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山东省电子政务“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鲁经信政〔2016〕402号
省直有关部门、各市信息化主管部门:
现将《山东省电子政务“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参照实施。
山东省经信委
2016年9月7日
山东省电子政务“十三五”发展规划
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创新、绿色、开放、共享、协调”发展理念,积极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推动我省政府治理创新,加快实现政府治理现代化,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国办发〔2014〕66号文件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5〕59号),立足省情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回顾
(一)“十二五”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1.由注重基础设施建设转向业务应用为主阶段
“十二五”时期,各级各部门对电子政务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电子政务建设投入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基本不再成为各单位发展信息化的制约因素。省级电子政务外网已连接国家电子政务外网、101个省直部门和17市、全部县(市、区)和44%的乡(镇、街道办事处)。部分市的社保、医疗卫生、低保、扶贫等事务借助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向基层的延伸服务。省级电子政务内网已连接所有省直部门和党委、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以及市、县级政府。省政府、省直部门和市、县级政府全部建立了门户网站。
全省电子政务已经全面进入以业务应用为重点的发展阶段。多数单位建立了由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信息中心三个层次组成的集决策、组织协调和建设运维为一体的信息化组织机构。财政、税务、民政、人社、卫计、公安、质检、工商、国土、海洋与渔业等近80%的省直部门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业务应用系统,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应用水平位居全国先进行列。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创新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模式
“十二五”期间,按照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探索建立了“服务商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模式,推动了电子政务建设由传统的自建、自管、自用,向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运维服务、统一安全保障的集约化方式转变,初步实现了建设经费大幅降低,运维费用明显节省,安全保障有效提升,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目标,有效推动了省级电子政务的集约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山东省省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于2015年9月搭建完成并开始试运行,云服务器超4000台,存储能力达1000P。目前云平台已部署了39个部门的44个业务应用系统。
各市积极推进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取得了较好效果。济南市已实现50多个部门机房、通信网络、支撑平台、运行管理的集中统一,300多项业务系统和十余项跨部门应用统一在市级云平台部署运行,年节省财政经费20%以上。青岛市基于市电子政务云平台部署信息系统达 110多个,年节约运行维护费约 3000 万元。潍坊市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实现了为40多个部门的60多个业务系统和政务信息数据库提供共享共用服务。威海市建设完成公共服务云和政务云两大云平台,支撑较大的公共服务和政务服务应用100个以上,预计每年将减少财政预算2000万元。淄博、东营、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等市初步完成了市级电子政务基础支撑环境建设,应用成效将逐步显现。
3.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十二五”时期,我省高度重视公共基础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重点推动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库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制定相关标准,规范数据采集和共享交换制度,逐步推进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2014年4月,省级电子政务共享交换平台正式开通。首批参加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国安厅、省人社厅、省民政厅、省卫计委、省工商局、省质监局、青岛海关10家部门和省信息办签署了共享合作协议。
依托省级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了省公安厅、人社厅、民政厅之间的人口基础信息交换和省检察院、工商局、质监局和青岛海关之间的法人基础信息交换,累计交换数据300余万条。工商局通过人口和法人信息比对发现企业注册登记信息存在的问题,可为核查漏管或违法企业提供依据。人社厅通过平台获取公安厅身份证制证照片用于公民社保卡办理,有效节约财政投资,简化公民社保卡办理流程,大大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公安机关通过平台及时获取其他部门提供的人口详细信息,为追逃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打击犯罪的工作效率。
4.电子政务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省电子政务发展环境逐步优化,在政策、标准、规范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初,《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鲁政办发〔2015〕6号)正式发布,成为指导规范我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标准体系建设启动,现已编制发布地方标准18项。
2015年1月,《关于加快我省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15〕7号)文件出台,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电子政务集约化快速发展的步伐。省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编制了《山东省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顶层设计》,并通过了国家级专家的评审并发布。编制完成了云平台标准总体框架,发布了山东省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应用部署规范、迁移规范两项地方标准。完成了山东省电子政务云服务目录、质量评价及计费模式软课题研究,并通过了国家级专家的评审。其中,云服务目录、计费模式等研究成果在国内属首创,已实际应用于2015年省级电子政务建设预算编制工作。云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等研究成果已用于指导山东省电子政务云服务监控管理平台项目的招标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十二五”时期,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和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省直部门和地市对信息化与政府治理融合,为优化治理结构,提升治理能力发挥的重要作用认知度依然不高,推动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制约了我省电子政务发展整体水平的提高。