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青海”乘势而来
来源:青海日报 更新时间:2016-06-01

 讯 2013年,以着力提升全省信息化支撑能力为目的,由省通信管理局牵头的“宽带青海数字青海”规划,才刚刚进入起步阶段。

2015年年初,《“宽带青海·数字青海”战略规划》和《青海省促进信息消费发展规划》同步出炉,分别确定到2020年,“宽带青海·数字青海”基本建成,宽带网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和普及,信息化创新和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宽带和数字化水平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梯次发展格局,省会西宁争取达到东部发达城市水平;全省信息消费贡献规模超过450亿元,超过全省GDP10%的目标。

更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围绕规划目标,青海这个财政小省,2014、2015年,“数字青海”建设工程总投入达到94.6亿元,2015年,信息产业投入与消费分别突破百亿元和两百亿元;2016年当年,将完成全省宽带青海信息消费投入100亿元以上。

顶层设计,

“数字青海”愿景诱人

与大手笔建设数字青海相呼应的是来自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设计——

2012年,青海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青藏高原通信枢纽和区域信息汇集中心”。

2013年,省政府印发《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宽带青海促进信息消费的指导意见》。提出在“高原信息中心重点推进工程”中,推动“建立区域性或全国性云计算中心、大型互联网灾备中心、备份中心、全国性呼叫中心、省级客服中心、移动信息服务”和“云计算数据中心示范工程”。

2014年,《“宽带青海·数字青海”战略规划》(2014-2020年)及《青海省促进信息消费发展规划》(2014-2020年)两个规划出炉;同年,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建设重大产业基地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意见》等文件,将与大数据关系密切的软件、平台集成、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均列为发展重点,为青海大数据信息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云计算发展培育大数据产业实施意见》及《关于加快推进物联网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等本地化政策,为加快省内信息消费、“互联网+”脚步,着力深化互联网对农牧区、工业制造、绿色生态、智慧能源等产业的支撑与服务作用等“数字青海”建设进程奠定了基础。

大数据布局,

数字青海乘“云”而上

3G/4G无线通信网络、光纤入户……

网上商城、手机支付、联网物流……

房产登记、电子报税、公共资源交易、社保医保一卡通……

远程教育、网上营销、产品追溯、农技推广云平台、工业改造提升……

经过实时统计和分析,精确统计出商圈的人流量,一旦人流量超过承载范围,大数据中心可向相关部门快速反应,采取相应应急措施,防止公共安全事件发生。这是2015年底刚刚在我省启用的青藏高原首个云计算大数据中心,已经在西宁市西门口-大十字商圈、新华百货-力盟商业巷商圈、新华联商圈投用,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的便利。

作为青藏高原乃至西北最大的数据中心和西北地区唯一打造国家标准的数据灾难备份中心,位于海东市的青藏高原云计算大数据中心,以及格尔木市的柴达木云数据中心与青藏高原数据灾备中心,正在成为青海省布局大数据产业的重要依托。

据青海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海东的大数据中心属国家级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技术水平在国内业界领先,投运后不仅依托“彩云青海”信息化服务平台,在电子政务、交通旅游、安防环保等7大领域引领青海迈向“云时代”,还将面向西部、全国乃至中亚各国,提供数据存储、大数据分析计算、数据挖掘等“一站式”服务,让“信息孤岛”成为青海的过去。

大数据重点工程推进,全省的重点领域信息化也在全面“开花”。来自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最新资料显示: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建设的全民健康保障“一体化、一卡通”,累计完成投资5412万元,累计发卡354.18万张,实现了医疗保险的电子凭证、信息记录、自助查询等多项功能;省卫生计生委加快推进全省28家重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度和人口数据库建设;省国土资源厅进一步完善“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功能,优化省矿产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省商务厅整合相关资源,加快朝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支持市州创建省级电子商务服务基地,全省电子商务服务体系已初步形成……

截至“十二五”末,全省重点骨干企业信息化应用率已经达到95%以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覆盖率达到90%,乡镇卫生院信息化覆盖率达到70%,中小学多媒体设备“班班通”覆盖比例达到100%。“1+5”省级农村信息服务综合平台已覆盖20万户农牧民,林业、水利、气象、环保等领域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持续完善。

以信息化集成技术应用为主的“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加快与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示范企业新产品开发周期平均缩短35%,生产周期平均缩短38%,新产品贡献率20%以上,企业累计新增直接经济效益约10亿元以上。

“四朵云”

绽放“数字青海”

进入4月底,《2016年宽带青海信息消费工作实施方案》的出台,成为数字青海又一标志性节点。青海省给自己定下有史以来最硬的信息化投资目标——全年确保完成全省宽带青海信息消费投入100亿元以上,全省信息消费规模达到240亿元。

围绕光网推进、高原信息港、农牧区信息化、数字政务、数字民生、数字城镇、数字产业等重点工程,今年,青海省无疑加快了推进“数字青海”建设,推动传统产业信息化升级改造,促进公共信息资源共享和开发利用,提升民生领域信息服务水平等等的速度。省通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这样总结不一样的2016年。

与年初《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相呼应,大力推进“互联网+”行动,构建活力青海产业云、大美青海生态云、幸福青海民生云、和谐青海政务云,全面提升各领域信息化水平的“四朵云”呼之欲出。

据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信息发展处负责人介绍:“目前,仅仅在实施物联网示范工程方面,全省就已经有不少的企业搭上了‘快车’,比如,西宁特钢数字化调度指挥平台实现了能源、物料、设备、生产状况等要素的集中监控和管理;盐湖股份运用物联网技术强化过程控制,成本降低20%以上;青海一机床和华鼎重型机床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CDA)实现了设计过程的三维实体造型、数字化模拟装配和运动状态仿真;量具刃具公司实施机器换人,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创意+科技、企业+服务、网络+金融等新模式加速形成,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以信息化助推产业现代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达到全国水平已经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全面铺开。”

其中的“数字政务云”将依托云计算平台技术,全面整合省、市(州)、县三级电子政务信息,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社会管理信息化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除涉密文件外,政府部门发布的所有文件,都可以查询到。

“数字民生云”哪里有好玩的?哪里有好吃的?坐哪路公交?车到哪儿了?打开智能手机,通过相应的手机软件,搜一下就都能找到你所需要的。生病上医院,在手机或电脑上就可以知道哪家医院人满为患?所有这些都可以在这个智慧公共服务民生领域集约化应用服务云平台上找到答案。

“数字产业云”建成后,将满足我省产业经济管理的需要,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重点企业的实时数据采集和全省工业运行监测,将这些资料形成海量数据。在满足产业信息化和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可满足企业从需求、设备到制造、交易等线上线下的云服务,可切实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

“数字生态云”基于节能降碳、气象、水利、土地等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监管和开放式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的云平台,有望通过草场变化、降水量情况等,迅速分析出我省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在三江源生态保护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