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宜昌模式
来源:湖北省人民政府网 更新时间:2016-10-21

主持人:宋市长,今年7月底,在北京召开了第二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全国各大媒体集中报道了智慧城市建设“宜昌模式”的典型经验,在这里,我们想请您先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宜昌模式”的由来。

宋文豹:好的。今年4月19日,习总书记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这是全国首次正式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概念。在学习领会习总书记“419”讲话精神的过程中,我们对我市智慧城市建设进程进行了总结和回顾,这几年,无论是从建设思路,还是到建设内容,宜昌的情况恰好都与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相吻合。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宜昌可以说已经破解了智慧城市建设当中的一系列难题,探索出了新型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的宜昌模式。

主持人:宋市长,新型智慧城市概念是由习总书记提出来的,而宜昌在此之前就已经通过多年的实践进行了探索,能否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过去几年宜昌都做了什么?

宋文豹: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有五六年时间了,为什么现在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呢?我们感受到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遇到了很多很大的难题,如数据交换共享难,部门业务协同难,数据清洗比对可用性难保障,组织协调难,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很难形成一个统一建设的局面。

针对这些难题,之前,宜昌提出了新型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的模式,并在此之前建立起了六个体系:一、构建一体化组织领导体系;二、构建城乡一体化基础支撑体系;三、构建一体化智慧政务体系;四、构建一体化大数据社会治理体系;五、构建一体化智慧民生感知服务体系;六、构建以双创为引擎的智慧产业发展体系。

减少投入 提高标准 数据利用

主持人:智博会上宜昌推出了新型智慧城市一体化建设之路的成果展示,还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充分肯定,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一体化带来的好处?

宋文豹:好的。在智慧城市建设之初,宜昌始终抓住如何破解“信息孤岛”这样一个关键难题,通过反复研究、论证,最终确定坚持以一体化建设的理念,逐步整合各部门数据资源,城乡统筹推进,打造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宜昌模式。几年来,宜昌从智慧政务1.0到智慧治理20,现在实现到智慧民生3.0的跨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为什么说一体化好?举个例子:现在很多城市的视频监控现状是,在一个路口,一根杆子上装了很多个探头,并且是由多个部门建的,各部门独立使用,不仅重复投入,更重要的是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宜昌的做法就不一样,宜昌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把原有的、新建的都统一纳入到城市级的视频监控云平台上,把视频信息共享给多个部门利用,这样不仅减少了投入,提高了标准,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信息资源的新的利用模式,以此实现投入最小化,应用效果最大化的目的。

按照这种一体化的思路,目前,宜昌已有29个部门的业务数据实现实时交换共享。各部门的业务数据对接到数据中心来,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形成了一体化智慧政务、一体化智慧治理,同时,我们把这些数据用于民生服务,也就形成了智慧民生的一体化体系建设,也就是习总书记说的一体化的在线服务体系。

由于我们以统一的大数据中心作为支撑,宜昌市包括公安、消防、工商、工会等十六个部门的信息化水平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高位决策 专班负责 上下联动 整体推进

主持人:宜昌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成功实践者,相信很多城市应该都想了解组织领导体系的架构,请宋市长再为我们介绍一下。

宋文豹:2013年8月,宜昌被确定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当年10月,市委中心学习小组请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院长童庆禧作智慧城市专题报告,童庆禧院士在报告中一语中的:智慧城市建设就是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城市具备人体特征像人一样智慧起来!市委、市政府经过调研,吸取外地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确定了一体化推进智慧宜昌建设的总体思路,构建了一体化智慧宜昌建设的组织领导体系。

高位决策、顶层设计。成立了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同志为组长,市长马旭明同志为第一副组长的市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主持专题办公会研究智慧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建设“智慧宜昌”的决定》,提出了智慧宜昌建设的总体目标要求和建设任务;市政府制订下发了《智慧宜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

专班负责,统筹协调。成立宜昌市智慧城市建设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推进智慧宜昌建设;市政府印发《宜昌市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建立了“643”统筹协调机制,即使用财政性资金项目建设实行规划、建设、采购、监理、验收、资金拨付“六个统一”,对部分使用财政性资金(包括其它国有资金)实行规划管理、基础支撑、安全规范、资源共享“四个统筹”,对非财政性资金建设的全局性重大基础设施、涉众性重大应用项目事前开展规划的一致性、方案的科学性、资源共享性“三个服务”。

上下联动,整体推进。2015年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和市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加快“智慧宜昌”建设工作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黄楚平同志亲自作动员报告,全面部署推进;各县市区、各部门都成立了相应的智慧城市领导小组和专门机构,根据市里统一的“一图(GIS)一库(数据库)一平台(云计算中心)”规划,结合实际组织制定和实施各自的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大统一”建设思路

