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创新的脚步铿锵前行
宝鸡创新型城市建设纪实
都说宝鸡是秦岭护着、渭河滋养着的宝地,然而巍巍秦岭、悠悠渭河可曾知晓,宝鸡人敢为人先、创新发展的昂扬志气?
2010年 4月,宝鸡市被科技部确定为 38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循着一条“高效整合资源,培育创新沃土”的路线,宝鸡开启了搭建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支撑主导产业创新发展、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智慧模式”。五年来,财政科技投入比重由原来的 1.18%增加到 1.68%,每百万人口发明专利申请量 187.2件,高新技术产值 104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达 46.46%。宝鸡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新理念带来新变革,新作为带来新机遇,宝鸡以创新铸魂,以实战聚力,大力推进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用创新文化的软实力锻造科技发展的硬功夫,在西部中等城市中探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径。
变革突破的“心理学”
波谲云诡的国际市场正在发生新的演变,科技发展水平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谁动作快,就能抢占先机;谁动作慢,就被别人甩在后边。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不能做其他国家的技术附庸,关键技术靠自己。
对于科技创新,宝鸡人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宝鸡是老工业城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宝鸡石油机械厂、陕西第十二棉纺厂、西北机器厂等 17家工厂迁入宝鸡,为宝鸡奠定了“工业兴市”的基础。解放后“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一大批国有机械、电子工业企业,为我国的工业发展书写了灿烂的诗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长岭—阿里斯顿”“双鸥”等宝鸡制造,曾令人引以为傲,然而由于缺乏技术创新,管理体制滞后,这些产品“昙花一现”,成为宝鸡人心中的痛。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宝鸡渐次带来不小震动,那些缺少自主研发能力,产品品质不过硬的中小企业,无一幸免受到“寒流”影响,或兼并重组,或关门歇业,“不转型、不苦练内功、不依靠创新驱动,只有死路一条”成为各方共识。
没有哪一个城市可以守着“金山银山”,抱残守缺赢得安稳局面,创新型城市建设是提高城市竞争力的动力引擎,城市发展是基于推陈出新,优化布局的结果。五年来,宝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理解深刻,推动有力。“关键技术的自给力低,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并未真正确立,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还要提高,科技资源配置要去行政化”,“创新不仅要有突破、有创新、灵活的人才政策,还要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确保各类人才在宝鸡创新有舞台有机会。”这样的号召激励人心。“宝鸡要发展,就要全力支持企业创新,为企业提供最好的土壤……吸引一批行业顶尖人才,培养一批高级技能人才,支持一批产学研项目,建设关天经济区产学研成果转化基地。”跳出宝鸡看宝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认识,有了“居高声自远”的升华。
放水养鱼的“生态学”
曾经一个项目负责人在北京,遇到几个掌握前沿科技的宝鸡人,想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可他们纷纷摇头,觉得北京更适合发展。这位项目负责人说,“好的创新环境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和项目,宝鸡需要改善创新的生态环境。”
城市要想大发展,就得“放水养鱼”,而且这水不能是“纯净水”,应是营养丰富的“江河水”,只有宽松的环境、宽阔的领域、宽容的态度,才能养出跳出龙门的“大鲤鱼”。偏居西北一隅的宝鸡,从体制机制上入手,深化改革,构建新境,重塑发展生机。
按照科技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宝鸡成立了市委书记任顾问、市长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其成员单位包括宝鸡高新区、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 30个市级部门。 2010年 11月和2013年 11月,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推进大会,每年细化分解 150多项任务,如同细胞,不断充实城市庞大而复杂的“毛细血管”。
