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讯 7月12日,由电子政务理事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5)》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5)》(以下简称《年鉴》)由电子政务理事会组编,记载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主要进程,汇集国家主管部门指导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文件,收录年度电子政务的专题报告和观察评述,发布电子政务的重要成果和年度人物等先进个人信息,整理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基础数据的工具书。
《2014 年联合国电子政务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指数(EDGI)为0.5450,位列第70 名,与2012 年相比上升8 个位次,是近五年来排名最靠前的一次,表明我国电子政务在这段时间里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 我国电子政务排名的提升,与我国政府推动电子政务发展的决心与行动密不可分。
2011 年3 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
2011 年1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提出要转变电子政务发展方式,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应用成效。
2014 年2 月27 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组长由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担任,旨在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建设网络强国。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围绕协调发展、简政放权、“互联网+”、政府数据开放应用、 优化服务流程、政务公开等多个层面,密集出台了一批相关配套政策文件,强力支持电子政 务发展。
2015 年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4〕66 号),明确要求: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深化应用深度和广度、健全保障措施。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2015年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转变政府职能工作方案》(国发〔2015〕29 号),从网上并联审批、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信息资源共享、信用信息公示“一张网”、 电子营业执照、综合监管平台、“互联网+监管”等多个角度,就以信息化手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015 年 7 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指出:加快互联网与政府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融合,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在线公共服务体系。
2015 年 9 月,国务院印发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15〕50 号),提出: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健全政府大数据采集制度,全面推行政府信息电子化、系统化管理。
2015 年1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简化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方便基层群众办事创业的通知》(国办发〔2015〕86 号),明确指出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化手段,探索实行“互联网+监管”新模式。
2016 年2 月 17 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和政府数据开放,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 随着我国政府的强力推进和各项任务的实施,我国电子政务将向集约高效、透明创新和智能互联的方向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国际地位将继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