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河区的“四个转变”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来源:沈阳网 更新时间:2016-05-09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确立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战略方向、重点领域、主攻目标,完整地展现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全面深化改革,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动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推动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创造力。

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越来越涉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调整,涉及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深刻变化。政府职能不转变,其他领域的改革也难以深入下去。现在政府对微观事务干预还是过多过细,管了许多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一些该管的事又没有管好,这些都需要通过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能够有效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和体制机制,推动解决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为此,沈河区深刻思考能将习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理念落到实处的新举措,以“十三五”作为时间窗,坚持以幸福沈河建设为目标,以企业和百姓审批服务需求为导向,全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发展智慧政务建设和三级政务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努力打造沈河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升级版。

聚焦行政审批体制综合改革,推动行政审批服务由碎片化向整体化转变。成立企业注册登记局,将投资建审类、企业注册类、公共服务类行政审批服务职能进行有效划转,实现审批主体由分散变为集中。在各类别审批中推行“流水线式”审批和并联审批,从而打破多层级审批和串联审批层层阻塞,实现“简单事项立等审批、联办事项一口办理、关联事项一章多效、踏勘验收统一勘验”,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

聚焦电子政务建设,推动行政审批服务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充分借鉴国内先进地区成熟经验,以“两中心、五平台”为主要建设方向,探索构建并联审批电子政务运行体系,实行统一数据库和统一用户管理,大幅提升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化水平。到2018年,政府服务事项80%以上实现在线办理,全区统一的人口、法人和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基本建设完成,信息资源目录定义的共享信息80%以上实现共享,纳税人全部涉税业务实现100%网上办理,实现社会组织业务100%网上办理,实现区域地名属性数据100%数字化处理。到2020年,人口、法人和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能够满足各类应用需求,信息资源目录定义的共享信息实现全面共享,全区电子政务系统实现“统规、统建、统管”。

聚焦区街两级政务服务协同发展,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由“一级主导”向“两集中”转变。以简政放权工作相关精神为指针,将所有面向企业的审批服务事项向区级中心集中,推进一站式服务、并联式审批,杜绝“体外循环”,实现“部门围着窗口转,窗口围着企业转”;所有服务群众的审批服务事项向街道(社区)集中,推行关口前置,将办理的入口、出口最大限度地设置在街道(社区),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全程限时代办”,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特别对上级下放的涉及民生服务类的审批、审核、备案类事项,做到及时下放至街道(街道),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聚焦高效监察系统建设,推动政务服务监督管理由程式化向智能化、动态化转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街区中心内每个工位设立独立的音视频监控设备,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监控系统,组建来办峰谷数据分析库,完善监察及绩效考评相关制度,促进政务服务工作更加高效、规范、便民和廉洁。

总的来说,“立治有体,施治有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着眼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为全面深化改革开辟新的空间。 (作者:马冰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