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总体方案》之一
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是国家赋予舟山群岛新区的又一项重大战略使命。
今年4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上个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文同意《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并印发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直属机构,这标志着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进入实质启动阶段。
这个总体方案核心要点有哪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的重点是什么?体现了舟山的哪些特殊优势和前期工作成果?对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建设将起到怎样的关键性指导作用?
带着一系列问题,7月11日,记者专程来到北京,采访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尹震,请专家解读总体方案。
突出舟山的“中心”主体地位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主要职能,是对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发展规划、项目发展方案等提供权威决策参考。据尹震介绍,从1989年开始,该所就着手对舟山市展开勘察和规划,他本人也较早介入了对舟山的发展研究,参与了此次编制《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总体方案》的前期研究工作。
《总体方案》提到,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具有“有利于发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利于推进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战略互动,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安全保障能力,有利于推动我国海洋经济加快发展”的四大意义。尹震认为,“这四大重要意义着重包含两块,一块就是对长江经济带的促进和带动作用,另外一块就是要充分确立我们国家在国际上对大宗散货的定价权或者说是话语权”。
《总体方案》还对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功能定位作了明确,即“国际一流的江海联运综合枢纽港、国际一流的江海联运航运服务基地、国家重要的大宗商品储运加工交易基地、我国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示范区”。
尹震分析说:“国家希望通过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建设,能够把江海联运真正做起来,能够充分地发挥舟山深水岸线的优势,让我们国家的资源、能源运输联动整个长江经济带的产业发展,捆绑到一块。这样的话,就能有力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开放和转型升级。 ”
“总体方案突出了舟山的‘中心’主体地位。舟山是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的行政主体,这一点也是明确的。 ”尹震谈到,虽然该方案实施范围除舟山群岛新区全域外,还涵盖宁波市北仑、镇海、江东、江北等区域,但方案的主要内容体现了舟山的核心诉求及其特有的区位资源优势,保障了舟山的核心发展利益。《总体方案》为舟山勾勒的远景蓝图是“到2030年,全面建成现代化的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成为我国乃至世界重要的大宗商品转运、交易和定价中心”。《总体方案》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在规划编制、政策实施、项目布局、体制创新等方面,加强对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的支持,争取中心建设早出成效。
强化舟山的“服务”核心功能
“要做大做强‘服务’这块文章,更多地把服务留在舟山、把附加值留在舟山。我觉得这个是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精髓所在。”尹震认为,强化了“服务”这个核心功能,才能真正促进舟山的发展,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
尹震谈到,舟山港大宗商品转运、交易和服务这一块的功能定位,在舟山群岛新区的总体方案批复里就已经提到,“这次又把这个功能重新纳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总体方案,实际上是要强化的意思。 ”“从转运,到交易、结算,以及在交易和结算中衍生出来的各类服务,包括海事服务、仲裁服务、保险服务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去做文章的地方。 ”尹震认为,相对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功能,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优势更多应该体现在大宗散货的中转服务和高端服务上。《总体方案》中提到的加快江海直达船型研制与推广应用,完善江海联运信息服务平台,以保税燃料油供应为突破口加快建设国际海事服务基地、加快建设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形成“舟山价格”“舟山指数”等重要事项,凸显了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服务功能。尹震指出,其中一些事项舟山已经提前谋划实施,并且取得了一定的基础。
比如直达马鞍山港的2万吨级散货船概念船型已完成设计,计划年内开工建造;江海联运公共信息平台上线运行7个多月,已交换江海联运数据超40万条,接入舟山企业70多家,长江企业和单位10多家,有36个国家的用户访问该平台;大宗商品交易作为国内唯一由国家授牌的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为交易商提供优质的交易、结算、物流、信息和市场等服务。
“从长远的提升服务功能来看,希望舟山能够拥有自由贸易区,这是与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互通的一个路径。 ”尹震介绍,2013年国务院批复的《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提到“逐步研究建设舟山自由港区”,而《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总体方案》对此的表述为“探索建立”,这个细微的变动,其实意味着舟山离自由贸易港区更近了一步。
“现在看来,金融和人才可能是舟山发展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两块短板。 ”尹震建议,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可以因地制宜地借鉴甚至“复制”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金融服务功能。
集聚打造一个枢纽型中心
——专家解读《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总体方案》之二
国家发改委上个月正式印发的《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8000多字的文本篇幅并不长,但是内涵很丰富,涉及建设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重要意义、总体要求、功能布局、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几项重大问题,其中有许多值得仔细琢磨、理解吃透的关键内容。
