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大学政务APP(客户端)研究组发布2015年国内70个大中城市政务APP的使用调查数据。调查显示,其中69个城市共有政务APP316个,平均下载量为7.8万次,一线城市的渗透率较低,6成政务APP在3个月内从未更新。
现如今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也是智能手机的时代。随着3G、4G网络覆盖率以及移动技术的发展和移动设备普及率提高,移动电子政务APP已经成为电子政务的主要发展趋势。相较于其他服务方式,移动电子政务服务具有可随时、随地、随身访问政府服务的特点,而政务APP正是移动电子政务的核心内容。
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开始“试水”移动互联网,推出了城市政务APP。自此,政务APP开始逐渐走进每个人的“口袋”,渗透到公众生活的各个角落,并逐渐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人们只需点击手机,就能轻松获取到快捷的政府信息、资源、服务。可以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城市政务APP是政府做好公共服务必不可少的工具和平台,也是政府向公众提供全面、及时、细致服务最为便捷的手段和途径。
然而,中山大学政务APP研究组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城市层面的政务APP还存在设计不合理、更新不及时、下载量较低、满意度较差等问题,沦为实际应用中的“僵尸APP”。“僵尸APP”与“僵尸官网”的存在,成为一些地方政府为赶时髦和树形象而打造的“应景工程”。
城市政务APP之所以会“僵尸化”,沦为“应景工程”,从表面上看是由于缺少人才和技术,但其根源却在于相关部门“懒政思维”下的不作为。对于如此毫无生命力的政务服务,不仅要加大整治力度,还要通过强化责任追究、加强制度建设、转变服务意识等手段,大力整治其背后的不作为问题——这不仅事关电子政务建设,也是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体现,更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诚然,我国移动电子政务建设才刚刚起步,还不够成熟,但这并不能成为政府“不作为”的借口!相关部门要坚决杜绝政务APP“僵尸化”,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对政务APP进行不断改进完善,确保服务质量得到质的飞跃。(顾一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