创新政策体系的建立筑牢了发展的“大基石”。宝鸡先后出台了《宝鸡市关于加大科技资源统筹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决定》《宝鸡市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宝鸡市引进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扶持政策》《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从增加科技创新投入、落实税收激励政策、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推进产学研合作、支持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支持企业和个人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并提供政策保障和创新环境。
财政科技投入资金成了激发创新的“大杠杆”。从 2011年开始,宝鸡每年设立 3000万元创新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企业关键技术研发、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产学研合作、人才引进等活动。政府层面的引导和认可是风向标,给了企业信心和动力。在国内搜救与救援通信等领域摘取过多个技术桂冠的陕西烽火通信集团,近年来累计获得各级财政科研资金过千万元。公司董事长唐大楷说:“科技创新有自身规律,这几年我们深切感受到政府理性放权,给企业补贴精准到位,营造了好的创新氛围。”
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释放了主体成长的“大活力”。 2013年 5月,宝鸡率先在全省建成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上接省科技资源中心,下联各县区、宝鸡高新区、蔡家坡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企业,为企业提供科技数据文献、专利技术、检测检验等全方位服务;打破了条块分割和部门界限,在“合”字上做文章,改变省上与地方、军工与民用、政府与企业的科技资源分离状况,把“拥有资源”变成“利用资源”。
敲到鼓心的“经济学”
创新型城市之于宝鸡,是优化发展方式的再探索。提高城市竞争力,只有围绕宝鸡主导产业,通过创新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壮大产业集群,城市的兴旺才有坚实之基。
经过多年发展,宝鸡形成了钛及钛合金、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九大产业集群。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宝鸡呈现中小企业“雁阵齐飞”的喜人局面。如何让传统产业延展生机,新兴产业壮大发展,优化经济发展质量成了“必修课”。
2010年宝鸡出台了《关于促进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的意见》,每年列支 5000万元产业集群发展资金,支持企业围绕产业共性和关键技术进行研发,鼓励企业多出发明专利,实现成果转化,不断为企业创新注入“强心剂”,使一个个拳头产品重磅面世。
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承担了国家 863计划“万米深井钻探装备”“ 300英尺海洋自升式平台研究及钻井系统研制”等研发项目。这些重大专项的成功研制,代表着我国石油装备开采能力由浅表地层向超深层和特深地层发展,摆脱了关键部件靠进口的局面。
在国际采购的中国钻机中,有 75%以上出自宝石机械,尤其在北美和中东高端市场,宝石机械公司已占有新增钻机 30%的市场份额。从“老手”变国际“高手”,公司总经理郭孟齐说:“宝石机械10多年前,就实施‘瞄准高端、跟踪前沿’的科技创新战略。正因为提早啃‘高精尖’的硬骨头,转型升级之路比国内同行更宽些,步伐更快些。”
一般技术可以引进,核心技术很难引进;现代化的设备可以购买,高成长性的企业买不来,非得自己建立研究机构,搞自主创新才有出路。为此,市科技、工信、发改委等部门整合资源,对企业建立研究中心进行政策指导,目前宝鸡市级以上各类企业研发机构共有 134个,企业因为拥有研究中心这个“创新智库”,找到了“转危为机”的机会。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生产油管和套管的最大的专业化焊管公司, 2009年他们成立了宝鸡国家级油气管材工程中心,他们依托中心,瞄准国际上只有美国能做的连续油管项目,进行技术攻关。宝石钢管焊管研究院院长毕宗岳说:“为了打破西方扼喉, 2007年我们与五钢、钢铁研究总院进行联合开发,经过几年攻坚克难,终于在原料、工艺、生产线、焊接技术等方面取得巨大突破,成为我国唯一一家能生产连续油管的企业。”
宝鸡高新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宝鸡经济发展的火车头,经济规模已占到全市的三分之一,近年来培育了不少在全国甚至世界有竞争优势的隐形冠军企业。例如,宝钛集团拥有钛及钛合金 60%的国内市场份额,高端市场的95%;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陆地石油钻机和 F系列泥浆泵研发制造基地;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管线市场上占有率始终保持第一;宝光股份的“宝光牌”真空灭弧室产销量和技术质量水平,一直保持中国第一;中铁电气化宝鸡器材公司是国内铁路接触网领域老大,产品份额占到国内市场的 90%以上。
