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子政务前沿趋势及启示
来源:赛迪网 更新时间:2016-03-14

 


联合国根据在线服务、通信基础设施、人力资源三项指标,计算出193个成员国“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GDI)并进行排名,韩国已连续三次位列榜首。电子政务的发展是当代信息革命与世界范围内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和“追求善治”热潮相结合和互动的必然产物,符合“互联网+”新形势下提高行政能力建设的有关要求。韩国政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步建设电子政务,近年来步伐迈得更大。作为电子政务起步较晚的亚洲国家来说,其韩国电子政务发展之快速、成就之显著令世人瞩目。实现电子政务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学习和借鉴韩国的经验,对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全球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2015年12月20日,韩国国家信息化振兴院(NIA)发布“2016年电子政务十大技术发展趋势”,指出2016年电子政府发展的关键词为“智能应用”(intelligence)、“能力建设”(competency)与“终端融合”(harmony),预测了电子政府的角色转变,并列举了公共服务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先进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即“算法决定公共数据服务竞争力”、” 数据改变未来“”深度机器学习“”开放的物联网平台“”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认证/安全“”智能公共云“”智能医疗与健康服务“”多维数字体验的可穿戴式设备“”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深度融合“”O2O服务模式应用于电子政府“。具体而言,电子政府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加强技术革新力度与优化服务平台这两方面。

(一)加强技术革新力度

实现电子政务发展过程当中核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是提高电子政务的基本水平与服务效率的重要基础。一方面,算法决定公共数据服务竞争力  数据算法让人更深入地了解计算机如何完成各项操作,掌握算法分析将使人们有能力针对新问题提出更多以前想不到的优秀解决方案,算法的更新常常是引领电子政务发展基本模式更新换代的基本前提。另一方面,一些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认证/安全  指纹、人脸、虹膜、视网膜、步态、声纹等越来越多的生物识别技术以及可穿戴式设备相继实现并开始推广应用,人们用自身的存在来保护自己,虚拟世界的信息失窃风险将越来越低。可穿戴式设备是人工智能与消费者交互的开始,传感器的成熟、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使可穿戴式设备达到科技与人体验的完美融合。五维数字感官(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的出现已尽可能带给用户真切体验,“六维数字感官”(增加了情感体验)的产生不会太远。

(二)优化服务平台

电子政务的更新发展与虚拟、现实世界的不断融合密切相关。虚拟现实技术将虚拟和现实世界信息进行融合,模拟仿真后再叠加,使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现实世界,从而使用户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该技术能够同时展现虚拟和现实世界的信息,可广泛应用到军事、医疗、建筑、教育、工程、影视、娱乐等领域。

1.更新服务模式,延展服务功能

将电子商务中O2O(online to offline)服务模式应用于电子政府  O2O模式是目前最热门的电子商务模式,未来电子政务应在一些领域积极提供居民连接线上与线下的公共服务,这为解决公共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更有效的整合服务对象的需求,增强服务对象与提供公共服务者之间的即时性与交互性,真正完善电子政府所致力于打造的服务平台且有利于不断优化电子政务活动的服务功能。

2.服务平台的“连接性”与“服务性”功能进一步增强

数据改变未来,改变一个行业需要经历漫长过程,然而在大数据时代,改变只需一瞬间。信息技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与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大数据时代使得服务提供者能够更加有的放矢的开展高效服务。互联网刚开始是用来连接人与人,现在互联网更应该理解为用来服务人。技术进步正在使机器由被动接受指令向主动学习改变,未来可靠的公共服务系统将学习如何帮助人们。物联网时代使一切事物认知化,万物透过互联,赋予万物感知、认知,整个世界将被人工智能包围,所有的一切都能通过建立一个“开放连接”去创造价值。与此同时,“智能公共云”的运用使服务对象开始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形成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由信息技术与其他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共同发挥作用,它将促使公共部门与私有部门联合,通过法律框架实现合作共荣。

二、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建议

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选择。大力推进电子政务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任务,经过过去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十二五”期间的快速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已经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成为各级政务部门平稳运转和高效履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一)倡导全社会共用共享云计算资源。电子政务的出现与发展从长远的角度而言是为了降低行政服务成本,注重行政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提高。而“云计算”技术由于其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和低成本、高安全性等特性,符合“十三五”规划中关于节约行政成本的构想,而且从理论、技术、实践和成本上来看, 云计算在电子政务的信息资源共享领域的运用是可行的、科学的且有必要的。

(二)进一步深化发掘政府和企业的大数据潜能。 要实现电子政务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在政府层面促进信息内容的共通共享,而且需要不断挖掘企业的大数据潜能。由于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在电子政务数据库系统的建立方面存在先期的不足,尤其体现在许多政府机构部门不能够有效的对大量电子政务数据进行收集、整合、管理,从而对进一步的电子政务活动产生了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尤其需要不断开发利用、学习新的算法核心技术,真正实现将“大数据“技术与政府、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构想。

(三)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政府公共服务。电子政务以“互联网”作为载体,首先强调的就是通过互联网让社会和公众享受到便捷、高效、高质量、个性化的政务服务,满足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网上政务服务要求,提升新常态下网上政务服务水平。在现有的政府公共服务之中,由于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制度存在许多弊病,而且在这一过程当中缺乏有效的权威机构以及较为健全的法制建设来协调各部门间的基本工作,从而导致政府部门间的内网与外网信息共享水平依然较低。因而,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政府公共服务需要不断突破壁垒,真正达到政府与服务对象之间的“互联”状态。

(四)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发展电子政务。政府职能主要包含“公共管理职能”与“公共服务职能”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来,我国政府的工作重心开始突破以往“以管理和审批为中心”的旧思路,开拓了“以服务和指导为中心”的新思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为了提高行政效率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国进行了“大部制”改革等一系列政府机构的改组与智能扩展。而通过互联网技术与行政职能的结合,政府部门无疑能够利用“网络“的诸多优势与特征为公众、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提供多种在线服务,大大增强了其服务能力。

(五)积极实践并应用政务服务O2O。电子商务中的“O2O”服务模式可以适当向电子政务中迁移,从而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这一过程当中,政府部门应当首先秉持“以用户为中心”的电子政务建设宗旨方针,对其服务对象(如公民、企业、非营利组织等)的具体需求投入重要关注,并有的放矢的完善政府网站所能提供的各项功能性服务,与此同时,加强各网站之间的交流与信息资源整合,促进 “一站式”服务的发展,真正提高网站的服务水平。目前,中国是移动用户最多的国家。伴随着我国国民所持有的移动终端的数量以及种类不断增加,不断开发出能够适应此种情况的电子政务模式更能体现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与时俱进。不难预见,移动政务将在我国“三网合一”的立体化电子政务服务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也必然会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潜在方向。

(六)勇于利用新技术新趋势来促进政府管理创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不断将技术与服务相结合也成为一种主流趋势。虚拟技术、可穿戴技术、生物识别、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发展,可以应用到电子政务服务当中,从而进一步实现政府与民众“互动性”与“连接性”的加强,提高政府服务的即时性与服务效率。

本文作者:丁艺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政府管理技术研究室副主任)  尹孔阳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