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政务”,铺就便民路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16-07-27


上半年以来,山东在着力清理规范各类证照,最大限度精简办事程序,取消无谓证明、盖章环节和繁琐手续,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完善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平台互联互通,推动数据共享,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7月27日《人民日报》)

在过去某些时候,群众去政府办事可能“跑断腿、磨破嘴”,最后没准儿还白跑了一趟,所有的信息只能通过传统媒体或自己一次次的去问才能得知。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发展,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搜集相关信息,提高了群众的办事效率。

各级政府借着互联网+的大潮,最大限度地用上网络、用好网络,精简一切不必要的程序。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模式,最大程度上方便了群众的事务办理、精简了从前冗杂的办事过程、完善了机关各系统的规范化、提高了公务人员工作效率、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和阳光形象。

“互联网+政务”是办公模式的创新,也是应当提倡和发扬的利国利民的新模式。虽然如今大部分地区都在尝试着使用互联网办公,也确实取得了一些令人欣喜的成绩,但是依然存在着自己摸索,没有明确“路子”等等问题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共同解决。

互联网是一张能把全国上下联系起来的“大网”,所以电子政务建设长期以来一直采用传统的“自建、自管、自用”的发展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政府服务及监管的新需求。“互联网+政务”的未来必然是全面化、常态化发展的。全国自上而下规范性的建设互联办公模式,由中央到地方到基层全面覆盖无死角,实现省与省之间互联互通、市与市之间互联互通、县与县之间互联互通。让不同地区部门间都能通过网络共享数据,群众足不出户根据自己需求选择政府服务选项。

总之,“互联网+政务”切民之所盼,让群众少走“马路”多走“网路”,是条好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