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锚定数据世界
来源:杭州日报 更新时间:2016-03-01


他与吴晓波联合发起了一个公益基金会,旗下有个“荷塘小学”,学员都是掌管30人以上企业的CEO或高管。入读不用付学费,徐敏只希望为创业者提供一次不求回报的帮助,然后让这样的帮助由此及彼,传递下去。

他也是安存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安存科技)的创始人和掌舵者。近三年来,这家公司的估值以很多人意想不到的速度蹿升。但在炙手可热之前,它曾因商业理念不被理解,几近山穷水尽,弹尽粮绝。这并不奇怪,因为它要做的不是拷贝,而是填补空白。

他曾是一个有十多年执业经验的律师,所以你更能理解为何在“互联网化”转型时,他和安存科技试图让电子数据雁过留声,让互联网世界里的真相判定有据可依。当数字世界里的纷争和风险快速攀升时,这正变得日益重要。

你可以说徐敏是多面的。但其实他手中一直攥着那些恒定不变的价值:比如虚拟和现实世界里的真,人际交往之中的善,以及商业经营之中的美。

往事

100多份笔录

2008年初夏的一天,徐敏造访老友吴晓波。那时他是吴晓波的法律顾问,但在那次两人的交谈过后,法律顾问的内心开始焦虑、不安和躁动。原因只有一个——互联网。

在此之前,徐敏已是杭城颇有声望的律师。他不必去操心诸如“互联网大潮摧枯拉朽,我如何才能适者生存”这样的命题。如果按照既定的轨道滑行,依然会有很多人重金礼聘徐敏帮他们打官司。他的生活和工作可以继续无波无澜,受人尊崇。

“我1993年刚刚入行,接到的第一个案子就是民告官。”徐敏说。案件的起因是发生在临安昌北的林权纠纷。争执之中,一位村民误伤了镇长,直接以公安局作为被告。如果代理不力,村民将因为“殴打”公职人员而被拘留。

在当时,涉及官和民之间纷争的案件,很多律师不敢触碰,而徐敏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

“当时也是初生之犊不畏虎吧,主动请缨接下案子,为村民代理。”徐敏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他为此花了5天时间,找目击者详细询问案件发生时的状况,然后分别做了100多份笔录,试图通过不同人的叙述,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情景。但其实按照惯例操作,他可以不用这么大费周章,只要拟写一份笔录,让同意者签字按印就行了。

后来,这100多份笔录中的十多份在法庭上被宣读,它们交叉印证,支持了徐敏的代理。“在代理时我结合笔录,阐明这样一个观点:殴打是主观故意行为,村民是不小心划伤镇长,并非主观故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殴打之说并不成立。”

法院接受了这一代理论点,当庭宣布撤销案件。打赢了人生第一场官司的徐敏,被村民接回昌北庆祝。村民们放鞭炮,放电影《秋菊打官司》,搬出家里的桌子、凳子,摆起“流水席”,感谢徐敏帮他们打赢官司。“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个在山上耕地的大伯跑到我面前,砰的就跪下来,口里说着方言。虽然无法全部听懂,但我明白他的意思。当时我只有22岁,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那种冲击无法用语言形容,只能在心里告诉自己,这辈子都要做一个正义的律师。”

探路

法律人的互联网化转型

从徐敏人生的第一场官司开始,你或许就能预知他律师生涯的顺风顺水。他后来创办了自己的律师事务所,担任过多个地方政府部门的法律顾问,专业素养也足以支撑他购买别墅的经济能力。

一个人成功的程度与他转型的难度成正比,因为转型意味着巨大的“沉没成本”。但这并没有阻挡徐敏。

2008年他与吴晓波的那次对话,就像是按下了一个启动按钮。

交谈中,吴晓波的预判是,未来产业非互联网化即死。回来后的那个晚上,徐敏没有睡好。这个曾经软硬件不分的法律人,开始为互联网大潮的奔涌来袭而焦虑。他开始思考在未来世界里,有哪些问题是依然需要被解决的。

