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办理103个常用证要盖100多个章 提交73次身份证
7月12日讯 7月12日,由电子政务理事会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5)》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
《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5)》(以下简称《年鉴》)由电子政务理事会组编,记载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主要进程,汇集国家主管部门指导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文件,收录年度电子政务的专题报告和观察评述,发布电子政务的重要成果和年度人物等先进个人信息,整理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基础数据的工具书。
据《年鉴》介绍,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行政服务效能得到显著提升。但一些地方和领域,困扰基层群众的“办证多、办事难”现象仍大量存在。具体体现在:一是证件“多”。据统计,我国与人民群众日常工作生活相关的各类证件、证明多达400多个,其中最常用的有103个之多。二是流程“繁”。证件审批涉及部门众多,同样材料重复提交,而且部分证件审批周期长。据统计,办理这103个常用证件,需要经过18个部委局办,盖100多个章,交28项办证费;户口簿要提交37次,照片要提交50次,身份证要提交73次;异地办理准生证需要经过8个单位,开5份证明,盖8个章,历时8天。
因此,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需要大力推动“简政”“减证”,简化办事环节和手续,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推动一站式网上审批,拓展服务渠道,才能让群众办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