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互联网+政务服务”引领政府服务新模式
来源:河北共产党员网 更新时间:2016-03-07


 

继去年提出“互联网+”概念后,李克强总理在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人民网)

“互联网+”代表着新的经济形态,是国民经济的巨大引擎,从去年“两会”上总理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再到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成功举办,“互联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民众的视线中,也在经济领域改变着百姓日常的生活方式。但同时更应该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人民群众对各级政府的服务方式和质量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催生着“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的兴起。正如今年李克强总理在宁夏考察时所说的那样,要充分运用“互联网+”,让政府服务变得更“聪明”。

打破信息壁垒、有效整合资源需要“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往的政务系统数据分散、不一致且各行业之间融合少,直接制约着政府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能力。在“互联网+”领域,政府可以依托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能力,完成对各部门信息数据的整合,突破部门之间行政隔阂,以便将松散的政务服务进行统一和流程再造。同时通过不同部门之间数据的互通共享,促使政府部门联动创新、优化服务,改善多头管理的问题,使企业和个人避免信息的重复填写和到处跑路提供证明的繁琐,真正通过让“数据多跑腿”,实现让“百姓少跑腿”。

推进简政放权、提高政府效能需要“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现了简政放权中放管结合的理念,目前国内不少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创新性的电子政务网络系统,涉及行政审批、税务、交通、医疗、社保、社区服务等诸多领域,大大地简化了办事流程,有效地提高了政府行政服务效率。民众通过登录网上办事大厅,足不出户便可轻松地完成在线审批、网上办证、业务查询等行政手续;企业登记时直接在数据库调取本人资料信息、运用政务网络实现申办事项并联审批、数据上报等,降低成本、缩短时间;工作人员通过政务平台进行网络办公,上传相关材料,坐等事项办结……可以说,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就能够促使公共服务更接地气,真正实现政府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给群众方便。

增强互动交流、密切干群关系需要“互联网+政务服务”。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打破了传统政府民众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局限,拓宽了交流新渠道。政府机关通过网站交流平台、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等多种方式,倾听百姓的心声,根据民众的建议提升服务能力;民众通过网络问政、网络建议、网络投诉与举报等方式反映诉求,表达观点和建议,真正地参与到政府管理工作中去。同时一些城市服务平台,手机APP,微博、微信公共服务账号的出现,把有关政务信息快速直接地反映给群众,更加高效、便捷地为群众提供了基础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政府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

总之,“互联网+政务服务”是社会管理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它既是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创新,也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技术创新,更是践行群众路线、改进服务作风的实践创新。各级政府应该尽快融入拓展并付诸实践,真正让政府服务在“互联网+”的引领下变得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