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今年计划成立审批局
市民办理行政审批,等待的时间将更短
“推动行政服务便民,将分散在各部门的审批权剥离出来,成立集中行政审批机构。要让老百姓收获更多的自豪感、幸福感、归属感。”市长史立军日前在省人代会上表示,将给市民发放5个民生礼物,其中第三份礼物特别提到了行政审批服务。
今年,我市计划成立审批局,将审批职能从各个部门剥离出来,全部纳入审批局。如此一来,市民今后办理行政审批将再次提速,等待时间将更短。
回顾近6年来,我市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直在不断创新,不断提速,极大地方便了我市市民,也一路领跑全省。现在,我们按照时间顺序,来看一看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历程和亮点。
2010年
关键词并联审批、“三集中三到位”
2010年,我市实现了从被动审批型向主动服务型转变、单一审批型向综合服务型转变、传统审批型向智能服务型转变、串联式审批型向并联式服务型转变,做到了服务环境优化,行政审批提速。
所谓“并联审批”,就是改变以前行政审批单位按序逐家进行行政审批的模式,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共同审批办理的事项,实行由一个中心(部门或窗口)协调、组织各责任部门同步审批办理的行政审批模式,做到“一窗受理、并联审批、统一收费、限时办结”。
同时,结合全市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我市行政服务中心将审批事项向电子政务平台集中,做到“网上审批到位”,形成“三集中三到位”。有29个部门单独成立行政许可处并整建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7个部门进驻中心综合窗口、2个部门审批事项进驻中心、10个部门在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分中心。
所谓“三集中三到位”,是指把所有部门的审批事项集中到一个处室,把各部门负责审批的处室全部集中到市行政服务中心,把所有审批事项全部集中到行政服务中心的一个窗口。
2011年
关键词“网上行政服务中心” “333”工程
到了2011年,随着中心进驻部门增多、业务量增加、便民标准提高、效率要求提升,原有系统功能已明显滞后于发展需求,建设高层次的网上审批平台是提高行政服务效率的当务之急。为此,中心重新设计网上审批系统架构,简化申报资料、减少流转环节,着力打通“系统分散、信息封闭、运行不畅”的关键环节,构建信息互通共享、运转高效的审批网络,逐步实现“资料电子化、程序标准化、审批网络化、监管远程化”。2011年10月,“网上行政服务中心”完成平台搭建,住建、城管、水利等11个部门进入新系统试运行。
同时,深入实施“333”工程,即3个工作日完成企业注册登记,3周完成权限内“绿色通道”项目行政审批,3小时完成工业类建设项目竣工联合现场验收。
当年,中心共办理各类服务事项143179件(不含分中心,分中心共办理935289件),承诺件按期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99.98%。
2012年
关键词精简
2012年,全市行政服务系统不断优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市级机关部门的审批项目调整精简了43.2%。经过六轮精简,保留了366项审批项目。原承诺时限总和为5942天,平均每个项目承诺时限为16.23天,流程再造后,承诺时限总和降低为4127天,净减少1815天,平均每个项目承诺时限为11.27天,缩减率达30.5%。
2013年
关键词行政审批事项全省最少
这一年,我市从源头上对上一年清理保留的366项行政审批事项再次进行了清理和精简,共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18项,取消调整幅度接近三分之一。经过清理,当年,泰州市保留的法定依据范围内的行政审批事项为全省最少。
此外,按照“项目最少,收费最低”的目标要求,我市还对泰州市区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涉及的36个收费部门的540个收费子项目进行了清理。
当年,中心在巩固建筑类和餐饮类项目并联审批的基础上,着力推进并联审批事项全覆盖,即所有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审批事项一律实行联审联验制。
2014年
关键词“四证一体”、“三证合一”
2014年初,市级政务服务管理体制改革完成,我市成立市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挂市政务服务中心牌子,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中心所有部门窗口都设立首席代表,做到进驻到位、授权到位、服务到位,基本实现了审批事项“一站式”办理,有效解决了让群众“多头跑”的问题。
2014年9月22日,市政务服务中心创新推出企业注册登记“四证一体”审批模式。所谓“四证”,是指企业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国税、地税登记证,涉及工 商、质监、国税、地税部门。开办新企业,不管它从事怎样的经营活动,这几个证件是共性需求。实施“四证一体”,办证人由原先的挨个跑四部门窗口、递四次材料、填四种表格,变为只需到一个窗口、递一次材料、填一张表格,而拿到证件的时间也由5至8天缩短为3至72小时。
在“四证一体”的基础上,市政务服务中心再次推出“三证合一”。“三证合一”可以说是“四证一体”的升级版,因为市民申办企业拿到手的是四张证,各张证上都有相应号码。而实行“三证合一”后,申办人将只拿到一张证,即一张打印着工商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号、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也就是说我市企业从此将只有一张“身份证”。因为企业国税、地税代码为同一个,故这张营业执照上只有三个号码,是“一证三号”,因而称作“三证合一”。
2014年12月25日,我市发出全省第一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
2015年
关键词“一照一码”
2015年1月26日,泰州在江苏率先实现“三证合一”全域覆盖,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云峰批示:泰州市真抓实干推进此项改革,率先实现“三证合一”全覆盖,其做法经验应继续总结宣传推广。
2015年9月1日,泰州在全省率先启动“一照一码”改革,颁发了全省首张“一照一码”营业执照。“一照一码”是“三证合一”的升级版。此前,“三证合一”营业执照上有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证号、税务登记证号三个号。“一照一码”登记改革将“三证合一、一证三号”,改为由工商部门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简称统一代码)的营业执照,也就是说从此以后,营业执照只有一个号码。统一代码共18位,由发证机关类型、市场主体类型、行政区划、统一识别号、校验码等5部分组成,将成为企业唯一的身份识别号,类似于公民的身份证号。
实施“一照一码”改革后,质监、国税、地税部门不再办理和发放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申请人到我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综合窗口提交一张表格、一套材料、一份档案,均可申请新办加载统一代码的工商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营业执照。
自2015年9月份至今,全市共办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5147户,“三证”办结时间缩短为3至72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