最先想到的是两个,一个是婚姻,一个是债权债务。“但是各个国家的婚姻制度不一样,很难适用一套标准和流程;而债权债务关系全世界都一样,欠债还钱,涉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机构、机构与机构、国家与国家,债权的转让与交易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徐敏说。

这样的思考也转化成了徐敏跨界创业的第一个切入点。2008年9月,徐敏投入500万元,在三墩的一个地下室里创立“债易网”。那时的他兴奋得睡不着觉,创业想法还藏着掖着不敢和别人说,怕被模仿。

刚开始创业时的人,总是容易低估困难而高估前景。但事实是,要建立一个囊括个人、企业、机构的债权债务交易平台谈何容易?500万投下去,可能连一个水花也溅不起来。

平台模式受挫后,徐敏不得不调整方向。他注意到债权债务纠纷中的一个共性问题——两年的诉讼时效。徐敏和团队为此开发了一款产品“时效宝”,用以在电子邮件往来中存证,让债权债务时效有据可依。时效宝当中还附带一些赠送产品,比如可以为邮件来往数据存证的“公正邮箱”。

“结果时效宝推出后问了一圈潜在客户,他们都觉得证明诉讼时效不如签个字来得直接,反而对‘公正邮箱’大感兴趣。”创业就是这样,常常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徐敏由此联想到2006年前后时,一些义乌小商品市场的商户通过QQ、MSN、邮件接收订单,发生纠纷后需要把网络记录打印下来作为证据,但法院又认为无法证明从网上打印下来的过程中记录没有被篡改,因此不能作为证据采纳。

无纸化的数据世界里,数据无法辨别真伪,那可怎么办?

一个法律人在互联网化的艰难转身后,终于找到了方向。
转折

自助者他助

方向既定,“安存”开始成为“安存”。

“走进电子数据保全存证这个世界,你才意识到里面有多大一片蓝海。”徐敏感叹。在这片蓝海中的语音存证海域,他真正找到了机会。而为了打消运营商和主管部门对侵犯用户隐私的顾虑,这个曾经的律师从宪法和电信条例出发反复解释,厘清通讯自由和用户隐私的边界,创新产品“安存语录”终于得以落地。为了避免侵犯隐私,事实上安存语录只有主叫一方,没有被叫一方,因为被叫一方没有主动请求。

徐敏依然清晰记得安存语录面世的日子:2012年3月27日。此时距离他们调整方向,已过了将近3年。第一版安存语录只局限于浙江电信用户,产品发布会之后,徐敏碰见阿里巴巴时任法务总监的俞思瑛,对方期待能够借安存语录来帮助解决恶意差评师的问题。

安存语录确实可以成为对付恶意差评师的利器,但前提是要覆盖全国的移动、联通、电信运营商。这样无论双方使用何种网络,恶意差评师只要接起电话,被叫号码就可与购物时留存在网站上的号码进行比对。为了打通全国运营商,安存科技又整整花了8个月。直到全国全网打通的安存语录,让恶意差评师无所遁形。

然而就在开拓全国市场之时,创业五年没有一分钱收入的公司资金链几近断裂,三个月发不出工资。此时徐敏已将别墅抵押,倾尽全部身家,形势危殆。身患糖尿病的母亲从徐敏妹妹处得知消息,颤颤巍巍地将做血透的五万元塞到他手里。“我从19岁起没有拿过家里一分钱,老太太也根本不明白我在干什么,但这五万块钱是一个母亲对孩子的爱,我没有拒绝。”

一个月后,安存科技获得了一位浙商的投资。徐敏最初只是想向这位旧识借钱,对方甚至没问他借钱干什么,就爽快答应借出300万。而当这位浙商看过徐敏对安存科技产品的演示后,当即表示愿意转化为投资,不在乎占多少股份。雪中送炭的300万,将徐敏从濒临破产的危境中拉了回来。

此时,在产品上历经打磨的安存科技已崭露头角,引起了浙江创投界大佬宗佩民的关注。“宗总第一次约我见面,只聊了半个小时,就拍板确定投资。聊完出来我都不敢相信,一度以为宗总是个骗子。”忆及于此,徐敏忍不住笑了。这当然不是一个骗局,只是经历诸多曲折后,突然太过顺利,总让人觉得不够真实。

用自助赢得他助,这是徐敏的创业心得。
蝶变

达己者达人

对话▼

Q:城市周刊

A:徐敏

Q:能否简单描述一下你现在的工作状态?

