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行政审批标准化改革“标杆”
来源:中国改革报 更新时间:2016-08-03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8年开创10个“全国率先”,行政服务事项办结比法定时限累计减少7000余个工作日,按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

 

    □ 本报记者 王 进

    □ 何子蕊

    日前,由国务院审改办、国家标准委、四川省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现场会在成都召开,武侯区成为现场会唯一考察地。

    来自全国各地近千名嘉宾集中参观、学习了行政许可标准化工作的“武侯模式”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武侯经验”。期间,由国务院审改办与国家标准委共同编制完成的全国首个《行政许可标准化指引(2016版)》(以下简称《指引》)在武侯区发布。

    有着里程碑意义的首个国家《指引》为何选择在武侯发布?作为此次全国现场会唯一考察地的武侯区,在行政审批改革等方面有哪些成效、经验和突出特点?

    八年探索

    10个“全国率先”

    “武侯区的行政审批改革探索,为全国深化政务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示范和样本,值得学习和借鉴。”国务院审改办负责人顾平安说,“此次国家发布的《指引》,就是从武侯区等各地区各部门的实践经验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的确,通过全国行政审批标准化工作组秘书长巫小波现场会上对《指引》的解读,记者发现,在《指引》中,许多地方都有“武侯模式”可循。

    关于行政审批改革的具体成效和做法,武侯区区长林丽在现场会上作了详尽阐释。

    她说,近年来,武侯区始终坚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规服建设”为重点,以“四个三”为路径,把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作为推动政务服务规范化、高效化、便民化的重要抓手,在全国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全面深化以“审管分离”为核心、以“相对集中”为重点、以“放、管、服”为关键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全区行政审批实现了资源配置集约化、服务指标精细化、审批举措便利化、监管制约立体化,推动了政务服务模式从制度管理型向标准导向型转变。2014年,武侯区获评“全国行政服务标准化示范区”。

    行政审批实现了“群众跑腿”向“信息跑路”转变,“多头审批”向“协同办理”转变,“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转变,收到了政府“减负”、社会“松绑”、廉政“强身”、发展加力、群众满意的叠加效应。践行了为民宗旨、提升了政府形象、创新了社会管理。

    2015年年底,武侯区行政审批实现提速两倍以上,行政服务事项比法定时限累计减少7000余个工作日,各类事项的按时办结率达100%。2015年,全区政务服务公众满意度第三方综合动态测评评价指数为93.45,连续六年达到“很满意”水平。

    对于武侯区的行政审批改革探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课题组”更是给出了“成都市武侯区在全国有‘10个率先’”的定性结论。如: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率先开发运行网上3D实景政务大厅、率先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服务质量公众满意度指数综合测评……

    从规范入手

    一枚印章管审批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行政审批改革作为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改革发展的“当头炮”“先手棋”,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着力破解制约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性障碍。

    “武侯区正是抓住了这一‘牛鼻子’,在全国率先成立行政审批局,以‘审管分离’为核心,着力规范行政审批行为。”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局长谢存亮说,武侯区的行政审批规范化改革应当从8年前的“委托制”行政审批探索说起。起初是将10个部门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协议形式委托给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的“行政审批科”来集中审批,被称为“小行政审批局模式”。

    后来,时任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率领省市20多个部门领导到区政务中心专题调研后提出,“要下深水解决审批授权不到位、办理不到位问题。”

    这一席话让在场的区委区政府一行人茅塞顿开:行政审批授权如何才能下深水?10个部门行政审批可以委托一个行政审批科,全区所有部门的行政审批能否成立一个行政审批局来专门负责?这一大胆的想法一经提出,就让改革者们兴奋不已……

    2009年1月4日,全国第一个行政审批局在武侯区正式挂牌成立。武侯区118枚印章封存,行政审批局公章启用。从此,武侯区在全国率先开启了“一枚印章管审批”新时代。

    “作为原政务中心窗口的干部,我对行政审批局成立后的变化感受太深了!”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副科长卫爱玲说,“过去坐在窗口一年接办审批只有百来件,而现在一个月就要办理上千件。”

