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嘉兴市发展目标确定
来源:嘉兴日报 更新时间:2012-04-14

  十一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确定

  市长陈德荣在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十一五”期间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接轨上海扩大开放、滨海开发、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科教兴市、和谐发展六大战略,加快建设长三角经济强市、杭州湾滨海新市、江南水乡文化大市,推进富民强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为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陈德荣说,“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经济增长速度位于长三角前列,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万元左右,实现综合实力位置前移。到201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实现由初级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转变;基本建成覆盖全市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共享体系,初步形成城乡一体、互促共进、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循环经济发展初见成效,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整体改善;文化大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今年全市工作的主要调控预期目标

  市长陈德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实现今后五年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6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调控预期目标是:(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2)进出口总值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7)新增就业岗位5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8)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0‰以内。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市长陈德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继续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将政府资源更多地投向公共服务领域,丰富公共产品供给。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审批责任制,扩大集中审批范围,力争办理面达到95%以上;启动建设网上审批服务平台二期工程,年内实现市、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联网。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合理界定乡镇机构职能,精简机构和减少财政供养人员,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启动农村综合改革和城乡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方法。扩大和规范政务公开,推行电子政务,办好政府门户网站,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建立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健全社会公示、听证等制度,让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大力发展各类中介组织,政府通过采购方式将原由政府承担的技术性、服务性和部分协调性工作交给社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政府与公民、企业、社会之间的沟通协调和桥梁纽带作用。全年新建行业协会27家。

    注重科技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市长陈德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始终把教育科技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不断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现代教育体系和人才支撑体系,切实增强创新要素的供给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推动型向创新推动型转变。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争创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为契机,进一步强化宣传,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科技进步的良好氛围。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工建设市科创中心三期,推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中心和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国际技术转移(嘉兴)中心建设,创建软件产业园。继续开展与北京、上海等地的科技对接活动,办好网上技术市场。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支持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年内新增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0家。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充分发挥政策性风险投资资金的作用,完善科技投融资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申报激励机制,全年专利申请量达到2000件。推进“数字嘉兴”建设,加快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各行业的应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科技创新,教育为本。全面启动教育强市建设,深入开展省级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加快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化率达到70%以上。继续调整优化中小学校布局,基本完成农村6班以下小学和12班以下初中撤并工作。从2006学年开始全面免除九年制义务教育段学杂费。深化素质教育,努力提高15年教育的标准和质量,初升高比例保持在94%以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开工建设嘉兴中职园,提高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和城市大学的办学水平,努力建设长三角职业教育基地。扩建嘉兴学院梁林校区,积极创造条件,创建综合性嘉兴大学。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启动嘉兴教育学院迁建工程。年内高校在校生突破4万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推进办学主体多元化。

    夯实人才基础。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要素。认真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和智力开发工作的若干规定》等7个人才工作政策,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社会氛围。继续组织好各类人才招聘活动,大力引进高层次、高技能、实用型和紧缺型人才,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万名。办好留学人员创业园和博士后工作站,基本建成市人才公寓二期,全面启动县(市、区)人才公寓建设。提升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人才合理有序流动。重视人才使用,完善技术、知识、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华的良好环境。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不断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重视环境资源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市长陈德荣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执行建设用地“双控”指标,在工业园区统一规划建设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和公共绿地,鼓励产业地产,建设多层厂房,发展立体工厂和楼宇经济。加快应用节电节水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推进节能降耗,力争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积极引导商业和民用节能,在公用设施、宾馆商厦、居民住宅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大力开发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积极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秸秆气化等生物能源,农村清洁能源利用率达到67%。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编制工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着力推进化工、纺织、造纸等重点行业企业的清洁生产,年内抓好22家省级清洁生产企业试点工作,完成5家省级绿色企业创建任务。继续加大落后生产工艺的强制淘汰力度,扎实推进砖瓦、小水泥等限制发展行业的依法关闭工作。加快园区生态化改造,积极推进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农业生态产品基地建设。倡导绿色消费和理性消费,大力推广可循环使用产品,推进循环型城市建设。

    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加大环境建设力度。着力推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市联合污水处理工程二期、平湖东片污水处理厂、桐乡第二污水处理厂和海宁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加快污水入网进度,全市收集管网范围内工业污水入网率达到100%,县城以上生活污水入网率达到70%。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强重点污染区域、行业及企业的整治,从严查处违法排污行为。年内基本完成市区工业污染和危险源、秀洲区北片织机污染整治任务。采取综合措施,整治油烟、噪声污染,重视固体废弃物管理,突出抓好危险废弃物的监管。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以养殖业为重点,加大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建立健全农村垃圾集中收集处理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开展城乡绿化,新增绿化面积5380亩,市区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6平方米,积极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启动水源保护工程,加大饮用水源保护力度。加快河道整治进度,全年疏浚河道20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