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城市管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来源:无锡新传媒 更新时间:2016-10-18

原标题:城市管理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9月28日,无锡市数字化城管顺利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验收,这是无锡市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味着城市管理进入数字化时代。

无锡市是住建部确定的全国第二批数字城管建设试点城市。为进一步借助信息化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资源共享、齐抓共管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无锡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落实住建部和省住建厅关于推广数字城管系统建设的工作要求,全面推进数字城管系统建设,通过近一年半时间的试运行,取得了较好成效。

数据覆盖建成区345.3平方公里共享、共建、共用、共维护

根据部、省有关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要求,无锡市先后到深圳、杭州、广州等地调研数字化城管建设情况,学习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建设经验,结合无锡城市管理体制特点,制定了《无锡市数字化城市管理总体规划方案》。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又多次征求各区和相关部门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建设方案,使之更加贴近于实际工作需求。

在建设过程中,无锡市充分借鉴其他城市建设数字化城管的经验,充分利用最近几年高速发展的云存储、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新理念,不断提升应用水平。按照“共享、共建、共用、共维护”建设思路,注重资源整合。市级平台自建的100个视频监控探头和普查部件数据,均可共享给各区及相关部门。核心平台服务器租用的是政务网曙光云平台,节约了机房建设经费。通过与信电局、国土局等单位进行共建,通过整合电子政务网络资源、共享基础地形图数据等,使各类信息资源得到了高效整合利用。

无锡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采用“两级监督、两级指挥”的模式进行架构,区级平台由各区政府自行建设。为确保数字城管各类案件能够顺畅流转,形成处置闭环,2014年4月,市数字化城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各区、各相关单位抓紧推动二级平台(含下级部门处置终端)建设,并专门向各区发放了《无锡市数字化城管区级平台建设指导意见》,明确了区级平台的工作职能,建设标准和相关技术参数。此后通过召开推进会、现场检查等方式助推工作,至2015年3月,各区、各相关单位基本完成二级平台建设,实现了与市级平台联网对接,为试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拓展开发数字城管APP手机客户端软件,大大缩短了案件处置和流转的时间;通过拓展开发了样本管理子系统,实现了采集任务可分配、可更改,对指定区域专项采集,按道路样本属性进行统计分析等功能,样本库数据可根据考核需求自由调整;通过拓展开发决策分析系统,可对全市问题高发区域、高发类型以及城市管理成效进行分析研判,从而为宏观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全覆盖采集 高位监督规范运行

在试运行过程中,无锡市数字化城管克服指挥中心机构编制未解决,人手不足等困难,从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责任体系、考评通报、业务规范等方面入手,不断改进完善,优化提升。

为发挥好市数字城管平台高位监督和指挥协调职能,由市数字办在数字城管指挥中心筹建期间,代行数字城管监督指挥职能,并抽调人员充实各工作组,从组织上保证了数字城管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规范运行,市政府于2015年5月专门下发了《无锡市数字化城管专业部门绩效评价办法与无锡市数字化城管案件立案处置与结案标准》的通知,并完成了对各责任单位的确权工作,各事部件问题处置单位全部纳入数字城管平台,共涉及5个区政府、15个职能部门和10个社会公司。对上述单位案件处置及问题发生数等相关指标,在系统中采用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区域分析和类型分析相结合、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市城市管理问题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和客观的分析评价。由系统进行自动统计和评价,评价结果纳入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绩效考核,并与评先评优及工作经费核拨等奖惩措施挂钩。数字城管系统评价结果在城市管理绩效考核中所占权重为50%。

组建专业队伍,全覆盖式采集。市级平台采取服务外包方式,组建了110人的信息采集员队伍,经岗前培训15天考核合格后录用上岗。市级监督员实行定岗、定责,实行“两个结合”,即“全覆盖样本式巡查与指定区域巡查”相结合、“日常综合性采集与专项采集”相结合,涉及全市5个区47个街道各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共计1107条道路、123个农贸市场及294个新村小区等,巡查范围实际已超出普查范围。在此基础上,各区自建监督员队伍实行网格式巡查,进行自主性、补充性采集。实现了全市建成区巡查采集全覆盖、无盲区。

注重沟通协调,定期通报点评。通过召开不同层级的工作会议点评分析、会商会办,结合现场踏勘等措施加强各条块之间的沟通,推进工作落实,使各类需协调的问题及时得以答复,避免了问题的堆积。一是强化高位监督协调。通过分管副市长、副秘书长和市数字办领导主持召开不同层级的工作会议来推进数字城管工作。二是坚持责任单位联络员例会制度。市数字办每月召集各区、各单位联络员通报情况,交流工作,会商会办相关案件的处置。三是定期发布通报。对各区、各相关单位案件处置情况、评价结果每月进行统计汇总,书面通报其主要领导。

长效管理,城市环境明显改善

自试运行至今,月均采集各类事部件信息共计16400余件,月均派遣处置7000余件。全市平均处置率为99.72%,按期处置率94.79%,核查率为99.36%,按期核查率93.72%,结案率98.69%,按期结案率93.84%,返工率0.72%,延期率0.14%,缓办率0.29%。

目前,无锡市数字城管系统各项主要运行指标均符合标准,对全市城市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各类问题的处置速度显著提高。通过细化业务规范,强化与各区、各责任单位业务协调与沟通,使大多数疑难案件能够得到及时处理,对处置责任交叉或责任主体缺失的各类案件,按照“责任主体唯一”原则明确处置责任单位,提高了处置单位之间的工作配合度。通过强化岗位考核,严格按照省厅要求,将立案、派遣、结案审核操作时间逐步缩短到15分钟以内。利用数字城管App手机客户端软件,促进了案件顺畅流转,按期处置率、按期结案率均超出国家标准。

市容问题整改巩固率稳步提升。通过强化城市管理市容问题处置结案后的复检抽查,并将市容巩固率作为绩效考评的重点事项,促使各区、各单位定期分析研究问题分布及成因,不断探索多种管理方式方法,使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整改,并落实长效管理,市容问题长效巩固率稳步上升,由原来的52%上升至66%。

市容长效管理已步入常态化阶段。通过实行数字城管数据统计评价指标与城市管理绩效考评挂钩,各区政府对强化日常市容监管日趋重视,强化人员配备和上路巡查监管,并将市对区考核成绩作为区对街道及相关单位检查考评的重要依据,促进了基层管理部门长效监管体系的建设和管理责任的落实。

市容环境面貌明显改善。通过每月定期检查考评,全市各区市容环境面貌显著提升。由于各区、各相关单位加强了自主巡查,实行严防死守,错时管理,中心商务区、重点道路问题数呈下降趋势;信息采集难度越来越大,比较明显的严重问题数量不断减少;双休日、节假日市容管理真空现象明显改善。

2015年,无锡市被列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对无锡市数字城管工作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下一步无锡市将加大创新和运用力度,为打造一流的智慧城管、创建一流的智慧城市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