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推行社保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建设
来源:鲁北晚报 更新时间:2016-08-25

  24日,我市召开全市社会保险服务“三化”建设工作会议,专题部署我市社会保险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建设工作。在便民服务上,创新服务手段,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全市服务对象可就地、就近在市、县、乡镇、村居四级服务平台中的任何窗口,或互联网、移动通信工具以及广泛分布于银行、医院、商场、社区等公共场所的自助服务系统上,随时提交涉及市或各县区的任何业务事项,均能享受到“同城、同质、同效”的均等化服务,从而实现业务经办从“面对面”到“键对键”、“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走路”的“一站式”服务目标。

统一规范服务事项各类证明

《滨州市社会保险服务“标准化、信息化、一体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显示,标准化建设要求统一规范服务事项各类证明。结合简化优化服务流程、规范权力运行等工作,对办理服务事项所需证明材料和手续进行全面清理,凡没有法律法规或规章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予以取消;确需申请人提供的证明材料,要严格论证,听取各方面意见,并做出明确规定,必要时履行公开听证程序;可通过部门内部、系统内部或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不要求申请人提供证明材料;可通过社会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证作为身份凭证或获取基础信息的,不要求申请人提供相关证明或填写有关表格。

统一规范服务场所电子化设备也是标准化建设的一项要求。市、县区两级社保业务经办机构协调、筹集资金,按照“电子社保”的建设要求对社会保险服务大厅进行升级改造,大厅配备电子大屏、滚动显示屏、排队叫号机、自助服务终端、服务评价器等电子设备。

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保大数据中心“人社云”

一体化建设要求实现岗位设置和服务窗口一体化。按照入口统一、业务协同、柜员经办、线上线下结合的原则,构建社会保险系统内部决策、执行、监督的一体化管理和统筹协调机制,市、县(区)、乡(镇办)社保业务经办机构根据新的流程规范、政策,明确岗位职责,调整窗口职能、科室职能以及单位职能,有条件的县区一并完成机构调整,实现全市所有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岗位设置纵向上、横向上的一体化。

建立“分类柜员制”、“前台受理,后台审批”、“全市同城通办”、“社会保障卡一卡受理”的窗口服务机制。各类服务职能下沉到基层服务平台,推送到网上服务大厅,做到全方位、多渠道服务。

信息系统一体化。在现有基础数据质量整理的基础上,制定全市统一的数据标准以及数据整理规范,对各业务系统内原有信息按照统一规范重新整理入库,新采集的信息统一标准、统一入口,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保大数据中心“人社云”,做到所有服务对象的个人信息“数据完整、标准一致、身份唯一”,实现各项业务信息“同人、同城、同库”目标。建立社会保险软件平台与省级集中的公共就业、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业务软件系统的无缝对接和数据共享机制。建立业务与软件同步机制,实现业务与档案一体化管理、业务与财务一体化管理,实现业务与服务一体化管理,以及省、市、县、街道、社区五级工作网络互联互通。

 建设智慧社保系统平台

软件系统开发本地化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智慧社保”信息系统软件平台拟定于2016年10月份上线运行。

按照相关采购流程做好“智慧社保”信息系统软件平台、硬件支持平台以及前台接入设备的招标采购工作。对主控机房的硬件平台、网络平台、系统平台进行升级和调整,达到支撑“智慧社保”平台技术要求。( 记者 张 丽 通讯员 劳宏伟 王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