主持人:之前您谈到了一体化智慧政务、一体化智慧治理,那么在宜昌建设一体化智慧政务体系方面,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宋文豹:城市政府是城市的大脑中枢,智慧城市建设政府要带头示范。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网络机房、统一应用开发、统一数据共享等“大统一”的思路建设。

建立了内外网互补的全覆盖全流程的“一网”办公平台。宜昌市公务员办公门户覆盖市县乡村四级公务人员4万多人,实现了贫困山村都能在网上办公和手机移动办公。在国家档案局指导下,在全国率先实现公文从起草到归入档案馆全生命周期网上运行。

建立了一体化政务服务体系。实行“五个一”互联网+政务服务,即一单(公共服务清单)规范、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办理、一卡通用;将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系统部署到村委会(社区),通过一站式受理和代理代办,实现全市政务服务办事不出村(社区);在全国率先实现工商营业执照全程网上办理,做到零纸张、零见面、零费用

建立了一体化政府网站服务体系。

建立了市县乡三级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系统,市县两级统一的政府网站运维服务平台,统一网上办事大厅和政民互动平台,统一双微管理服务平台。

建立了一体化网上公共资源交易体系。

建立了市县两级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工程招标、土地拍卖等全市“一网”运行机制。

大数据 大平台 大应用

主持人:智慧宜昌一体化大数据社会治理体系,是如何解决数据来源问题的?

宋文豹:宜昌创新网格化管理新模式,构建了以大数据为轴线的社会治理智能化体系。2014年在湖北召开的全国平安城市建设现场会上,重点推广了宜昌“大数据,大平台,大应用”的社会治理先进经验。

一图一网格,社会治理空间化。全市建立了统一的空间地理信息平台(GIS),实行全市一张图。将城区按照300户左右划分为1421个网格;农村以村民小组为基础划分为9579个网格,全市共划分为11000个网格,每个网格设立一个网格员,配备一个移动终端“社区E通”,全权负责网格内的信息采集及各类政务服务。将网格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在一张图上空间定位。

一数一源,社会治理数字化。对于人口、法人、房屋等基础数据实行网格员动态采集,对于部门业务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时交换更新。通过部门与网格员之间反复数据关联比对,形成标准可用、动态更新的数据库。目前全市已有28个部门实行数据实时交换共享,数据总量已达4.5PB,28亿多条。有效解决了数据采集难,更新难,准确难的问题,解决了社会治理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问题。

一对接两跟进,社会治理智能化。各个部门将业务工作对接基础数据库和网格化管理平台,改革体制机制,跟进管理跟进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公安、工商、城建、城管、民政、民宗、工会、残联、消防、禁毒等多项工作领先全国、全省。

值得一提的是,智慧消防通过网格化管理体系做到精准防范、利用GIS平台和数据库对事故发生后可以做到精准救援,2015年比上年火灾起数下降了23.39%,死亡人数下降了75%,直接财产损失下降了63.79% 。2016年6月28日公安部消防局在宜昌召开全国现场会推广宜昌智慧消防的经验。

宽带宜昌 云上宜昌 网安宜昌

主持人:今年宜昌公共区域WIFI实现全覆盖,一体化基础支撑体系方面,宜昌如何做到的?

宋文豹:没错,目前宜昌已实现了城区公共场所的WIFI全覆盖,并实现了3G/4G网络全覆盖,这我们无线宜昌建设的成果。在基础支撑体系建设上,除了这一块工作,宜昌还推进了三项重点工作:

宽带宜昌建设。工信部将宜昌列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的机遇,大力实施光纤入户工程。市县两级政府投入上亿元、电信部门投入12亿多元,2014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光纤“村村通”,2015年开始实施光纤“户户通”工程,目前农村通光户已经达到35%,规划2018年全市农村“户户通”光纤。

云上宜昌建设。采取由企业投资、政府服务外包,建设湖北三峡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中心,目前已建成电子政务云、教育云、健康医疗云、社保云、市民云、医院云、视频监控云等综合性城市云平台。

网安宜昌建设。建立了全市统一的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平台及网络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对网络、数据库及应用系统等按照公安部门要求通过了三级等保测评,建立了制度约束、技术支撑、人员管理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机制,并实行常年专业外包服务模式。

全生命周期 全人群覆盖 大数据感知

主持人: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宜昌是如何惠及民生的,能否介绍一下?