二是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的政策环境、管理制度、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新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三是信息数据部门化的状况比较严重,对开展本部门、跨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没有摆到有利于思路创新、工作创新,提高政府工作的前置化、精准化和普惠化的高度加以认识,使推动信息资源共享和数据开放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四是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设施、资源和共享目录体系、数据标准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健全的管理体制和顺畅的工作机制。五是电子政务发展侧重于政府治理结构、治理手段的优化提升,面向公众的普惠化服务能力还比较弱。六是政务大数据应用尚未起步,政府数据开放及社会利用体系和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二、“十三五”面临的形势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电子政务发展所依托的信息技术手段正面临重大变革,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不仅对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媒体传播、金融服务等领域产生强烈冲击,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信息化发展的技术环境及条件,为电子政务创新发展,提高政府管理效能、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提供难得的机遇。
云计算通过整合网络计算、存储、软件内容等资源,实现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等功能,为解决电子政务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实现电子政务建设、运维、管理、安全保障体制的调整优化提供了有效手段。大数据能揭示传统技术难以展现的关联关系,极大提升政府整体数据分析能力,为政府治理实现精准化、前置化和普惠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高行政决策管理水平,促进政务服务智能化应用,实现面向社会的普惠化服务,将是今后一个时期信息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应用的主流方向。
(二)国际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全球政府治理总体朝着整体政府、开放政府和智慧政府方向发展。发展趋势包括:一是注重集约、整合与协同,积极构建整体政府。通过网络和平台的整合,促进基础设施及应用的集约化发展;积极开展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推进跨部门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强化统筹与协调管理,实现“一站式”服务。二是强化政府数据开放,着力打造开放政府。在国家层面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为数据开放保驾护航;搭建数据开放平台,面向社会开放政府数据;开放政府应用程序接口,鼓励公众利用数据开展创新活动。三是积极推动新技术新应用,加快建设智慧政府。统筹制定战略规划,加快部署智慧政府建设;实施云计算战略,积极推进政府云应用;借助移动通信和社交媒体,创新公共服务体系;挖掘大数据潜力,助力政府智慧服务和管理。
(三)国内电子政务发展趋势
“十三五”时期,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将呈现出深度融合、普惠包容、重视安全、活跃创新、促进转型五大发展趋势和整合协同、优化服务、数据开放、社会参与四大重点。深度融合是指信息技术的泛在化支持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各领域融合发展,网络空间成为新型发展模式的新基础设施。普惠包容就是信息技术的移动化支持信息化,应用的广泛普及,惠及平民百姓。重视安全就是把网络空间安全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活跃创新就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个创新活跃期,互联网成为创新最活跃的领域,是发展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促进转型就是信息化仍然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信息化影响着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各领域。
三、“十三五”电子政务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国家和我省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快推进电子政务集约化、政务数据共享及开放,以建设智慧政府为核心,以深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应用为突破,全面加强电子政务建设与管理,努力构建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治理、社会监管和公共服务的水平,服务于我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统一规划和分类指导电子政务建设。注重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2.集约建设,深化应用。强化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和管理,加快信息系统和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3.突出共享,强化协同。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业务协同,充分挖掘和提升政务资源的内在价值和利用水平。
4.完善体系,保障安全。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和技术措施,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建成统一规范的全省电子政务网络,电子政务内网、外网和互联网能满足全省政务领域各种业务应用发展的需要,完善的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省、市两级电子政务系统在云平台的部署比例达到98%以上,基础设施利用率由现在的30%提高到85%以上,基本消除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现象;跨层级、跨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工作机制基本形成,主要业务信息共享率达到80%以上;政务数据开放、管理和社会利用机制初步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健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民生服务普惠化等方面普及应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和能力显著提高,具有智慧政府要素的政府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电子政务建设和应用水平走在全国前列。
四、主要任务
(一)完善电子政务集约化体系
完善我省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和管理体系,积极推动全省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和应用。加快修订完善、颁布实施《山东省省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山东省省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加强云平台服务标准体系建设,启动《山东省电子政务云服务目录标准》、《山东省电子政务购买云服务计费标准》、《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功能和性能技术规范》等标准编制工作。建设省级电子政务项目管理系统、电子政务云服务质量监控管理系统等,将电子政务项目和计费管理、省级云平台的主要运行情况、资源使用情况及云服务管理统一纳入在线操作,实现管理的公开化、精细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强化安全管理,统一建设适应全省公共服务应用需求的电子政务灾备中心。