A:今年九月前的行程已经全部排满,每天的时间被安排到小时或分钟,我不是我自己的。

Q:最密切的朋友是?

A:手机和电脑。

Q:常用的app是?

A:微信、支付宝、百度地图。

Q:常看的公号是?

A:吴晓波频道、安存科技。

Q:包里常备的物品有哪些?

A:手机、手提电脑、笔记本和笔、钱包、名片夹。

Q:除了公司,你经常出现在哪里?

A:各类交通工具上(汽车、高铁、飞机)、五星级酒店大堂吧、电影院或话剧院、健身房或家里。

Q:能推荐本书吗?

A:《精益创业》。

Q:你最大的优点和缺点各是什么?

A:最大的优点也是最大的缺点:善良到好坏不分,真诚至是非不理。

Q: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A:没有时间陪爸爸妈妈。

Q:有特别得意的事吗?

A:未来会有。

否极泰来的安存科技,以惊人的速度攻城略地,用一款款创新产品刷新着人们对电子数据存证的认识。

它基于全数据生命周期电子数据存管与证明体系,研发了语音保全、邮件保全、凭证保全、合同保全等八大产品体系,与公安部、国家密码管理局、全国28个省(市、区)公证机构、BAT三巨头、三大电信运营商等伙伴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中国百万企业及个人用户提供一站式电子数据证明解决方案。

对于徐敏和安存科技所做的事,《21世纪商业评论》发行人吴伯凡曾如此描述:“整个宇宙是无序的,人们把地球作为坐标和参照物,于是就有了东南西北,宇宙就变得有序了;整个数据世界也是无序的,安存就是数据世界里的参照系和坐标。”

高歌猛进之时,徐敏却在去年6月辞去安存科技的CEO一职。谈到这个决定,徐敏直言自己并不是一个合格的CEO,“情感和利益冲突的时候,选择的是情感。”因此他决定“把自己干掉”,为更优秀的人才留出成长空间。先前创业最艰苦的时候,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辞去了CEO,倒也可以更多地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为创业者提供不求回报的帮助,显然在“美好的事物”之列。2014年9月,吴晓波微信公号上一篇《只有廖厂长例外》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湖南的廖厂长对四个经费短缺的学生慷慨解囊的故事,让徐敏想起那些创业路上给予他帮助的贵人们。他当即向吴晓波提出捐赠100万帮助创业者的想法,吴晓波则提议各出资100万,创立一个为创客服务的基金会。

2015年6月,徐敏与吴晓波联合创立了安存巴九灵公益基金会,并与理念相投的企业家共同创办了泰嘉·安存创新创业工场。基金会每年出资200万,用于扶持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影视文化领域的创业者,并为创业者提供免费的场地和设施,资助每家初创企业10万—20万资金,不占股份,不求回报。“我们只是让接受资助的创业者作出承诺,未来成功后要去帮助更多的创业者。”

四个月后,基金会创办荷塘小学。荷塘小学所招收的学员,均是掌管30人以上企业的CEO或高管。每位学员三年近20万元的学习成本,全部由基金会承担,吴晓波、马蔚华、吴伯凡等财经大咖担纲导师。徐敏希望荷塘小学能恰如其名,在逐利而浮躁的商业世界里,成为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它不是教创业者如何赚钱,而是引导创业者回归本源和初心,培育中国的企业家精神。

“种下的是种子,收获的是果实,果实会比种子大十倍、一百倍。”徐敏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