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互联网+”战略落地,如何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机遇,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广东正以实际行动作出回答。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的……
如何推动“互联网+”战略落地,如何充分利用新型城镇化机遇,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目标?广东正以实际行动作出回答。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的杨柳忠副主任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广东智慧城市在标准指标体系、体制机制创新、顶层设计、为民惠企服务实效、创新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进行了领先的探索。
智慧社区建设从广东起步
杨柳忠向记者介绍说,我国在2012年前后就陆续提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2012年初住建部率先与广东省乐从镇联合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研究,从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开展了相关工作。2012年底住建部启动第一批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把智慧城市建设定位为“智慧地发展和探索新型城镇化的道路”。2013年初,住建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目前,全国已公布三批共277个智慧城市试点,其中广东省已公布三批共11个智慧城市试点。
“智慧社区最能体现智慧城市以人为本的落脚点,《智慧社区建设指南》的编制是从广东起步的。”杨柳忠告诉记者:“2013年底,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向住建部上报了一份报告,提出要加大对智慧社区建设的关注,规范相关建设,使智慧社区建设尽快出成效。这份报告引起了住建部的高度重视,我们到深圳和广州番禺进行了一系列调研,吸纳了很多好的做法和经验,为去年5月份《智慧社区建设指南》的推进打下了基础。”
2020年建成珠三角世界级智慧城市群
随着智慧城市的逐步推进,2014年底,广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智慧城市群建设和信息化一体化行动计划(2014-2020年)》,明确规定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成珠三角世界级智慧城市群,标志着广东智慧城市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恶化、能源紧张等,给未来的深度城镇化带来了挑战。如何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将成为深度城镇化能否落实的关键。杨柳忠认为,住建部所倡导的智慧城市是智慧地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新思路、新手段、新模式。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重要内容是重新认识城镇化发展,智慧地规划和管理城镇,智慧地配置城市资源,优化城市宜居环境,提升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最终实现市民幸福感提升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广东智慧城市建设 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思路相一致
杨柳忠指出,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与新型城镇化战略思路相一致,即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将民众最关心、需求最迫切的领域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2015年,随着中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以及在国家信息惠民工程的带动下,更多的城市将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理流程、强化信息惠民,围绕医疗、教育、养老、社保等领域,以市民为中心,整合现有的、分散在各部门的服务,深入推进智慧服务的全生命周期应用,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与幸福感。
作为住建部负责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工作的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负责起草了《智慧城市指标体系》,杨柳忠告诉记者:“事实上,起草这个指标体系,我们就是按照新型城镇化的标准来设计的。同时我们在编制过程中也已经跟广东很多城市做了交流,吸纳了他们大量的意见和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是要通过智慧城市的手段来实现新型城镇化。”他举例说,珠海将智慧城市建设与生态城市建设相结合;番禺的流动人口管理、智慧社区建设;顺德的电梯安全监管、水质监测等百花齐放,广东智慧城市建设各有特点。
创建智慧城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在杨柳忠看来,首先智慧城市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完善和最终成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我们对于各地智慧城市试点的一个原则就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并没有框定具体模式。地方政府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去寻找切入点,建设有自身特色的智慧城市。
“目前,我们正在牵头研究制订智慧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我们的指标体系也只制定了一个大框架,各地可以从中自选,也可以有自己的创新。”杨柳忠告诉记者, “广东省顺德市乐从镇就与当地的优势产业结合得非常紧密,比如针对家具配送环节的智能物联网系统,以及3D的家居体验馆等,而广州番禺则选择了由数字家庭产业园作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切入点,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深圳市把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每年根据政府工作重点滚动更新电子政务考核内容,确保政务信息化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政府信息公开、网上办事率和信息安全等电子政务指标均已纳入市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最后,杨柳忠总结说:一个智慧的城市应该是智慧的政府、智慧的企业和智慧的民众的结晶。智慧城市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应从以下三方面推进智慧城市的建设:第一,从社会发展的整体角度,系统谋划城市的发展。第二,从有效的可执行的角度来分析,实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可执行、可落实、可检验、可考核。其中,必须关注并解决产业、民生、环境、行政、资本这五个问题。第三,要从现代科学技术应用的角度来思考,特别是运用信息技术成果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