(二)统筹电子政务协调发展
1.整合全省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部署,完成省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平台和安全体系建设,实现与国家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平台的连通;规范省级各部门机关内网建设和管理,实现省电子政务内网网络平台的全面接入;探索建立省电子政务内网整体化运维管理工作机制。整合现有省电子政务外网和电子政务专网资源,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分工合理、业务协同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省电子政务外网结构;建立省电子政务外网行政服务域,规范网络接入和应用;建立省电子政务外网统一接入平台,实现省电子政务外网公共服务域、行政服务域和互联网等其他公共服务网络之间安全可控的数据交换和业务融合。推动各部门业务专网整合和应用迁移,除涉密或国家明文规定确需保留外,逐步将省以下部门业务专网迁移至省级政务云平台。
2.建设省市县三级互联的山东政务服务平台。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和政府职能转变,建立集行政权力运行、政务公开、便民服务、法制监督、效能监察等功能“五位一体”的山东政务服务平台,形成以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行政权力清单、政府责任清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四张清单、一个平台”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权力网络运行体系,通过网上政务大厅为全省提供高效、规范、便捷的政务服务。省级政务服务平台继续完善行政权力事项管理系统、行政权力网络运行系统、电子监察系统、法制监督系统四大支撑系统,加强对省级大厅--“山东政务服务网”的宣传推广。各市、县(市、区)政府按照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步实施、互联互通的原则,遵循省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统一标准规范,组织对现有政务服务实体大厅进行升级改造,加快建设本级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省市县网上政务大厅三级互联,基本实现全省行政权力“一张网”运行。
(三)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大数据应用
完善省市级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满足各级各部门对共享平台实时共享交换的需求。加快推进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建设,组织编制信息资源共享相关标准规范。深入落实《山东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建立省级信息资源共享绩效评价制度,推动部门信息资源按需共享。进一步深化人口、法人基础信息的共享,扩大共享范围和深度。完成省相关部门人口及法人数据的目录梳理工作,对数据进行梳理、标准化、审核和发布。进一步建设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信息资源库,依托省电子政务交换平台,实现基础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围绕重点应用领域,开展信息资源应用试点,逐步扩大应用范围。积极引导和支持政府各部门基于省市政务云平台,开展行业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鼓励社会力量对政务数据和社会各领域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为政府部门提供大数据应用服务,由政府统一购买服务。
(四)推动建立政府数据开放机制
在依法加强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稳步推进政务数据资源开放及社会化利用。加强对政府部门数据的统筹管理,推动建立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等机构数据资源清单,建设省级政务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建立数据开放和管理体系,明确数据开放管理和实施主体责任,加强政务数据开放标准化,推进数据资源集中和统一向社会开放。优先推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教育、环境、统计、企业注册等领域的数据集中向社会开放。建立政府和社会互动的大数据采集形成机制,制定政府数据共享开放目录。通过政务数据公开共享,引导企业、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对政务数据的挖掘应用,在面向社会各领域提供大数据应用服务的同时,带动我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
(五)全力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完善电子政务安全保障体系,推进安全存储、数据备份与恢复、主动防护、安全事件监控、恶意代码防范等信息安全保障。加快建设全省统一的灾备中心,实现对重要数据、设备的异地存储和备份。强化安全保密意识,加强日常安全管理,进一步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和非涉密信息系统等级保护相关主体责任。加强对分级保护和等级保护工作的指导,确保相关管理规范、技术要求、实施策略、测评标准的贯彻落实。建立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协同工作机制,强化安全保密持续监管和运维保障,提升信息安全管控和运维管理水平。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通报预警,及时处置重大网络安全事故。推进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实现电子政务网络统一的身份认证、授权管理和责任认定。 按照国家密码管理政策和标准规范,大力推进电子政务领域密码应用,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系统密码保障体系,增强网络安全防护和风险防控能力,确保网络和信息系统安全。
(六)促进电子政务创新发展
综合运用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电子政务发展模式,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和民生服务普惠化。统筹各类政务信息资源和外部智库资源,建设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科学决策支持信息系统,逐步建立支撑领导决策研判的决策信息资源库,为政府决策提供全面准确便捷的信息支持。在企业监管、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等领域,推动有关政府部门利用专业系统和智能分析模型,开展统计分析、预测预警和评估研判,方便决策层及时掌握行业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提升风险防范和社会治理能力。结合信息惠民工程和智慧城市建设,在各民生领域推动开展大数据应用示范,推动政务数据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数据的融合,开发各类便民应用,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重点工程
(一)省市两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建设工程
加快完善省级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云平台,为省政府各部门提供包括基础设施服务、支撑软件服务、应用功能服务、信息资源服务、大数据服务、信息安全服务、应用部署迁移服务和运行维护保障服务等云计算服务。推动具备条件的市参照省级云平台服务模式,加快市级云平台建设,构建市级电子政务集约化发展环境,并依托云平台将服务向基层延伸。不具备条件的市,将业务系统部署在省级云平台或在其他市的云平台上运行。加强对原有业务信息系统的清理和测试,具备迁移条件的应及时向云平台迁移。
(二)政务数据开放和应用体系建设工程
