”。一是着力打造大数据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大数据产业重点推进大数据综合实验区建设,培育发展大数据“1+N”新兴产业体系,构建大数据全产业链,到2020年聚集大数据及关联企业3000家以上,服务器20至30万台以上,营业收入确保1000亿元以上、力争突破1650亿元。大健康产业重点发展以生物医药、智能医疗器械、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医疗健康服务业,发挥朗玛等科技大数据医疗的引领作用,推进汉方药业、神奇制药、得轩堂药业等制药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加快发展,规划建设贵阳北部大健康医药产业基地,打造“健康中国”先行区,到2020年大健康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二是着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大力推进中航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项目、中电振华新型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北斗产业园项目建设,发挥好全国电子基础元器件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的聚集效应,到2020年现代制造业产值突破300亿元。现代服务业以建设综合型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为抓手,重点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电子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和总部经济、楼宇经济、会展经济,建成一批亿元级大楼,积极申报第二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达到700亿元。

    搭建创新创业平台 汇聚创新资源要素

    让创新无处不在,让创新蔚然成风,让创新成为常态,让创新开花结果。

    这需要优越的创新环境,需要良好的创新平台,需要完整的创新要素。

    借助京筑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的机遇,贵阳高新区不断完善创新体系,聚集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平台,全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创新要素向区内流动和配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跨越发展;加快出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文件及系统规划,积极发挥贵州科学城的聚集效应,培育和引进高水平研发机构,推进贵阳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济南大学科技园建设;依托贵州科学城,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孵化园、大数据广场,打造中国西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谋划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所,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优惠政策,强化服务配套建设,把贵阳高新区打造成中国西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最优的地区。

    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搭建一批创新平台,建成贵州科学城、贵阳国际人才城等大型科技配套平台,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20个,其中国家级孵化器4个;建成12.5万平方米的“中国西部众创园”创客空间,在孵企业800余家,吸引全国230余个创客团队入驻,带动就业3000余人。聚集一批创新要素,引进IBM、微软、英特尔等11家全球顶级大数据企业组建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联盟;引进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贵阳分部、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一部一院)和首都科技条件平台贵阳合作站、北京技术市场贵阳服务平台(一站一台)等研发机构和服务平台;成立全省首家科技银行和贵州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目前,园区已集聚研发机构122家、院士16名、“千人计划”专家8名、高层次人才2272名。积累一批创新成果,到2015年,园区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达到6952件,年均增速达69.13%,其中,发明专利年均增长79.1%,实用新型专利年均增长64.06%。

    在贵阳高新区的发展道路上,创新的旗帜一直高高飘扬。人才是创新的基石,创客、极客是未来发展最具活力、最关键的因素。从大学生创业园的建设到贵阳留学归国人才创业园的成立,从引进一部一院、一站一台到中国贵阳留学人员创业园的挂牌,从贵阳新三线咖啡厅的落地到中国西部众创园的打造,贵阳高新区合理配置各种创新创业要素,激发创新创造活力,营造浓郁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让创新从高等学府走向大众,让创新从实验室走向每一个人,逐渐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贵阳高新区依托贵阳国际人才城,对外打通与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国际人才城的高层次人才通道,对内打通与贵阳花溪大学城和清镇职教城的中初级人才通道,搭建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加快高层次人才公寓建设,全面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同时,建设贵阳大数据·创客公园,打造中国西部众创园,构建完整的孵化及产业培育链条,出台《大数据十条》、《创客十条》等优惠政策,打造创新创业的政策洼地,聚集创新创业人才5万余人,已成为全省创新创业人才最集中、创新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区域。

    以实实在在的项目

    检验创新成效

    作为全省唯一的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贵阳高新区的发展一直以创新为特色、以创新为引领,成绩斐然。

    回眸贵阳高新区近年来的工作,创新是亮点也是特色。

    自北京贵阳创新驱动区域合作系列活动开展以来,食品安全云、教育云、环保云、社区云、媒体云、电子政务云、智能交通云、医疗云等20朵云落户高新区。贵阳乾鸣国际信息产业园、青岛海信智慧城市、太极智慧旅游总部基地、航天云网工业云平台项目、泛亚信通贵阳全城公共免费WIFI城市项目、新浪云基地、高新翼云数据中心、中电高新数据中心、贵阳福中达电子商务产业园、翔明科技数据中心等大数据及关联项目入驻高新区。

    截至目前,在贵阳高新区,中航工业集团、法国赛峰集团斯奈克玛等一批重点企业,中航飞机发动机产业基地等重大项目已建成投产,大大提升了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依托国家片式元件产业园、国家数字内容产业园等专业园区,高新区已聚集中电振华集团、朗玛信息、汇通华城等骨干企业,并围绕贵州资源禀赋和环境优势,聚集神奇集团、泛特尔生物等一批大健康骨干制药企业,培养和聚集贵州振华新材料、贵阳时代沃顿等一批优质企业。

    创新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项目建设、园区发展上。贵阳高新区紧紧围绕项目建设打造创新空间、创新环境,全力把项目建设好。目前,按照“八个一批”的要求,高新区已经梳理出“十三五”要重点实施的首批项目共100个,总投资1100多亿元。高新区将全力推动这些项目建设,使产业更加壮大、环境更加优越、开放更加深入、创新更加有效、形象更加美好。同时,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以大数据为引领的项目,以实实在在的项目来体现创新成效,在贵阳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中当“急先锋”、做“顶梁柱”。(高欣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