宋文豹:我们抓住宜昌被列为建设国家信息惠民示范城市的机遇,按照互联网+的思路,构建了“全程全时”即全生命周期感知服务、全天候全人群覆盖的智慧民生服务体系。

建立全生命周期大数据感知服务机制。按照全生命周期数据感知服务的需求,以全市“一张图一个数据库一个云平台”为支撑,集成各部门业务服务系统构建了宜昌市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数据自动计算推送,实现智能化数据感知服务。如社区网格员每天早上手持移动终端“社区E通”上收到数据库自动计算推送的本网格内孕检、新生儿或年满60岁、85岁居民等信息,据此开展主动上门做相关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普及,或代上户口、代上医保、代办老年优待证等服务,同步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相关职能部门通过数据交换共享直接开展网上服务,让数据多跑路市民少跑路或不跑路。比如互联网+分级诊疗,我们建立了区域一体化智慧健康医疗体系,既可以通过互联网方便老百姓预约挂号、移动查询,又可以通过医疗健康专网实现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既可以实现医疗机构信息共享,又可以实现医疗医保数据联动,做到一人一卡服务终生,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今年6月在国家卫计委举办的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高级管理培训班上,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国同类城市唯一典型案例在会上介绍经验。

构建全天候全人群覆盖的信息惠民服务方式。以统一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后台支撑,采用互联网+服务,将市民服务前端整合打造成“宜昌市民E家”,通过“六个一通”(网站一页通、手机一点通、电视一屏通、电话一号通、社区一站通、市民一卡通)为市民提供全天候全人群的信息惠民服务。根据农村实际建设了农村网格“四务通”(电子村务、电子服务、电子学务、电子商务),让不同人群都能够选择适合自己方式享受智能化服务,实现了智慧民生感知服务全天候全人群覆盖。

主持人:智慧宜昌建设的如火如荼,在产业发展上,宜昌做出了哪些具体尝试?

宋文豹:智慧宜昌建设有力助推了智慧产业发展。城乡一体化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区域一体化智慧政务、智慧治理、智慧民生的应用推广,大大提高了广大市民互联网意识和应用能力,缩小了数字鸿沟,有力地促进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构建可持续的智慧产业发展体系。

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出现大发展势头。以湖北三峡云计算中心和大数据中心为龙头,与中科曙光、中船重工、湖北广电、中国科技开发院等企业合作,建设了20万平方米的云计算孵化器,可同时孵化200多家中小互联网企业,目前已入驻了40多家企业;以电子材料、太阳能光伏、新型显示、磁电子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企业规模以上达到34家。2015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产值224.1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高于全市其他行业。目前,正在宜昌新区规划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园、求索双创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等;引进一批知名互联网企业落户宜昌,建设了清华科技园、西陵软件园、易联科技园等。

互联网+传统产业出现全新局面。以安琪集团为代表的一批智能制造企业,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以农业标准化生产为基础的智慧农业,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农业物联网技术示范试点基地应用平台、农业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等、“惠民手机报”等,2015年获得农业部表彰全国农业信息化先进单位第二名;城乡电子商务发展方兴未艾,2015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总额达到1751亿元,同比增长30%。在今年5月全国电子商务发展峰会上公布的2015年度“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初步评价结果,宜昌市综合绩效计分排名位居全国第6位。

主持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宜昌是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的?

宋文豹:智慧宜昌一体化建设之路,从1.0到3.0,从顶层设计到实践效果,从技术创新到机制再造,都充分体现了新型智慧城市的新特征,比较好的解决了智慧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难题,走上了可持续良性发展的轨道。我的主要体会是做到四个坚持。

一 始终坚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

坚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彻智慧宜昌建设始终,以资源共享为突破口,以模式创新为动力源,以数据生产与开放应用为着力点,以城乡协调一体化推进为保障,以绿色发展为总目标,有效克服了智慧城市建设中急于求成的盲目性、无效性及各种难题,实现有序、有效地可持续发展。

二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智慧宜昌一体化建设,无论是1.0智慧政务还是2.0智慧治理建设,始终把为老百姓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此为基础的3.0智慧民生建设建设惠民“六个一通”和农村 “四务通”等,着力实现为老百姓全人群全天候覆盖的无处不在的信息惠民服务,着力追求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感知服务。

三 始终坚持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建设。

无论是城市各领域、各主管部门,还是城乡各县乡村,始终坚持统筹规划部署,分级分类协调推进。打破数据封锁壁垒,打破传统工作流程,打破城乡地域区别,避免城市各领域间形成新的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避免城乡间形成新的网络世界上“二元结构”和“数字鸿沟”,构筑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新格局。

四 始终坚持以大数据为主轴线的建设线路。

数据是智慧城市的“血液”。一体化智慧宜昌建设全过程始终围绕城市数据的生产、清理、应用为主轴线展开,实现了数据生产动态采集、数据清理关联比对、数据应用全面共享,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开放,提升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和城市综合竞争力。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节目到这里也接近尾声了,感谢您参与今天的访谈,也请您再向网友说点什么。

宋文豹:很荣幸有机会参加湖北省政府网站的访谈节目,也感谢网友对于宜昌市建设发展的关注。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有起点没终点的远征,宜昌新型智慧城市一体化之路,体系已见雏形,效果已经初显,这充分说明了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宜昌将按照国家关于开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新要求,借鉴兄弟城市的好经验,大胆探索创新,不断完善提升,为全国探索建设新型智慧城市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