出台《山东省政务大数据应用“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发布山东省大数据应用顶层设计,建立大数据应用管理体系和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机制,制定出台大数据相关的法规和标准规范。基于政务云平台建设省级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投资。按照“先纵向,后横向”的思路,支持开展政务领域的大数据应用。以健康医疗、社会救助、养老服务、社会保障、交通旅游、文化教育等民生领域和跨部门综合性应用为重点,通过试点、示范到完善、推广,形成一批政务大数据应用成果,提升我省大数据应用的普及率和水平。到2020年,实现信用、交通、公共安全、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教育、环保、企业注册等民生保障服务相关领域的政府数据统一向社会开放。
(三)山东省扶贫开发平台建设工程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以“互联网+扶贫开发”为路径,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整合各方扶贫资源和力量,建成集信息汇集、政策发布、供需对接、调度监督、成效评估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扶贫开发综合平台,并逐步形成省市县互联互通的扶贫开发信息网络,实现对扶贫开发工作的全领域覆盖和全过程管理。重点建设扶贫门户网站、移动端、扶贫供需对接数据库和山东省扶贫开发业务平台,推动扶贫工作实现规范化和精准化,为我省圆满完成脱贫攻坚工作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四)政府决策及智慧监管工程
以公安、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环保、安监、卫生、教育、交通、民政等领域为重点,建设智能分析模型、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各级政府、重要领域应急指挥系统的协同联动,形成一体化的协同指挥辅助决策体系,为政府决策提供运行分析、发展趋势分析、预警等服务。完善大数据警务云建设,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着手启动山东省油气管道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升油气管道在线监测、定位查询、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置水平;加快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信息监测、投诉举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设,逐步推进食品药品企业及品种信息、安全知识、监管动态、警示系统等信息共享和查询服务。建设覆盖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统一信息网络和智能移动监管平台,提升对重点食品、药品的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完善全省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建设布局,实现对大气、水、噪声、辐射、土壤、生态等环境要素监测监控全覆盖。
(五)政府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全面推进建设面向公众的交通、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就业、文化、供水供电等智慧公共服务系统,以及面向企业的行政审批、投资融资、产品供销等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提升交通运输行业智能化水平,发挥交通智能化对综合交通组织、运行、管理的支撑作用。加强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六大应用系统,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有效提升人口健康信息化业务应用水平。建设标准统一、融合开放、有机对接、分级管理、安全可靠的省、市、县各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支持建设社会保险辅助决策系统,对全省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数据进行分析,提高对政策调整预期出现效果的仿真测算能力,提升决策精准化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建设。各级政府加强对电子政务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健全各级各部门信息化领导和管理机构,明确责任部门,落实工作职责,加强督促检查。完善电子政务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推进信息资源的共享、业务协同等电子政务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加强电子政务规划、顶层设计、应用建设、系统运维、基础资源保障、考核评估等环节的管理,强化各级政府、各部门统筹协调工作制度的建设。
(二)健全规范标准,保障信息安全。建立健全电子政务建设、应用、管理的各类制度、规范。参照国家的标准体系框架,加强对电子政务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标准规范的研究,建立完善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的支撑体系。开展云平台建设和应用标准研究制定工作。健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和保密等有关法律法规,确保信息安全。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分级保护措施,确保我省电子政务建设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加强各级电子政务公共资源的管理,提高电子政务响应能力和安全防护能力。
(三)强化绩效考核,完善项目管理。建立健全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机制,倡导集约建设和协同共享。引入公众评价机制,强化社会监督,按照“科学、公正、客观、实用”的原则,开展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工作。信息化主管部门加强对电子政务项目规划、立项、建设、验收、运行、审计等全过程的跟踪和管理,对专项资金做到统一管理,统一使用,确保专款专用。强化全省电子政务建设归口管理机制,由省信息化主管部门、省财政部门分别牵头制定相关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
(四)健全服务体系,创新技术应用。完善电子政务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和管理办法,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电子政务非涉密项目的开发与服务,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建立完善的电子政务专家咨询机制,跟踪研究新技术,关注发展新趋势,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和试点示范,推动全省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
(五)紧抓人才培养,注重宣传培训。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电子政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培训工作,引进和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电子政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利用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电子政务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社会各界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创造良好的电子政务发展外部环境。加强各级政府的电子政务知识、信息安全知识、电子政务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工作,深化公务员对电子政务的理解和认识,增强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