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褪下电子商务皇帝新装
来源:硅谷动力 更新时间:2012-04-13

  1月14日——2006年春运的第一天。南京火车站的人流依旧一如每年这个时节一样的熙熙攘攘。期待回家的人们焦急地等待着购到一张回家的车票,而黄牛们(票贩子)则在偷偷摸摸地在人群中悄悄地贩卖着回家的希望。一切都一如以往,又有谁注意到时钟已经走到了2006年,离那个被定义为“电子商务年”的2004已经过去了好多的时日。2006年的春运让中国电子商务彻底褪下了皇帝的新装……

  笔者在南京火车站车票网络订票网页上看到了一行红色的醒目公告:由于最近订票量比较大,访问人数较多,请大家自觉不要订根本不需要的票,因为我们统计的结果是:现在的取票率不足40%。在票源如此紧张的情况下,订票者为何会放弃车票?援引《新 京报》对于南京火车站有关人士的采访,如此高的退票率主要有3个原因:“一、不少人买票时到处‘撒网’,多渠道买票,只要一个地方弄到票了,网上即使订到也不关心了;二、有些人把订票系统当成了查票系统,原本只是想看看车次有没有票了,可当车票真的预订到了,却又改变了主意;三、不排除有‘黄牛’利用网络订票来倒票,如果有旅客需要车票,‘黄牛’就买下订到的票再高价卖出,如果没人买就放弃订票。 ”

  如此多的无效订票在增加车站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同时,也给真正需要火车票的市民带来了麻烦。因为这些网络订票系统一旦成功接受预订,这张票在预订24小时内不可以销售,只能卖给预订者。 而目前有关方面并没有有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难题,只能通过媒体呼吁乘客能够“诚信订票”。而这恰恰体现了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的滞后。

  如果说退票难题是电子商务在票务领域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只要相关的规范完善以后就能步入正规,那么电子票务的低认知度则是制约其目前发展的一个顽疾。虽然,暂时并没有关于电子票务在本次春运中业务总量的统计数据,但是对比传统中介的火热,电子票务明显显得冷清得多。笔者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中看到了大量传统中介提供订票的广告。另据笔者了解,南航各学院的学生组织也积极联系车站和票务中介服务,团购春节返乡的车票。然而,却很少有学生想到“电子商务”——上网订购车票。

  试想,对新知普遍非常敏感的大学生却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电子商务如此疏远,那么那些对时尚科技嗅觉并不敏感的大众可能会对电子商务非常亲切吗?用户认知度的低下不能不说是中国电子商务的一个悲哀。这也是为什么马云一直强调旗下的C2C网站淘宝网要坚持“免费”策略的原因——免费才是培养中国大众学会网上信用消费的捷径。基于同样的原因,当当在C2C业务推出伊始就高举“终身免费”的招牌;连一向对“免费”嗤之以鼻的易趣也在05年的年末布推出“免费开店”等价格调整计划。2005年的中国电子商务打着“免费”的牌子,摸索前进……

  现在时光已经转到了2006年,那么电子商务在新的一年还应作些什么改进吗?

  笔者认为,出现在南京火车站的退票风波揭示了中国信用体系的缺失。而健全的信用制度是电子商务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之一。期待国内金融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在短期内完善显然不切实际。然而,中国电子商务企业在技术和运行机制上的创新却能够为中国电子商务添上“信用”的砝码。国内IT产品B2C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的eNet硅谷动力网上商城推出的“e付宝”支付系统就为解决中国电子商务的信用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解决之道。

  除了“信用”这一老大难问题之外,B2B领域依旧偏低的普及水平和B2C领域非常有限的交易品种也是中国电子商务目前的遇到的顽疾。在人们关注阿里巴巴和慧聪在B2B领域突飞猛进的时候,可能不会想到我国有相当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依旧处于与“网”隔绝的时代。统计显示,我国现有中小企业860万家,微型企业6000多万家,而其中仅有10%左右实施了信息化,远远低于国外中小企业60%的平均标准。而B2C领域的交易对象也依旧集中在书籍、音像制品和IT数码产品等屈指可数的几个大类上。网上生存大赛中选手遇到的买日用品难的问题已经是旧闻了。但是当人们笑过以后,会不会感慨网络纵然有千般好,却难以满足“吃饱喝足”这类基本的需求……

  iResearch艾瑞市场咨询在去年5月发布的《2004年中国B2B电子商务研究报告》称,截止2004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3200亿元人民币。随着买卖网等B2B新军在2005年的崛起,以及淘宝、腾讯、当当、eBay易趣在2005年的先后发力,中国电子商务有望在2006年进入又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期待着电子商务在新的一年会有高速的发展;也期待着明年的春运,电子商务能真正让大众享受到便利……