在大企业的带动下,“专、精、特、新”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断释放创新活力。巨成钛业公司拥有高精度钛种板、钛铜复合棒等 4个发明专利,技术水平处于填补国内空白国际领先的位置,产品在国内石化、冶金行业占 70%的份额。
陕西长美科技公司利用研究中心,多年来在高分子材料减振降噪、新型绝缘材料防护及非金属复合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攻克技术难题,生产的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系列产品,占国内市场60%的份额。
为了达到大企业的配套要求,中小企业加大研发能力,设备改造力度,经过 5年磨合,全市配套企业已达 530户,市域配套率由 10%增长到 34%。
目前,全市共有高新技术企业 126户,国家、省、市级创新型企业 43户,创新型试点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 205户,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 72.8%,产业转型升级拉动效果明显。
合纵连横的“动力学”
2015年 8月,世界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燃料装卸与贮存系统输送转换设备项目,在宝鸡正式投产。高温气冷堆是具有第四代核电系统主要技术特征的先进核反应堆型,项目运行标志着我国在高温气冷堆技术领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和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联姻”10年的宝鸡泰华磁机电技术研究所,是这套系统的研发单位。宝鸡能成为此项目的孕育基地,得益于合纵连横的战略观,培育“人才特区”的发展观。
泰华的掌舵人赵克中博士是我国磁机械技术领域的顶尖专家,其研发的磁电机电产品运用的主要原料是钛合金。宝鸡作为“中国钛谷”,有较强的原料供给和加工能力。正是基于技术转化的需要,加上赵克中是陕西人, 2011年,宝鸡高新区管委会成功邀请赵博士带技术、带资金、带顶尖人才 20余人来宝鸡创业,并为他们提供免费研究场所、申报重大项目等服务。多年来研发团队寒暑易节、栉风沐雨、胼手胝足拼搏,终于赢得了累累硕果。《大众心理学》说:“历史表明,我们在所有领域取得的进展应归功于那些精英分子。”因为他们的眼光超前,思想独立、能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有极强的执行能力。宝鸡有西部城市“凤凰难栖枝头”的地域尴尬,更需要精英人才来创新发展。只有走“引智借脑”的路子,与高校、科研院所、高端科技领军人才“亲密接触”,才有创新发展的动力。
走出去的脚步更果敢。宝鸡大力开展“一把手”进高校、进院所活动,校企项目对接活动,引导科技人才、科技成果和信息流向宝鸡。对于发达城市的高端人才,宝鸡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鼓励企业在异地建立研发机构,中铁宝桥集团、陕西烽火集团、宝石机械、中铁电器化宝鸡器材公司等企业,纷纷在北京、深圳、成都、西安等地建立研发中心,开展行业前瞻性技术预研,攻关技术转化难题。
请进来的思路更明晰。宝鸡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进入我市参与建立研发机构, 5年来共引进高端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6人,市上对其奖励资金达 382万元。对入选国家“千人计划”、陕西“百人计划”的高层次人才,给予科研资助。全市上下形成了爱才、惜才、用才的人才环境。通过建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示范基地,为宝鸡企业打开了一扇对外交流的窗口,“一对一、点对点”的定制服务,信息、技术、资源被放到全国科技成果交流的大盘子中,给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中间促成了高校院所与企业“甜蜜恋爱”的例子不胜枚举。秦川集团为专家量身打造了集技术研发、项目合作于一体的多个平台,如宝鸡第一个院士工作站、第一个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这几年,单和西安交大合作国家的“ 863”计划项目和重大科技专项就有 12项。其中填补世界空白的高速、精密、大型数控圆锥齿轮磨齿机,满足了我国船舶、石油和建材等行业的需求;填补国内空白的精密拉刀数控成形磨床,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汽车等行业;填补国内空白、总体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数控螺旋锥齿轮磨床,满足了精密机床和直升机用螺旋锥齿轮磨削加工的需求。
中铁电气化宝鸡器材公司与西南交大、西安交大等这一行业的顶尖人才搞共同研究,开发出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接触网零部件,企业拥有大张力齿轮补偿装置等 20多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是全球铁路接触网市场最受青睐的企业。
