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创新市场监管方式的实践和思考
来源:中国工商报 更新时间:2016-07-10

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给市场监管工作带来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经济社会转型、政府职能转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新形势,创新市场监管方式,服务发展大局,迫切需要认真思考,积极应对,务求实效。

江苏宜兴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实践

宜兴市以“融通职能、融合队伍、融入发展”为目标,有序推进市场监管机构整合,稳妥做好市场监管体制调整,积极开展各项市场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物理整合”到“化学融合”,管理机制更顺畅。以办公同地点,办文同平台,办事同制度为抓手,全面推动人、财、物的整合,15个内设机构,1个直属行政机构,17个派出机构,“二中心、一大队”下属事业单位设置基本到位,国家环保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也正紧锣密鼓地推进之中,逐步实现干部队伍平稳过渡、工作职能无缝对接,队伍整合1+1+1=1,监管服务1+1+1>3的目标。

从“分散式”到“全覆盖”,执法检查更全面。合并检查项目,制定标准化、集成化检查流程,探索实施一次出动、全面体检的执法检查模式,市场监管执法领域也从商品市场扩展到要素市场,从有形市场扩展到无形市场,从集中市场扩展到分散市场,从面对面近距离交易市场扩展到数字化网络化及电子商务市场等全领域市场,执法检查基本实现全覆盖。

从“多条线”到“一平台”,消费者权益保护更便捷。整合工商12315、质监12365、食药监12331,建立了统一受理、统一调度的投诉举报体系,实现公众诉求处置一体化,完善申诉举报转案件的流转机制,实行集中分派、并网处置、高效办理、统一反馈,加大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打造统一的服务民生平台。

从“多窗口”到“一门式”,行政审批更快速。实行食品生产、流通、餐饮许可证与营业执照统一受理模式,一口受理、一表申请、一门办理,降低准入门槛。大力推进“先照后证”“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进一步简化准入程序,改进审批流程,缩短办理时限,积极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全力推行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扩大以电子营业执照为支撑的全程电子化登记管理的覆盖面。

从“分段式”到“全过程”,食药监管更高效。实施“三合一”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后,充分发挥原工商部门的队伍优势、质监部门的技术优势和食药监部门的专业优势,构建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主体资格确认、市场行为规范、消费者权益保护全方位的监管体系,破除了以往各扫门前雪的分段式监管弊端,确保消费安全。

在取得上述成效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市场监管体制改革还处于探索期和调整期,改革还面临许多问题。主要如下:目前下合上不合的监管体制,导致不同程度的多头管理、政令不畅;市场监管局成立后,初步形成了大监管市场格局,但地方市场监管部门仍然承担属地责任,属地管理意识需增强;工作内容大幅增加,一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还需时日,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监管职责加重,监管对象增多,基层力量仍显不足,基层人员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工商电子政务系统、质监电子政务系统、食药监电子政务系统尚未实现互联互通,直接影响了数据整合、信息传递、数据共享,降低了行政效率等。

创新市场监管方式的思路与举措

在市场监管理念上创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职能,这一基本职能通过引导、规范、监督和执法4个具体环节实现。然而长期以来,监管实践偏重于执法这一环节。在新形势下,需要教育和引导市场监管干部更新市场监管理念,创新市场监管方式,从管制思维更好地转变为亲商思维,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出发点,以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为落脚点,既当好市场秩序的守护者,又当好市场发展的促进者、市场消费的服务员。

在监管执法方式上创新。在社会结构日益复杂、市场主体经济组织形态各异的现实情况下,不能寄希望于采取单一的命令—控制型的刚性监管方式,应根据不断变化的新特点、难点、热点问题,积极探索和创新,综合运用“组合拳”实现市场监管既定目标。

一方面,事前履责要到位。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切实履行“双告知”职责,厘清监管部门、审批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市场监管职责。在办理登记注册时,要根据登记后置审批事项目录告知申请人需要申请审批的经营项目和相应的审批部门,并由申请人书面承诺在取得审批前不得擅自从事相关经营活动;在办理登记注册后,要运用信息化手段,对经营项目审批部门明确的,把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及时告知同级相关审批部门,对经营项目审批部门不明确或不涉及审批的,及时在企业信息共享平台上发布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信息,相关审批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及时查询,根据职责做好后续监管工作。同时,采取提醒、约谈、告诫等手段,完善执法警示制度,通过合作式监管,降低监管成本。

另一方面,事中事后监管要规范。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建立“一表两清单、两库一平台”的“双随机”抽查机制;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和数据比对机制,把握监管风险点,把证照衔接、监管联动、执法协作等制度措施有机贯通,提高市场监管效率;研究制定市场主体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办法,建立从市场主体准入到退出的全过程信用约束机制;切实改变过去“分兵把口、各管一摊”的粗放式监管模式,细分监管区域、监管对象、监管责权、检查形式,提升监管效能;大力实施和推进标准化战略,确保消费者安全消费。

在服务改革发展上创新。效率优先。通过行政审批事项流程再造,压缩行政审批在部门内部的流转时间,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及时公布审批流程表,承诺各节点办结时间,切实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主动服务。持续抓好“个转企”工作,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研究探索有力举措助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主动送政策送信息;整合资源,组建统一、集中、高效的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平台。

在维护消费者权益上创新。畅通消费维权渠道。继续加强消费维权平台建设,促进消费维权便利化、一体化,提升消费纠纷调处能力;进一步完善电话接通率、诉求办结率、消费者满意率、举报查实率、申诉转案率等指标量化考核机制,加强对申诉和举报违法线索的筛查和依法处理,进一步提高解决消费诉求的效能。抓好重点领域。突出抓好农贸产品、装修材料、电子电器等消费者关注度高、消费纠纷多发的重点领域,及时化解消费纠纷,优化消费市场环境。扩大维权效应。通过消费者的合理要求,倒逼企业生产经营模式转型,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生产和消费良性循环。 在加强社会共治上创新。发挥专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消费者协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等专业服务机构的监督作用,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信用评价机构;聘请食品、药品等方面的知名专家,建立市级市场监管专家库;鼓励各镇、园区、街道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专业化检查并进行有针对性整改;健全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机制。促进市场主体自律。以市场主体责任促进企业自治、以行业组织作用推进行业自律、以舆论监督约束保障社会共治,引导企业提升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市场监管社会化水平。加大工作协同力度。继续开展市场监管法律和实务培训,提高市场监管队伍的业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鼓励基层群众参与。发展食品安全员、信息员,聘请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群众成为市场监管义务监督员或志愿者,形成覆盖全市的市场监管“天网”,加强社会共治。

江苏省宜兴市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