    “近年来,区行政审批局从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流程再造,从源头上堵住了‘审管不分家’带来的暗箱操作,从体制上压缩了权力寻租空间。权力运行更加透明、监督也更加专一。”武侯区发改局局长邓旭说。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共完成审批事项96452件,未发生一例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
从标准着力

    一套标准管规范

    不久前,四川浩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刘莉到武侯区行政审批局大厅办理换证事项时,窗口人员刘忆晴标准的普通话、文明的用语、热情的服务让她倍感温暖。一次性告知单上,所需材料和办理流程均一目了然。

    “从办理人员怎样接待群众到办理每个流程该如何操作等都一一写进了‘标准’。每个工作人员都有章可循。”刘忆晴说。

    “以标准化促进规范化,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体制标准化理论与战略研究所所长王益谊说,武侯区在行政审批改革中的标准化体系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

    据武侯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武侯区全面开展行政服务标准化国家级和省级试点,以“服务通用基础、服务保障、服务提供”为主线,以服务管理、服务质量、事项办理、流程优化等23个板块为重点,以415个具体指标为支撑,构建起了一整套行政审批标准化体系。

    对全区13个街道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和87个社区居民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建设,做到场地设施、事项办理、监督考评等“七统一”,构建起业务向下延伸、数据向上集中、标准上下贯通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

    武侯区成立全国首个政务服务培训学校,紧紧围绕标准化体系建设重要内容,定期开展培训和考评,构建起专业素质提升体系。

    “全区‘三大体系’的构建,变‘无序’为‘规范’,实现了以标准化推进规范化,以规范化促进便捷化的目标。“武侯标准”逐步成为全国示范。

    该负责人说,2012年,武侯区顺利通过“行政服务标准化国家级试点区”验收。2014年底,武侯区行政服务标准被国家标准委确定为西部唯一的“全国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从服务创新

    一套机制管长效

    “过去,公司在区政务中心搞一次资质年检至少得花两三个月时间,还要3名管理人员专门跑。而现在只需一个人,三天就搞定。这为企业节省了多少成本啊!”这是四川加鼎物业公司经理徐红梅对现在武侯区行政审批局的集中审批服务的由衷感叹。

    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7月被中央编办、国务院法制办确定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区以来。武侯区着力“四大创新”,开启了行政审批服务效率大提速机制化建设。

    “总面积超过4.7万平方米,4层楼8个功能区共设置对外服务窗口295个,还有60000平米的市民广场和2304个停车位,新智能化政务大厅的建成投运,极大提升了为民服务效能”。

    武侯区行政审批局信息中心主任蔡漭漭告诉记者,区委区政府着眼服务平台创新,建立了全国首个3D实景网上政务大厅以及智能政务大厅、协同办公系统等6个服务平台,做好大数据收集、分析和运用,实现了B2G(政企)、R2G(政民)线上线下全时段互联互通。

    积极推行020线上线下全程免费代办、进楼宇进企业联合年检、审批缺件“容缺办理”、重大项目预报跟踪全程代办等服务方式,大力实施流程优化再造,不断拓展标准化服务外延内涵,着力服务方式创新。

    坚持审批向政务中心集中,服务向群众身边贴近思路,着力服务载体创新。将区级部门下沉社区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交由专业的社会化组织承担,构建起政府引导、多元参与、专业服务的政务服务供给新格局。

    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通96166服务热线,构建“政务云”、“行政审批共享系统”。从虚拟平台到政务应用,可7×24小时接受办理需求,一条完整的“电子政务链”业已形成……

    此外,武侯区在全国还率先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公众满意度指数综合动态测评,建立“三位一体”内部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强化社会、内部、法治“三种监督”。变封闭为开放,促进行政审批服务过程全程监管。

    “这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创新,实现了全区行政许可审批和相关行政服务事项办理100%集中,实现了一个窗口办结行政审批事项,群众办事不再多头跑路。”蔡漭漭说,

    目前,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共有600余名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行政审批服务事项,日办件量达7500件以上。日均人流量超过8000人次。2015年,全区新注册企业16370户,市场主体总数达19.7万户,居全省区(市)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