宝鸡南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先后与中国铁道科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院所,及美国、德国等着名公司开展技术合作,生产的钢轨探伤车、道岔运输车等六大铁路工程机械设备,占国内市场 40%的份额。
中铁宝桥集团与外界合作广泛有深度,在国内铁路道岔市场上,市场占有率已近五成;在国内桥梁钢梁、钢塔制造领域,宝桥是领跑者;在国内高、中、低速磁浮道岔市场上,宝桥更是一枝独秀。日前,我国首条国产磁浮线路轨道——湖南长沙磁浮工程就是“宝桥制造”。
目前宝鸡共有 130多家企业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安交大、中科院西安分院等 60多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施科技创新项目 159个,攻克重大关键技术 29项,技术交易额突破 20亿元。
海纳百川的“社会学”
描画创新型城市,非局部即兴之作,是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全过程联动的城市整体创新“写意图”。
入冬,畅行陈仓大地,统筹城乡、创新发展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千阳县海升万亩苹果示范基地,开创了国内矮砧密植的先河,几十位科技研究人员常年扎根于此,探索先进技术,连世界矮砧密植苹果之父——罗宾逊教授都盛赞海升基地“技术可比肩美国”;眉县是中国猕猴桃之乡和全国唯一国家级猕猴桃批发市场所在地,去年全县在外上学的160名大学生,为家乡猕猴桃深情代言,一年卖出 10万吨果子,让眉县猕猴桃声名鹊起;去年“双十一”,宝鸡土特产搭上电子商务快车,创造“一天交易额突破 3000万元,一家小店卖出 15万份擀面皮”的神话……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正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一个城市的成长模式,激发着人们的创新理念。传统农业散、小、落后的问题正在得到改变,人们正朝着现代农业集约、高效、产业化步伐迈进;工业的转型升级步伐坚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带来新的工业革命;第三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科技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夜间经济等,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去年以来整个国家在“双创”中步履坚毅,宝鸡的创业者“同频共振”。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环境、文化等创新要素在城乡间流动,宝鸡通过营造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推动和促进了新知识运用、新技术突破及其新的产业模式的应用,整个社会发展活力增强,效果明显。
来自北京某研究所的赵玉林,经过多年苦心研制,开发的“数字智能焊接机”,解决了传统焊接机必须依靠专业焊工操作的问题,开启了普通人可以干复杂活的“傻瓜焊接”新模式,他的这项发明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
全省首家专业无人机制造及行业用户无人机应用服务提供商陕西北宸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消防救援及火情监控无人机系统》,填补了国际与国内无人机救援系统的空白,取得了 3项国家专利授权,产品在消防救援、火情监控、公安反恐、科考等专业领域作用明显。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宝鸡在全省率先开启“智慧宝鸡”和“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的大门。一次性拿出 8000万元,在西北地区大中城市中率先建成了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将政府和服务机构的政策资料统一接入端口,老百姓可以在线查阅,网上办事。宝鸡探索“大社保”“大医疗”,将惠农补贴、人社系统“五险一金”、城乡养老就业、民政部门审核的低保、残疾人补贴等全部纳入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
数字化城管,将整个城市拆解成121347个部件,形成城管监督员、环卫工人、执法队员、市民互动的城管问题上报解决网络系统,有此“千里眼”“顺风耳”,使城市管理问题处置快速高效,运行以来,已处理问题 200多万件。
宝鸡,犹如一块磁铁,不断把创新要素嵌入这里,构建一个创新动力的引擎体系。
宝鸡,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诗经》赞美过的“乐土”,血液里流淌着敢闯善创的基因。凭着笃定的战略,实干的战术,明天将是“直挂云帆济沧海”。(记者 魏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