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更新时间:2015-12-28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第一次全国政府网站普查情况的通报》,对抽查发现的不合格政府网站逐一曝光,一批“僵尸”政府网站暴露在聚光灯下。(12月 27日 中国新闻网)
网站上的投诉邮箱五花八门,老百姓发去的投诉信却经常有去无回;2015年都要结束了,网站头条还是5年前公布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翻遍网站所有条目,却找不到任何一个部门的公开电话……如今,一些政府网站“装睡”的方式千奇百怪。笔者认为,在每一个政府网站“装睡”的后面,都是领导干部作风的“装睡”。
政府官方网站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行政信息的传递方式和处理手段,加强了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提高了政府的管理能力。同时也加强了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在线互动,使公众在能及时了解政府相关信息的时候,还能及时寻求政府的帮助和服务。这对地方政府架起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但如果地方党政干部存在“庸懒散浮拖”作风问题,存在对政府网站认识和定位的问题,没有真正考虑到公众需求,没有真正利用互联网这个工具为民服务的意识。把政府网站视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只是为了“装门面”“赶时髦”,甚至是为了完成任务,应付检查才花钱请人建起的网站,那自然在考核检查过后就“睡大觉”了,于是顺理成章地出现旧稿新发、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开天窗、不更新等情况。
干部作风一旦作风“装睡”,其实质就是“不严不实”的表现。把工作和个人得失牢牢联在一起,有利于自己的政绩,让自己的考核评估取得好分数的就认真抓,对自己考核评估帮不到忙的就敷衍了事,这样的干部,其实还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出了问题,缺少真正的为民服务之心。
要让政府网站不在“装睡”,首先就要唤醒沉睡的领导干部。要用“三严三实”去武装他们,要给他们补理想信念之钙,让他们的作风“严实”起来,认识到网络时代,“互联网+政务”在服务群众中的重要性。其次是要创新对各级政府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体系,不能简单以功能“有无”的定性评价和信息“多少”的定量评价来进行评估,而是以质量的优劣作为评价标准;其次是要对屡教不改的领导干部进行追责,只有这样多管齐下,干部作风“醒”了,政府网站才不会一直“装睡”。(文/江 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