前段时间,本报记者就此专程赴北京,采访了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的相关专家。近日,记者又特地来到上海海事大学,找到了几位曾直接参与过总体方案草案拟定的专家教授,请他们谈谈对总体方案的深层次解析。
这是国家重要而正确的选择
“这个方案是一份重要的国家战略计划书。”上海海事大学校长、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黄有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长三角及长江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一个区域,从国家供应链的发展战略来看,有必要选择一个区块或者城市作为江海联运最主要的中转服务中心,“李克强总理亲自点题,指定舟山作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主承载体,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
黄有方告诉记者,去年年初在接到舟山方面的委托请求后,上海海事大学的相关专家团队暂停手头所有研究课题,花了整整2个月时间对《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总体方案》进行了综合研究。“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如果仅仅是为舟山服务的,我们可能也不会接手这个课题。当时我们的指导思想很明确,就是把它看成是一个国家战略。从长远看,关系到我国在整个亚太地区经济和战略地位的巩固与提升。”
“这个总体方案是国内第一次系统的、完整的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编制,与‘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形成了有机呼应。”黄有方认为,总体方案对大宗散货联运片区、集装箱联运片区、现代航运服务集聚区等功能区域的明晰划分,将使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更加顺畅,使规划更加合理,资源更加集聚,更有序地进行发展建设。
黄有方介绍,总体方案中提出建设大宗商品加工基地,包括石化、粮油、农产品等产业基地,比原先的方案草案更加全面、更加丰富。总体方案对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其中一个定位是“我国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示范区”, “这比原先的方案草案中撰写的‘推进宁波-舟山港一体化发展’有了进一步提升,将结合浙江海港合并的战略,全面实现港口一体化,同时为其他地区的港口一体化发展提供经验。 ”
“总体方案主旨是要在舟山集聚打造一个枢纽型、综合性的江海联运服务中心,成为立足舟山、辐射区域、服务全国、面向全球的一个战略支点,这里面要做的文章很多,对舟山来说任重而道远。 ”黄有方谈到,这个建设过程中将发生很多制度创新和方式创新,包括舟山港口岸线资源的集聚创新、对外开放及区域合作的机制创新,都面临一些考验和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趁势加快航运综合服务发展
“如果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仅仅是把传统航运服务业聚合起来,我认为那只是初步的,还远远不够。 ”黄有方谈到,总体方案体现了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核心功能是航运服务,综合、先进、完善的现代航运服务体系是其最重要的产业基础。“江海联运要与物资贸易、金融产业、跨境电商等有机结合,为企业提供良好的、高端的服务,让舟山成为一个最佳的选择,这对于吸收货源,带动服务产品开发,促进舟山地方经济发展是很重要的。 ”
上海海事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教授张丽娟也谈到,结合这个总体方案和舟山的前期工作基础,对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重点需要关注和加强的包括航运仲裁与海损理算等高端航运服务、大宗商品贸易服务、航运金融服务、港口服务功能转型、江海联运直达型船舶设计体系和监管标准等。“比如,总体方案明确的完善航运信息平台建设,舟山虽然已经上线,但还有待进一步开发完善,未来需构建集电子政务、商务、生产、管理、安防于一体,覆盖内河与外港、接轨国际的江海联运信息平台。 ”
张丽娟认为,总体方案指出的“国际海事服务基地”,是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加快航运综合服务发展的一大抓手。“国内有些地方也在发展海事服务,但是‘国际海事服务基地’的提法确实还是舟山首创。 ”
总体方案提出要“争取设立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舟山分会,组建海事仲裁专家团,积极发展船舶融资、航运保险等航运金融服务,建设航运金融集聚区,做大舟山江海联运产业发展基金”。对此,张丽娟谈到,航运仲裁、保险等目前在我国仍是“短板”,总体方案为这块海事服务拓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比如一些规则和标准的制订,都有望在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得到实现,从而缩小与伦敦等国际航运中心在这方面的差距。“此外,在船员培训这一块,舟山可依托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浙江海洋大学以及部分职业航海教育学院的智力支撑,发挥整个舟山船员的服务优势,打造国际船员的服务中心。 ”
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以及航运综合服务发展将给舟山的老百姓带来哪些红利呢?张丽娟谈到,与群众密切相关的是能提供更多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岗位,带动就业,提高服务业对舟山城市经济的贡献率。同时,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舟山与长三角区域的联通更加通畅,群众出行方便,生活更加便利。
小洋山北侧开发的战略路径
“小洋山北侧陆域的开发对深化浙沪战略合作具有重大意义。从总体方案来看,小洋山北侧陆域的开发有望享有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叠加政策优势,吸引集聚港航物流业、自由贸易园区相关产业、临港产业和综合配套服务业。 ”上海海事大学教授、上海自贸区供应链研究院研究员杨斌对“小洋山北侧”写入《总体方案》谈了自己的见解。
据了解,小洋山北侧围垦项目自2012年开工以来,实施统一规划、滚动开发,到去年底累计完成投资额12.5亿元,目前进展顺利。该项目总投资94.8亿元,计划对小洋山岛至薄刀嘴岛之间的13.11平方公里海域进行围垦,成陆后的土地将主要为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建设提供陆域用地保障。
杨斌认为,小洋山北侧非常适合做国际中转集拼,这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突破的功能。在小洋山北侧的开发上,浙江省和上海市应该站在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深化合作,科学规划,统筹运作,创新体制机制和合作模式,让小洋山北侧发挥应有的价值。
“小洋山北侧目前并不属于洋山保税港区范畴。我个人觉得,如果把北侧全部并入洋山保税港区,并不一定有利于小洋山北侧的开发。小洋山北侧可以开发一些临港产业,内贸的中转、集拼和物流服务,有很丰富的功能前景。假如划入整体保税之后,反而有很多项目不能做了。所以对北侧功能的定位和论证,我认为还是要加紧进行相关的研究。”
“我认为,小洋山北侧的开发功能定位应该是集装箱江海联运中转服务。”杨斌谈到,接下来应该按照总体方案部署,积极推进小洋山北侧陆域、大洋山一体化规划和综合开发与有序建设,加快形成市场体系统一开放、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流域管理统筹协调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
“在这个区块的浙沪合作模式创新,可以资产为纽带联合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建设和运营。”杨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