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底550万元天价医疗费再次将医院体制改革推向了风口浪尖,此次更多的质疑指向了公立医院的性质。不可否认的是,在下一步医疗体制改革不明朗的情况下,多方面对现行的医疗体制不满意,于是更多的眼光投向了民营医院。从2001年9月我国放开医疗市场以来,民营医院不断发展壮大。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的30多万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非公有制医疗机构占了13万多家,具有一定规模的民营医院大约有1500多家。来自北京市卫生局的统计数字显示,到目前为止,民营医院在卫生局医政处统计注册的数字已达2096家,民营医院已经成为卫生医疗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相比体制下公立医院的各种优越性,民营医院的外部、内在环境稍微弱一些。这种局面下,民营医院如何投资信息化?是顺其自然还是放任自流?
探讨民营医院信息化之前,先看看民营医院的生存状况。目前民营医院的生存都不如意。据权威部门统计,在全国各级民营医疗机构总数量已占重要地位的情况下,其诊疗人次数却仅占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的2.7%,入院人数占全国医疗机构入院人数的2.5%,在每年超过万亿元人民币的中国医疗市场这块大蛋糕中,民营医院占不到3%。近年陆续出台的一些政策性文件间接地限制了民营医院的发展,表现在5个方面:广告将不允许投放、医院药品加价将要取消、3年免税将到期、医生不许走穴、准入制度将要实行。这5个方面中的哪一个方面都可能是致命伤,因为民营医院正是依靠这几个方面扩大影响力,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的。
去年,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民营医院分会召开的“2005中国民营医院年会暨民营医院诚信发展论坛”上,各地民营医院负责人纷纷反映,受医疗广告负面新闻牵连,民营医院生存环境每况愈下,民营医院的诚信遭到了质疑。有报道称,在我国此前涉嫌的虚假医疗广告中,80%以上来自民营医疗机构,受此牵连,民营医疗行业也被整体卷进诚信危机中。来自中国医院院长决策研究中心最近的调查显示,在1500名从未到民营医院看过病的受访群众中,61.3%的人明确表示“印象中大部分民营医院社会公信度差,不值得信赖”,只有8%的人表示在“小病”情况下愿意到民营医院就诊,而愿意到民营医院“住院”的比例则更是低得可怜。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民营医院夸大其词的广告。要想达到更多患者的关注,必须要吸引眼球。多数民营医院都把“轰炸式”广告当作了创业初期“救命草”。然而这根“救命草”并未起到多大的作用。北京新兴医院就是如此,大多人提到该医院的名声都表示不屑,认为存在欺骗。新兴医院开业时在电视台投放的系列广告每月投入费用高达1000多万元,广告播放不到半年慕名而来的患者便蜂拥而至。但是由于存在违规,新兴医院的“明星广告”第一次因违规被叫停,随后其改头换面的广告又被列为违法广告。
由于资金不足、国家税收苛刻等多方面原因,多数投资者都选择了办小诊所,这也是民营医院规模偏小的原因之一。目前许多民营医院就是在不孕不育、性病、慢性病等这些专科领域来生存,因为这些疾病很多都是没办法根治或者需要终身治疗的,治疗时间长,而且利润大。但是很多患者目前已经对民营医疗机构失去了信心。
另一个让民营医院抱怨生存艰难的问题是税收问题。在去年管理年会上,民营医院的院长们联名向有关部门递交了一个《民营医院税收问题建议书》,希望能够在税收上能够与公立医院待遇相同。还有在医保问题也是民营医院的困扰之一。比如,上海1700万常住人口中,约有1000万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民营医院因为没有医保定点资格只能为剩下的700万人服务,而且这700万人同时也是国有医疗争夺的对象。如此多的问题制约着民营医院的发展,在经营都不能维持的情况下,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又是什么状况?
医院信息化的根本作用在于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医疗事故,减少医疗费用,这些是大多医院CIO的认同。进一步说,医院信息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医院信息化建成后,将形成合理高效的管理方法,逐步完善医院管理,提升医院的综合院力。目前公立医院都能意识到,医院信息化必须要上,上了就能够体现出效率,节约成本,提高患者流量,提高医生素质等。大多数公立医院信息化的问题多是资金、技术和人才。从医院全局出发,以上三个困难并不是医院的致命困难,因为公立医院,尤其是三甲医院的患者流量大,效益好,资金、技术和人才基本能够得到解决。公立医院信息化的最大困难在意识方面,要建设多大规模的信息化,如何去管理信息化,将信息化融入到医院整体的管理当中。
相比较公立医院的信息化,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则是刚刚起步,还不能称之为有系统的信息化。比如北京右安门医院,始建于1986年,现在医院每年的流水近3000万元,日门诊量200人左右,200张床位的使用率近80%,属于民营医院中经营不错的医院。院长曹亚民说,“对于民营医院来说,生存是第一位的,如果不能保证它的正常运营,其它什么都谈不上。所以患者是我们时刻需要争取的资源,生存是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压力”。右安门医院信息部门相关人士说,从投资角度来说不能和公立医院相比较。右安门医院的信息化投资在几十万元左右,仅仅实现了HIS系统,能够满足日常的工作管理。再深入一点的比如PASE、LIS等系统都没有。该人士说,投资规模是最大的问题。
北京一些三甲医院,信息化投资都在上千万元。民营医院规模不大,造成信息化投资也不大。但是如果在民营医院中有效地利用资本运作手段,投资规模并非是最大的问题。比如北京健宫医院就是一家由管理公司接手的民营医院。北京健宫医院前身是北京建工集团所属医院,也是原国家建设部总医院,2000年企业向社会招标参股,将医院改为股份制性质的医院。凤凰医院集团通过招投标,参与医院股份制改造,控股经营了这所有3.2万平方米457张床,资产1亿元以上的二级甲等医院。
北京健宫医院引入《凤凰医院集团管理模式》,进行医院改制,院舍改建,人员改组,技术改造,重新申报为营利性医院,成为北京最大的一家营利性医院。不仅如此,健宫医院还被北京医保中心指定为医保定点医院,这在民营医院中并不多见。并且这家医院在北京是第一批启动实名就诊的医院,与同仁医院、北医三院和北京第六医院并列,这一点也证明了民营医院如果资本和管理模式运营合适,一样会得到社会的认可。
人民医院信息主任何雨生认为,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区别不大,因为无论是哪种体制下的医院,所体现的功能一样,信息化所发挥的作用也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所有制和管理模式,这两点可能是民营医院实施信息化中的最大不同。安贞医院和中日友好医院的CIO表示,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并非在一个系统当中,平时也很少交流。
北京天健公司是一家实施信息化的服务商,董事长姜跃滨说,他们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民营医院并不多,只有2~3家。他们和北京国际儿童医院谈了一个项目,已经在去年12月底上线。他说,相比较国立医院,民营医院更注重管理层数据,希望对数据分析能够帮助医院管理。其次是对服务体系的注重,借助灵活的管理吸引患者。姜跃滨说的这一点,在民营医院中也有所体现。比如健宫医院是北京第一家彩色外墙的医院,窗帘和地板都是暖色的,具有温馨的感觉等。大多民营医疗机构如体检中心更是注重亲和力的服务等,只有借此才能体现民营医院的价值。姜跃滨说,他们所实施的系统更注重医院性质的特性,比如国际儿童医院的患者是高档人群,对财务的预付款比较看重,所以软件中体现了这一特色。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医院服务好。
实际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民营医院的信息化其根本还是在于一把手的意识,才能够合理的协调资源,建设信息化。这一点比公立医院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